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远叔恋爱心理学,3-30 什么样的恋爱关系最容易崩塌,学习笔记&指导实践^_^

2023-04-08 06:59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如题

不是互相依赖纠缠的共生关系,也不是互不干涉表面冷漠的独立关系

而是一方完全受益,另一方完全受害的寄生关系

特点:强调责任感,但只对受害方——双标嘛这不是,所以,容易崩塌的关系,是双标

受害方得到的非常少,得不到钱也得不到情绪价值,而经济支出都是受害方承担,非常累,还被指责,旁观者无法理解

寄生关系背后的潜意识动力——恐惧,双方进入关系,都不是自主选择?

施害方一般从小有人处理好一切,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害怕独立面对社会和未知

所以他谈恋爱也不是主关喜欢,而是有人能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他迫不及待的进入到依附关系,分手后会无缝衔接到下一个宿主。。。

而受害方恐惧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这件事情,盲目的认定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好

这种盲目,产生于家庭的抛弃和疏离,没有家庭支持,所以她表面上迫切需要有个人能跟她构建类似家庭的链接,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从父母相处那里习得的人只能靠自己

共生是付出者享受依赖者的依赖

而寄生则是付出者排斥依赖者的依赖

既然排斥,为什么会被寄生?往往就是年纪小不懂识人

付出者对爱的感知本来就少,不敢追求热烈的爱,其实只需要一点点回报,就能得到支撑,因为知道自己要的很少,就总是认为自己付出那么多,应该能得到这一点点回报吧,没有爱没有物质,一点感恩也行啊

但是事实的规律可能是,已有的,要多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去,一开始就有很多爱的,能得到更多的爱,一开始就求一点点爱的,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在寄生关系里,付出者一旦抽离,基本是决绝的

寄生者需要在事情里找到发自本我的动力,尝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被寄生者需要消除自己的不配得感,表达自己对爱的渴求,先爱自己

所以,什么样的关系最容易破裂,原来是不平衡

关系中有很多维度,经济维度,情感维度,现实维度^_^等等等等,但是不平衡并不是客观的不平衡,更多的,应该是主观上的不平衡

比如在寄生关系中,被寄生者其实并不是那么计较付出,她渴求的其实是爱,如果付出能换来爱,她是愿意的,厄,不过也看她的平衡认知是不是会被刷新,有一天如果重新建立了配得感和平衡观,估计也就要分手了。。。

共生中付出者渴求的不是平等的爱,而是被需要的感觉,但是这个也是有认知风险的吧,比如在bethebeauty里面我看到的陈晓和陈妍希,简妮也在说希望陈妍希能坚持下去鸭

回到寄生关系,升维思考,拉长时间线

被寄生者看似损失,但是其实她是更有力量的,因为她只要醒悟,就能快速进入新生活——因为独立的能力是很难具备的,很难快速改变的,而这个她有,意识其实是相对容易被改变的——多洗脑几次再给一段时间,估计就有了——这就是销售里的客户分类法则,A类是有钱有需求,B类是有钱没需求,而没钱有需求是C类,就是这个原因了

寄生者看似获得了,其实很容易成为人生输家,年轻的时候还能凭借皮囊骗骗没意识成熟的小姐姐,但是当小姐姐们幡然醒悟之后可以抽身,他就是晚景凄凉了

再来看原生家庭因素,原来从原生家庭习得的是一种思维定式啊,把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会投射到另一方对自己的态度上

就是,如果是父母的情感都寄生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变成无能儿只能依赖自己的,孩子在伴侣面前依然是个无能儿,而且觉得理所应当——如果要回报,那也要先回报父母嘛,毕竟他们先了几十年,即便要回报伴侣,那也得父母百年之后,人嘛,不能那么功利,伴侣以后你不就是图老来有靠嘛,老了再说

人普遍是缺乏自我意识的,这种无能儿也只有在幻想中自己才有能力了。。。

但是其实他也是一种牺牲品,他的父母献祭了自己,把孩子捧成了全能自恋的“神”,可惜孩子只能是幻想中的“神”,找不到踏实的落脚点,他才是像荆棘鸟一样,人生充满了挑战的痛呢

