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浅析几种无人机安全通道生成方法

2022-11-09 10:13 作者:西湖大学空中机器人  | 我要投稿

安全通道是什么呢?安全通道是指在无人机轨迹生成时,为了避免碰撞而设定的无人机可以飞行的通道。它连通了起点与终点,并且在安全通道内生成的任意轨迹都是安全无碰撞的。安全通道是轨迹生成中用于避免碰撞的重要技术,关于安全通道的生成目前已经有了许多的方法。一般来说,安全通道都是用多个连通在一起的多面体进行表示。这样安全通道的生成问题,可以转化为多个多面体生成。下面针对几种较为常见的安全通道的生成方法进行介绍。

1. 半定规划的迭代区域膨胀[1]

为了获取多面体,这个方法首先构造一个初始椭球,由一个以选定点为中心的单位球组成。然后,遍历障碍物,为每个障碍物生成一个超平面,该超平面与障碍物相切并将其与椭球分开。再次,这些超平面定义了一组线性约束,它们的交集是一个多面体。然后,可以在那个多面体中找到一个最大的椭球,使用这个椭球来定义一组新的分离超平面,从而定义一个新的多面体。选择生成分离超平面的方法,这样椭圆体的体积在迭代之间永远不会减少。可以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椭圆体的增长率低于某个阈值,此时我们返回多面体和内接椭圆体。这个方法具有迭代的思想,并且具有收敛判断的标准,算法的收敛快慢和初始椭球具有很大的关系。


图 1 半定规划的迭代区域膨胀。每一行即为一次迭代操作,直到椭圆体的增长率低于阈值。[1]


2. 基于凸分解的安全通道生成[2]

基于凸分解的安全通道生成方法由四个步骤完成安全通道的生成,分别为:找到椭球、找到多面体、边界框、收缩。这四个步骤的具体介绍如下:

1)生成椭球

先形成一个球体,球的半径为两个路径点的距离,然后再进行收缩其中的两个长轴,以保证该椭球为最大椭球,最后再拉伸第三个轴(连接路径点的轴)以保证这个椭球是最大的。椭球的计算是基于路径点进行的,路径点的疏密程度,将会影响椭球的个数,因此在使用时最好能够利用计算的椭球融合其包含的路径点,这样来减少计算路径点的个数。

图 2生成椭球。粗线段为 L,灰色区域表示障碍物,白色区域为自由空间。 左:从一个球体开始,我们找到离 L 中心最近的点 p*,并调整短轴的长度,使虚线椭球接触这个 p*。 中:重复相同的过程,找到一个新的最近点 p* 和新的椭球。 右:椭球内没有障碍物,当前椭球是最大椭球。 需要多次迭代以确保最终的球体排除所有障碍。[2]


2)找到多面体

找到多面体。不断扩张椭球直到和障碍物相切,保存切线。重复上面的操作,获得更多的切线,直到当前地图都和其相交为止。这个过程的主要计算量都在障碍物的判断中,因此计算很快。

图 3生成多面体。左:找到椭球和超平面的第一个交点(红线),相应的半空间之外的障碍点被移除(阴影)。中:找到下一个交点(虚线椭球表示原始椭球,实线椭球表示新椭球),继续从地图中移除新半空间之外的障碍点。右:继续扩张直到当前地图中没有障碍物,凸空间 (蓝色区域)由半平面的交点定义。[2]

3)边界框

边界框的作用是分割地图,将附近的local障碍物地图从全局地图中提取出来,也就是获得local障碍物地图。其主要原因是上面的操作不能对整个地图执行,因为那样的计算量太大了,因此可以在路径点附近打上边框,这样就能降低计算量了。边框大小的选择就非常具有经验性质了,最好能够涵盖所需要的信息。

4)收缩

对安全通道进行收缩,收缩的尺度由无人机的尺寸决定,这样的处理可以让无人机变成一个质点。收缩是对生成的多面体进行的,这样的好处是不会造成两个多面体出现不相交的情况。

3. 平行凸簇膨胀方法[3]

上述的两种方法都是从点云地图出发,并且都是基于椭圆完成凸多面体的生成。而平行凸簇膨胀方法,与上面的方法不同,该方法是从栅格地图出发,利用最小凸集生成算法,完成凸多面体的生成。

其算法的思想是首先获得一个凸集,再沿着凸集的表面进行扩张,扩张之后再进行凸集检测,判断新扩张的集合是否保持为凸。一直扩张到不能再扩张为止,再提取凸集的边缘点,利用快速凸集生成算法,生成凸多面体。该算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这种扩张的思路,将安全的多面体的体积尽可能的充满整个空间,因此获得的安全通道更大。但其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就是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该文章中,又提出了采用GPU加速的方法,来加速计算。

图 4 平行凸簇膨胀方法。在 (a) 和 (b) 中,所有合格的相邻单元格都被添加到凸簇中。在 (c) 和 (d) 中,由于进行边缘单元格凸集检测时,射线经过了不在凸簇的单元格,该单元格被排除在凸簇中。[3]


总结    

安全通道的生成虽然是一个比较小的问题,但是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最终生成轨迹的质量,因此也非常重要。安全通道能够直接转化为优化问题中的凸约束,这种特性应该也可以利用在其他的领域内。

参考资料

[1]R. Deits and R. Tedrake, “Computing large convex regions of obstacle-free space through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Springer Tracts Adv. Robot., vol. 107, pp. 109–124, 2015, doi: 10.1007/978-3-319-16595-0_7.

[2]S. Liu et al., “Planning dynamically feasible trajectories for quadrotors using safe flight corridors in 3-D complex environments,” IEEE Robot. Autom. Lett., vol. 2, no. 3, pp. 1688–1695, 2017, doi: 10.1109/LRA.2017.2663526.

[3]F. Gao, L. Wang, B. Zhou, X. Zhou, J. Pan, and S. Shen, “Teach-repeat-replan: A complete and robust system for aggressive flight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IEEE Trans. Robot., vol. 36, no. 5, pp. 1526–1545, 2020, doi: 10.1109/TRO.2020.2993215.


本文共1877字

由西湖大学智能无人系统博士后曹华姿原创

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后台相关运营人员


▌微信公众号:空中机器人前沿

▌知乎:空中机器人前沿(本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1462695)

▌Youtube:Aerial robotics @ Westlake University

▌实验室网站:https://shiyuzhao.westlake.edu.cn  

浅析几种无人机安全通道生成方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