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武器对比

说一下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双方的武器是什么,进行对比。
先来对比一下两边的火枪,
当时英军装备的是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 前者枪长1.16米 射程约200米 一分钟能射击2,3发。后者枪长1.42米 射程大约300米左右,一分钟内可射击3,4发。并且装备刺刀。
清军则是鸟枪,清军其实也装备有不少火器,全国除了直隶、山西两省,其它各省绿营装备鸟枪的比率都超过弓箭的装备率,足以证明火器已逐渐取代冷兵器,成为绿营的主力装备。不过,清朝将鸟枪分梯次配置,御用枪最为优良,其次是京营八旗用枪,再次是驻防八旗,绿营所有鸟枪质量最差。鸦片战争时,绿营兵所使用的火枪大多已都已经是服役了几十年的了,其中甚至还有用了100多年的老寿星。而且清军鸟枪管大概有两米,导致装填快只能一分钟打两发。且由于鸟枪过于长,在肉搏战中还不如英军那些装备刺刀当短矛使的枪。耍一个两米长的鸟枪,甚至还不如耍一根齐眉棍。
接下来说一下双方的火炮。双方火炮倒是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质量问题却很大。由于清朝时期铁水无法提纯,制造出来的火炮炮壁之中,甚至有很多气孔。如果外露一个孔拿水往里灌,可以灌进三碗。由于火炮质量太差生只在火炮之中有一些火炮甚至是从明朝留下来的。这些火炮不仅不重新拿回去融掉重铸还继续放置在炮台上任他们风吹雨淋。由于火炮质量太差,容易炸膛,导致清军只能用两个办法解决,一是将炮管加后,由于这个导致了火炮过于笨重。二是将装药量减少,但是有药量减少导致炮弹射程不够。此外,清军火炮当时只发射实心弹。。当时连林则徐都不知道有开花弹这种东西,当时的开花弹只有御林军营才配备。英军火炮的炮弹种类就比清军丰富。有实心弹,开花弹,链弹。当时英国的开花弹给中国人留下了特别的深刻印象。林则徐曾命手下试制“炸炮”(开花弹),铸造空心炮弹,中间开有一孔,在炮弹中装火药和铁片铁钉之类物品,开炮时,炮弹延时爆炸,其炮弹破片四处飞溅,“横冲直撞,穿肌即透,遇物即钻,一炮可抵十数炮之用”,令林则徐非常惊奇。林则徐仿制的实际上就是英军的开花弹。然而,早在康熙年制的威远大将军炮就可以发射开花弹。
虽然当时清军并非都是大刀长矛也有不少火器,但是质量与英军相比实在太差,还有军队纪律。当时的绿营兵除非是英军要入侵他的本地家乡,否则他们根本不会拼死顽抗。而且当时的绿营兵,甚至还给自己的领头上司去给他们家里当奴仆。就这样的军队即使武器质量跟英军差不多,也很难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