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型肺炎,高考会怎么考(二)

2020-02-16 20:52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纵观当代,回望历史,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从未停止。在无数次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为了大众的心安与健康,为了国家的有序与稳定,为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与繁荣,始终勇敢地站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前沿。当前,我们再一次面临传染病的考验,我们向坚守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线的全体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们也应当缅怀历史上那些杰出的防疫人物,了解他们在防疫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并由此归纳出相关答题模板,对接高考历史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往期精选:

《新型肺炎,高考会怎么考》

PS:该答题模板为本公众号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以下内容小编已经附上PDF文件,需要下载打印的同学请到我们公众号对话框输入“抗疫英雄”获取。

01

张仲景

1. 背景

(1) 从医原因

① 社会动荡,疾病流行

② 医者多墨守成规,不思创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③ 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品德高尚

④ 敬仰先代的医学家,以及对医学的挚爱

(2) 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 先辈医学家言传身教

② 吸收古代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

③ 年少行医以及自身临床经验奠定基础

2. 影响

(1) 贡献

① 传承医学,创新理论和方法,首创辩证施治方法,推动中医学发展

② 所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宝贵经典,内容丰富

③ 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奠定后世中医理论基础

④ 为人类找到治疗伤寒疾病的办法,稳定地方秩序,造福民众

(2) 评价

① 彰显了士人忠孝仁爱、救世济民等精神,弘扬了传统文化

② 个人品德高尚,丰富了医德内涵

③ 意志坚定,其精神激励着后人的探索

02

孙思邈

1. 医学思想

(1) 总结前人理论与成就,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2) 注重医学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突出个人钻研见解

(3) 注重医德,不慕权贵,对病患一视同仁

(4) 提倡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精诚专一

(5) 以妇女小儿为先的医学研究原则

2. 背景

(1) 阶段特征(社会背景)

① 隋唐佛道思想的传播与兴盛

② 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

③ 统治者的开明与重视

④ 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影响

(2) 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 社会发展需要医学进步,统治者的支持

② 勤奋好学,努力实践,阅览各类医药书籍

③ 受道家、儒家等思想影响,医德高尚

④ 个人童年的经历,立志研习医药

⑤ 多方学习求教,遍寻经方,博采众家之长

3. 贡献(成就、评价)

(1) 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

(2) 重视预防疾病及运动保健,推动医学思想的进步

(3) 采制药物及研制药方,著成医学著作,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4) 最先提出妇女儿童治疗单独设科

(5) 重视针灸术的作用

(6) 重视医德,树立医生职业道德的楷模

(7) 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03

伍连德

1. 背景

(1) 阶段特征

① 肺鼠疫爆发,沿铁路快速传播

② 尚未完成制度设置和行政理念的转型,无法迅速采取强制性检疫、防疫措施

③ 沿袭官督商办防疫模式以及传统中医思路,无法阻止疫情蔓延

④ 国际压力下政府对控制疫情的重视和支持

⑤ 中国近代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步提高

(2) 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 具备较高的医学能力水平以及强烈的爱国意识

② 正确地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对疫情加以控制

2. 贡献

(1) 成功扑灭东北肺鼠疫,在肺鼠疫的防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推动中国检疫主权的收回,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

(3) 成立和完善防疫机构,培训与整顿防疫队伍,促进检疫防疫事业近代化

(4) 创立专业医学机构以及医学刊物,提高医学水平,促进医学近代化

(5) 筹办并主持万国鼠疫研究会,学术成就突出

04

南丁格尔

1. 背景

(1) 工业革命期间,疾病流行

(2) 医疗卫生事业和卫生观念落后

(3) 战争频繁

2. 贡献

(1) 创办护士学校,开创了近代护理事业

(2) 提出了科学的护理理论,推动护理学科学化与专业化

(3) 提高了护理事业的地位

(4) 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与形象

(5) 改善了医院的管理

实战演练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仲景(约150—219年),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桓帝、灵帝到建安年间疫病盛行,他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他10岁时立志从医,经过多年刻苦钻研,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建安年间他被任命为长沙太守,但当时百姓不能随便接近官员。于是他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坐在大堂上为群众诊治。他总结临床经验,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试治,质经十年写成《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整理,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前者专门论治传染病、热病,后者专门论述内科、妇科和外科等杂病的理论和方法。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孙思邈等著名医学家,无不尊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时期》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仲景广泛为民诊治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仲景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答案】

(1) 原因

① 社会动荡,疾病流行

②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品德高尚

③ 稳定地方秩序,造福民众

(2) 地位

① 传承医学,创新医学理论和方法,提出辩证诊治疾病

② 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学宝贵经典

③ 彰显了士人忠孝仁爱、救世济民等精神,弘扬了传统文化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伍连德1879年生于马来亚槟榔屿,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07年受清政府邀聘回国任教,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1910年底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疫情蔓延迅速,吉林、黑龙江两省死者高达数万人,当时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派兵要挟。清政府迫于形势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在当时疫情严重的局势下,伍连德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受到国际医学界的赞赏,被国内外誉为防疫科学的权威。因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1935年伍连德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候选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近代以来中国海港检疫权长期控制在列强手中,伍连德多次呼吁“自己办检疫”,提出收回检疫主权、统一全国检疫事宜的主张,在其不断奔走下1930年国民政府设立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陆续接收了各沿海、沿江口岸的检疫机构,中国收回了检疫主权。伍连德力促发展现代医学,但认为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卫生制度,创建了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东北陆军总医院,筹建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据姒元翼《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伍连德》等资料整理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扑灭东北肺鼠疫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伍连德的历史贡献。

【答案】

(1) 原因

① 国际压力下政府对控制疫情的重视和支持

② 中国近代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步提高

③ 伍连德个人具备较高的医学能力水平

④ 伍连德正确地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对疫情加以控制

(2) 历史贡献

① 成功扑灭东北肺鼠疫,在肺鼠疫的防治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 推动中国检疫主权的收回,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

③ 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了中国检疫防疫事业与现代医学的发展

新型肺炎,高考会怎么考(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