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的16个认识误区
01、糖尿病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在长期病程中可预防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终身受益。
02、糖尿病是慢性病,不着急就医,并发症出现后再治疗也行
早期糖尿病治疗,用药简单,血糖容易控制,花费低。早发现早治疗。
03、既然患糖尿病,就必须用糖尿病药物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控。
04、治疗糖尿病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少
中药可以调节糖尿病患者机体功能状态,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成分。
05、一旦注射胰岛素就变成1型糖尿病了
1型和2型是发病原因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1型糖尿病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在自身胰岛功能衰竭、内生胰岛素不足时也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06、注射胰岛素会成瘾的
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补充体内胰岛素的不足,协助自身胰岛细胞降低血糖,且只能通过注射途径给药。

07、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没区别
人胰岛素分子结构与人体自身合成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生物利用度高,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
08、尽量靠吃药控制血糖,实在控制不住了再打胰岛素
适时的胰岛素治疗,能及时控制代谢紊乱。科学认识胰岛素,莫盲目抵触,遗留缺憾。
09、擅自模仿其他糖尿病患者用药
降糖药应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需根据年龄、体重、血糖高低、进食多少、生活习惯、肝肾功能、病程长短、有无其他疾病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10、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应该注重个体化,因人而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佳的。二甲双胍,临床已有50多年的用药史,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

11、血糖降得不好赶紧换药,频繁换药,随意组合应用
如果没有不能耐受的副反应或服药禁忌,原则上不推荐频繁变换治疗方案。
12、不论哪类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都一样
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方法是根据它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确定的。比如:拜糖苹,饭后服药无效。
13、血糖降得越快越好
应平稳降糖,否则也会有低血糖反应。一次严重低血糖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14、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一旦血糖控制好,可马上停药
一旦停药,血糖很容易回升。维持血糖平稳,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可对治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变。
15、降糖药会损害肝肾,不能长期服用
口服降糖药对肝、肾影响并不大。但糖尿病控制差,最终发展成肾病的患者却很常见。
16、坚信某种保健品可以控制血糖,甚至能根治糖尿病
以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和认识,大部分糖尿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假药言过其实,夸大其词,相信科学,不被蛊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