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绿教演变 其一

2023-02-23 13:06 作者:林登万牛头人  | 我要投稿

国内自媒体在讨论中外关系时,总喜欢将“西方”作为“中国”的对比,来批判国内生存压力,或是讽刺西方国家的混乱放纵。然而,这样的对比是不全面的,在西方与中国之间,还有广大的伊斯兰世界。在报道与人们的观念中,“中东”一词是替代选项,然而这个词汇忽略了广大的北非以及中亚五斯坦。

 


伊斯兰世界原本只是几个语言风俗各异的松散的地区:柏柏尔牧民占据的北非沙漠,城市商人和游牧部落互相劫掠的阿拉伯半岛。拥有大片平原,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伊拉克和伊朗,以及突厥骑手们生活的中亚图兰斯坦。而在伊斯兰教传入后,这些地区才有共同的行为模式和相似的政治秩序。因此,了解伊斯兰教,对了解我们位于世界中心的邻居大有好处。

 

伊斯兰教

什么是伊斯兰教?说起这个宗教,人们想起的可能是国内不吃大肉的一批人,或是缠着头巾的石油富豪与恐怖分子。伊斯兰教是七世纪初,中国隋朝时期诞生的,基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种宗教。那它和后两者有何区别?首先,前两者的经书都是故事形式。犹太教的《旧约》通过一本从创世到末日的故事论证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死后可升入天堂享乐;而基督教进一步,在承认《旧约》的同时上通过《新约》神之子耶稣代人受苦的故事,论证只要相信上帝,死后便可升入天堂。当然,这一论述使得犹太人没有了特殊性,令后者不满,也引发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斗争。

 

古兰经

伊斯兰教的经书《古兰经》则不是故事,却是对人们生活行为的规定。它承认《旧约》和《新约》的故事,继承了前两者的创世神话,但宣称自己是神降下的最后一本圣经,自它之后再无神启,断绝有人再进行修改的可能。它由一条条教诲、指令编纂而成,要求信徒们每周聚会一次,每年斋戒一个月,在世界任何地方朝拜时都要朝着圣地麦加的方向。这充满说教意味的书是如何流行开来,并让世界上如此多的人遵奉的?这就要说说它创立的故事。

 

创教环境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商人穆罕穆德。6世纪后期,中国的南北朝即将结束,而阿拉伯半岛还未形成统一的政权,各部落为了沙漠里稀少的资源互相劫掠残杀,连续的争斗令各部落苦不堪言,以至于约定每年的10、11、12月为停战期以获得喘息。

 

由于环境恶劣,半岛的文化条件较为原始,阿拉伯人面对各种自然现象,只得凭借经验去猜测,假想有神灵寄宿其中,并对其崇拜。除此之外,阿拉伯人还崇拜祖先和鬼神,花费大量财力塑像占卜,以企求保佑。原始的观念还导致血亲复仇制盛行,个人之间的冲突往往因此成为几个部落间的战争。文化的落后,对半岛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半岛卫星图,可以看到全是沙漠

 

在穆罕穆德诞生前夕,半岛北部的罗马波斯两大帝国连年冲突,原本两国交界处的丝绸之路不得不南移,以阿拉伯半岛作为中转站。成为贸易节点使得更多财富流入,满足了物质需求,阿拉伯人终于把注意力转向精神层面,哈尼夫运动就此而生。

 

哈尼夫为阿拉伯语词,意“正确的,正统的”。一些人认为信仰不同的神明是部落冲突的一大成因,而排外的犹太教、分裂成几派的基督教也不会让阿拉伯人蛮夷,于是就以阿拉伯人共同的祖先,建立圣城麦加的易卜拉欣为旗号,呼吁各部落放弃彼此不同的偶像崇拜,去尊崇易卜拉辛崇拜的唯一真神“安拉”(安拉在阿拉伯语中即神之意,如果神是唯一的,那么它无需姓名)。然而,哈尼夫只是松散的思潮,并未给半岛带来决定性的变化,但通过崇拜一个神来消除部落分歧的思想留了下来,为伊斯兰教的诞生做了准备。穆罕穆德的长辈中也有哈尼夫信众。

 

穆罕默德其人

公元570年,距离隋朝建立还有十年,穆罕穆德生于麦加的哈希姆家族,此家族曾经统治麦加,但在其出生时已衰落。穆罕穆德自幼丧父,由叔叔抚养长大,日后他也将抚养叔叔的儿子阿里。他早年生活艰苦,且目不识丁,自9岁起,就在商队帮忙以谋生。根据记载,穆罕默德四肢强壮,胡须浓密,充满阳刚之气。逆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善,善于思考的品质,使其成长为一名受麦加居民信任的”诚实机敏者”。这些闪光点使其获得了一位富有寡妇,大他15岁的富有寡妇赫迪哲的青睐,并在之后成为了赫迪哲经营商队的助手,最终在25时与赫迪哲结婚。

