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革中的人物简介—策烈铁里、晋集诺夫、斯柯别列夫、卡尔·拉狄克
策烈铁里
伊拉克利·格奥尔基也维奇·策烈铁里(1882—1959年),俄国孟什维克首领之一,曾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邮电部长、内务部长。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策烈铁里混进了彼得堡苏维埃,当了执行委员会委员,成为孟什维克在苏维埃中的头子。他打着护国主义的旗号,积极支持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
1917年4月危机以后,策烈铁里作为孟什维克的代表,参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当邮电部长,后当内务部长。他在当部长期间,赞助和支持临时政府发动的6月18日进攻;他在6月11日彼得堡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发表演说,主张解散工人武装,反对布尔什维克将于6月23日举行示威的决定,诬陷布尔什维克阴谋叛国和组织武装暴动,以此作为镇压布尔什维克的口实;并策划把反动军队调来镇压和屠杀革命工人和革命士兵;他帮助反革命分子解除彼得堡工人武装;多次参与镇压农村中的农民起义;大肆逮捕各地土地委员会的委员。列宁称策烈铁里是露骨的反革命分子,是资本家欺骗工人的工具,指出:他“已经彻底出卖了革命事业,把革命事业交给反革命分子,使自己和自己的党以及苏维埃变成了反革命的遮羞布”【1】(“苏维埃”字面意思是“会议”,并将在文末附上简要说明,感兴趣的同志可以找我要《震撼世界的十天》PDF——up注)。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在英、法帝国主义的赞助和指使下,他在格鲁吉亚组织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反革命叛乱,组成格鲁吉亚孟什维克反革命政权,残酷地镇压和杀害苏维埃政权的优秀战士邵武勉等二十六名成员。策烈铁里是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党最凶恶的敌人。1921年逃亡国外。
【1】《列宁全集》第25卷,第167页

晋集诺夫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晋集诺夫(生于1881年),俄国社会革命党人,是这个党的极右翼。
1905年,晋集诺夫是俄国社会革命党莫斯科委员会的领导人之一,并在国内进行秘密活动。1910年,被沙皇政府逮捕。1917年担任社会革命党中央机关报《人民事业报》的编辑。1917年二月革命后,晋集诺夫任彼得堡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委员,积极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对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后,逃亡国外,成为社会革命党的极右翼,继续进行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罪恶活动。
斯柯别列夫
马特维·伊万诺维奇·斯柯别列夫(1885—1939年),孟什维克分子,曾任沙俄国家杜马代表、彼得堡苏维埃副主席、第一届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劳动部部长。
1905年,斯柯别列夫在巴库参加社会民主主义运动。1912年当选为第四届国家杜马代表。社会民主工党的杜马党团分裂后,他属于孟什维克党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中派”分子,即隐蔽的社会沙文主义者。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当过彼得堡苏维埃副主席和第一届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同年5月到8月,担任第一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劳动部部长。斯柯别列夫无论在苏维埃里或是在临时政府里,总是用花言巧语来欺骗、蒙蔽人民群众。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斯柯别列夫之流这些“腐朽的市侩英雄们”,“竟把苏维埃糟踏成最卑鄙的资产阶级议会的样子,把它变成了清谈馆。在苏维埃里,“社会主义的'部长先生们用空谈和决议来愚弄轻信的农民”。斯柯别列夫声称要剥夺资本家的百分之百的利润,要资产阶级把几十亿金钱归还人民的国库。列宁针锋相对地指出:“这是吹牛,以部长的口气吹牛”【1】,并揭露说,斯柯别列夫与一些资本家“很有交情”,“要许下夺取全部利润的诺言,未免有点可笑”【2】。活生生的事实是,当他们“欺骗自己又欺骗人民的时候,资本家却不断地在巩固自己的力量。实际上在这段时间内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制裁资本家。那些背叛了社会主义的部长已经成了转移被压迫阶级视线的留声机”【3】。不仅如此,斯柯别列夫还竭力制止和破坏工人运动。例如,1917年8月,他制止巴库石油工人大罢工。
十月革命后,斯柯别列夫脱离了孟什维克。1922年参加苏联共产党(布),并从事对外贸易工作。
【1】《列宁选集》第3卷,第84页
【2】《列宁选集》第3卷,第85页
【3】《列宁选集》第3卷,第123页
卡尔·拉狄克
卡尔·别隆加尔道维奇·拉狄克(1885—1939年),又名帕拉别卢姆。初为波兰社会民主党人,后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后来又参加了俄国布尔什维克,是暗藏在联共(布)党内的奸细,托季反党联盟的主要头目之一。
拉狄克是加里西亚人,生于波兰。曾在克拉科夫大学和伯尔尼大学念过书。从1901年起,在加里西亚社会民主党内工作。1904—1908年,在波兰社会民主党内工作。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时,他曾被捕并被监禁一年。后来在波兰、来比锡和不来梅等地担任社会民主党报纸的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在德国进行反对军国主义活动,几个月后在瑞士为伯尔尼《日报》写稿。后来在齐美尔瓦尔得左派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先驱》杂志编辑部工作。他用极卑鄙的手段把列宁排挤出编辑部。并在“齐美尔瓦尔得左派”的幌子下,暗中拉拢皮达可夫和博什,组成小集团,反对列宁,制造左派分裂。列宁同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17年10月,拉狄克到俄国,加入了布尔什维克。1918年,他与布哈林一起,打着所谓“左派共产主义者”的旗号,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他们甚至进行密谋,妄图杀害列宁和斯大林。拉狄克还在民族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列宁曾著专文给以批判(详见《列宁全集》,第21卷,第384—393页)。从1924年起,拉狄克积极投入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反党联盟的活动,成为托季反党联盟的主要头目之一。1927年,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将他开除出党。1929年,拉狄克用两面派手法,虚伪地承认错误,恢复了党籍。从1931年起,任苏联政府机关报《消息报》编辑委员。但他仍在阴暗的角落里,在托洛茨基、布哈林的秘密指使下,与帝国主义的侦察机关勾结,出卖国家机密,进行暗害和破坏活动。1937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判处他十年徒刑。两年后(1939年)他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