福州台江心理医院:如何与“自己”相处,减少情绪内耗
不知道你会不会也经常陷入「精神内耗」——想得很多,做得很少,总是被困在自己的思绪里。
一个人如果常常陷入自我纠结、犹豫、自责、懊悔、内疚等情绪下,就会对自我的精神资源造成的消耗,等自我精神消耗严重的时候,人会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平常最常见的感受就是累,没有理由的累。
如何化解内心冲突,从认知到行动进行“反内耗”?以下小技巧,可以助我们走出困境:
一、勿为他人困,别为言语伤
心理学上有一个“焦点效应”,指的是我们常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高估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
其实不同的人,对你的看法不同,而他人对你的判断,也未必是真实的你。
我们不是商品,无需他人来标榜价值,别人的想法我们无法左右。
引发烦恼的,不是外面的其他人,而是我们对待这些现象的态度。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内心笃定,外界的言语自然无法影响到我们,这是一种能量的交互作用,非常微妙,也非常有效。
二、凡事别往自己身上套
“他很久没更新朋友圈,是不是单独屏蔽了我?”
“同事出去玩没叫我,是不是我得罪了哪个人?”
起起落落的感情,暗流涌动的职场,让我们随时都在揣度别人的心态,把原因归结于自己,于是忐忑不安、忧心忡忡,活得越来越累。
面对人生的叵测,生活的变化,要拥有“钝感力”,就不容易钻牛角尖,不会对伤害太在意,不会因别人无意间的行为,给自己加戏,自然不会产生“精神内耗”。
三、学会接纳自己
正视自己的缺点,欣赏自己的优点,是减少精神内耗的关键。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独特性,千万不要低估自己。
我们不断地向外界证明自己,却很少有人向内观,直面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生而不完美,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跟自己较劲,才能真正地享受人生。
扔掉“完美人设”的标签,是减少内耗的开始。
四、回到当下,回到此刻
不知道你发现了吗?我们大多数时候过度思考都在做两件事:反刍过去和焦虑未来,就是没有集中在当下。
而事实上,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未来还没有到来,思考这些纯粹是徒劳。而一旦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的时刻,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生活中的很多悲剧,都来自无法释怀的悔恨。
往事如烟,我们已回不去,人生漫漫,依然要往前走。
让人疲惫的,不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而是背负着永远的昨天行走在路上。
和过去和解,这样它才不会搞砸你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