 

穆罕默德

 


在经营商队期间,穆罕穆德深入半岛内陆,经历了各部落间永无止境的仇杀;也到达过叙利亚,见识了犹太人内部关系的和谐。在同寡妇结合后,穆罕穆德的生活变得富裕、衣食无忧,而他也同长辈一样,开始思考起团结阿拉伯人的道路,而在他与赫迪哲的两个儿子连续夭折后,他就经常独自前往麦加郊外的山区进行隐居冥想。610年的一天,在结束了山洞里的冥想后,穆罕穆德回到家,告诉妻子自己获得了天使的启示,被唯一真神选中为使者,来纠正人世间的不公与罪恶。赫迪哲与那位哈尼夫派的长辈交谈后,确定穆罕穆德是阿拉伯人期盼已久的神使。穆罕穆德,也就在赫迪哲的帮助下,以身边人为目标,开始了秘密传教事业,这一年,穆罕穆德40岁。


麦加传教

阿拉伯半岛西侧的狭长地带内陆的沙漠有山脉阻隔,自然环境较好,形成了几个城市,而麦加就在这一地带的中心位置。麦加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由于地理位置优秀,位于叙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也门这些发达地区正中,因此靠着过境贸易成为阿拉伯第一大城。麦加的克尔白寺据传是阿拉伯人祖先易卜拉欣所建,里面供奉着半岛上各部落信仰的360尊神像。通过控制克尔白祭祀活动,麦加贵族们也能从朝觐者处赚取丰厚的利润。在穆罕默德时代,麦加由倭马亚家族统治。

麦加位置

 伊斯兰教教徒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代表顺从古兰经,顺从安拉的指导。第一批穆斯林基本是穆罕穆德的亲友:他的妻子赫迪哲、他的朋友,麦加商人艾布伯克尔、他的侄子与养子阿里,日后也成为了他的女婿。他的释奴,也是他的义子栽德。此外,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也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些人日后大多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高层人物。

古兰经的教义是穆罕穆德时不时得到的启示,与阿拉伯半岛的生活十分匹配。例如,麦加城内贫富分化严重,就有启示去讽刺和反对高利贷主及投机商人,以及反对他们把持来牟利的偶像崇拜活动。半岛重男轻女,甚至有活埋女婴的现象,穆罕穆德便得到启示要求保护女性。酿酒会消耗岛上本不多的粮食,饮酒还会误事,安拉就有启示警告喝酒是会下地狱的罪行。古兰经符合阿拉伯人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因此受到劳苦大众与贵族中有识之士的欢迎。

 

在秘密传教3年后,伊斯兰教的信众已有一定规模,穆罕默德便转为公开,结果遭到以倭马亚家主苏富扬为首的麦加商业贵族的激烈反对。商业贵族们担心伊斯兰教对偶像崇拜以及投机商业的反对会影响自己的利益。他们先是利诱穆罕默德,希望其放弃传教,遭到拒绝后便利用自己地位的优势迫害穆斯林。他们鼓动手下在公开场合对穆斯林进行讥讽、谩骂。拒绝偿还自己欠穆斯林的债务,还向他们家门口投掷粪便。许多青年穆斯林被家长囚禁,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婚姻被拆散。

见穆斯林还不屈服,旧贵族们的迫害更加激烈,他们把穆斯林赶出城去,禁止向穆斯林出售食物、水源,希望靠严厉的封锁使穆斯林屈服。在这一时期,穆罕默德的叔叔与妻子相继去世,可谓是他事业的至暗时刻。特别是叔叔的去世,使穆罕默德失去了哈希姆家族的保护,随时有被谋杀的风险。然而,这种不人道的封锁被麦加市民反感,最终苏富扬放弃了公开迫害。

事情在这时迎来了转机,穆罕默德回到麦加后,遇到几个从北方城市叶斯里布来朝觐的人,叶斯里布水草丰美,是半岛上少有的农耕区。这座城市由数个部落共同统治,时常发生冲突。叶斯里布人早就知道穆罕穆德公正机敏的名声,又为他的坚韧所折服,想邀请他去仲裁部落间的事物,还承诺会为穆斯林们提供庇护。穆罕默德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管理一座城市的机会,于是吩咐麦加的穆斯林陆续移居叶斯里布。

公元622年9月,穆罕默德在艾布伯克尔的陪同下离开麦加。此时他52岁,距离在山洞中悟道,已过去12年。

 

离开麦加,前往叶斯里布,这一行为在后世被称为“希吉拉”,在17年后被定为穆斯林历法的元年。穆斯林们在新城市站稳了脚跟,接管了城市,并开始逐步反攻麦加。17年后,他们将统治一个东到伊朗,西扩埃及,包含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庞大帝国。穆罕穆德与信徒们是如何控制叶斯里布的,走出第一部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绿教演变 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