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为什么容易被培训机构噶韭菜?
第一批,码农是科班毕业的计算机工程师;
第二批,码农是其它院系毕业生转码而来的,虽然不是科班,然而,学习能力极强,迅速就熟络了相关知识,精英就是精英,学什么都是顶尖的水平; 比如,雷军,尤玉溪,装配脑袋,伞哥;
第三批,移动互联网兴起,it业爆炸式增长,手机开发迎来红利,培训班的三低码农毕业就几万起,仿佛三低兄弟们,都是清华北大小哈津的全奖毕业生;
第四批,10年红利期,造就了一大批前端,后端,移动端的庞大就业市场,成为后来者艳羡的对象;于是,这批先吃了红利的码农,不再满足996,几十w的年薪了。纷纷下海,噶后来想加入的码农的韭菜了。
动辄几万块的培训费,几百块的星球会员费,换来的就是几句心灵鸡汤和连接的培训课。
目前,it就业时寒冬,然后噶韭菜恰恰处于红利期;
韭菜们,由于这十年灌输的惯性思维,还要学java,还在学vue,还没意识到市场的变化来的秃如其来。
抓紧,入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