如果父母给孩子的是一种抛弃感,无支撑感,那么孩子看似独立,但其实也是有的惶惑无依的

她的整体对外界的认知是,我只能靠自己,不配得到爱,所以对伴侣也是——并不是对伴侣和对外界双标,也是统一的,对伴侣也要求很低

富足感的人对外界要求很低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不缺,所以不需要

而匮乏感的是对外界要求很低,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得不到

配不配得到,这是可以自我修炼的,让自己越来越认可自己的价值,成为自己喜欢的人,这是可以的

得不到的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思路呢,这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现在感觉比较清晰的是,我的家庭给我的,就是一种无支撑感——以前觉得会有抛弃感,现在想来,这是无奈的选择,而不是真的抛弃,只是在父母心中的排序不够靠前而已,但是他们也给了自己从无能力人到大学毕业中的经济供给和抚养,其实真的他们很尽力了

不够的确也习得了经济匮乏感,和负担不起感——太勉强和劳累了,以至于自己对这种状态的可能发生都心存无限恐惧

我对养孩子的恐惧,其实是源自于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经济匮乏感和情感匮乏感,感觉那个洞太深了,自己填不了

自己的智商情商,精力体力都是匮乏的,给不了一个新生命所需——或者说,给不了那个曾经的自己

30岁后的人生是自己的,我从29岁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在稳定的不开心的环境中,攒了一小笔钱,足够我在接下来的生命中,做各种尝试

但是带着那种匮乏感的尝试,真的是比较辛酸的。。。。连旅途的风景都没空看,就是那种匮乏感一直萦绕

6年过去了,智商情商的匮乏得到了一些弥补^_^,能力也有所提升,精力体力和工作之间已经能够平衡一下了

能去看旅途的风景了,也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工作了,现在在学习如何游刃有余的处理情感中的问题

那经济上的匮乏感——其实不是没有钱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没有安全感,挣的钱都攒着,对自己特别苛刻——后来我知道了,安全感来自于能力,我总是觉得自己40岁后会失业,因为自己是没有长板可以打的。。。

后来去摸索建立自己的长板,各种折腾,因为自己的兴趣方向真的是业务性质的,长板也只能是销售方面了——热爱才能持续且深入啊,才可能长板啊,平平的热情除了天赋加持,怎么长板。。。。

而销售方面,QAQ,自己开始也探索错了方向,跑去了C端——认知有限,虽然能挣钱,但是自己还是无法在40岁之后依赖这个,因为C端太拼体力了。。。拼不了

所以现在呢,终于步入正轨了——也只是刚刚啊。。。才一个月呢,能进B端,成为业务主管,但是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正确的起点!

但是起点就是,收入还是不多的,自己也不确定会不会多起来——但是我觉得应该没问题

所以我的节奏和重点,依然会是着重于累积自己

不过在支出上呢,自己内心的匮乏感少了很多,配得感——其实在上一份工作中高工资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的,只是C端需要的持续性我做不到

B端我是真的可以的,但是,现在的确是在畏惧展会的表现,所以在极力的做准备

再梳理一下,在工作上,我是已经有基础自信的,缺失的东西,我已经有渠道去弥补了

经济上,反正现在每年的支出是没有问题,舍得为自己付出的

看看支出,反正基础工资+被动收入,是能hold住的,那就好好的奋斗事业呗,期待自己也能一年提成抵过去几年攒钱啦^_^,我相信自己可以的!

然后在学习上,我现在已经能进入学习的节奏了^_^,现在想想,这其实才是填补匮乏的最主要的工具,工作只是实践反馈而已,所以,真的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

那么接下来就要说到现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情感上了

那么在见众生的路上,个人觉得有几个节点,非常重要

第一个就是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也有人无条件爱我的——感谢前男友

自己能力上慢慢自信,加上销售中学会的思维——只要见的人够多,就能遇到那个爱我的,所以不用怕,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是我只用去见更多的人就好了

第二个就是陆教给设立的见众生的突破目标,花了两年时间,终于走出了自我中心,感谢武志红老师的心理课,感谢《不羁的灵魂》这本书

但是,这也都只是来到了很多原生家庭温馨的人他们的出发点

第三个就是现在了,因为走出了全能自恋,能够尝试真正的亲密关系,结果给了我一个事业新起点,一个比较稳定的新环境,最近的确是因为想进入亲密关系而遭遇了很多问题

但是,有过往那么多的积累,我也能比较快速的应对了^_^

我要在这里学习爱和被爱,实践^_^

重点是,我知道自己在路上

我确定了,现在在处理的关系,并不是寄生,我也不需要共生关系,也不需要独立关系

我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配得感,自己可以有很多爱^_^

那么具体实践该怎么推进处理,我继续学习吧

先用力爱自己^_^

over~

人的关系中的分类原来是参考微生物与生物环境关系分类?真有趣^_^

远叔恋爱心理学,3-30 什么样的恋爱关系最容易崩塌,学习笔记&指导实践^_^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