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泛银河舰船指南:图拉尼舰队发展史(二)——by无畏巡洋舰

2022-03-17 14:38 作者:Khar-Adun  | 我要投稿

支援型宇航器系列  
1:pliers“钳子”级资源采集船

在早期的银河掠夺活动中,图拉尼人似乎并未特别重视过对于资源的开采工作。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靠着掠夺、拾荒来获取所需的资源,即便是偶尔自己动手也是采用非常粗糙的拖拽方式直接将小行星拖入乡港之中来萃取资源,基本没有考虑过真正的星际采矿问题。
  如今因进入银河大纷争时代而改头换面的图拉尼人胃口也逐渐增加,还进行着较大规模掠夺行为的北方图拉尼人就经常需要向其他图拉尼势力购买大量的金属资源以满足其越来越大的舰队消耗。而正逐步扩大星球开荒规模的外环图拉尼人也非常紧缺各种矿物资源以便能够更加高效、迅速的建立起星球殖民地,喜欢做生意的高地图拉尼人也对资源的买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当然,他们还是只想考虑“卖”的方向。
  对于当时还没有工研所的图拉尼几大势力来说,谁也抽不出时间和精力来研发真正的星际矿船,相当一部分图拉尼人都比较依赖掠夺过来的杂牌矿船进行生产作业,很显然这并非长久之计,不少图拉尼势力的领导者们都在积极寻求着解决的办法,经过一番完全摸不清方向的努力之后,北方图拉尼的一群连脑子里都只有肌肉的家伙们竟然找到了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星际矿船改造计划。
  这个改造计划的关键因素、最大的技术根基来自于北方图拉尼人的一个乡港的破烂仓库里。他们在里面找到了一艘已经被废弃了数十年的重型工作艇,而这艘工作艇的结构非常适合进行改装,它就是后来成为图拉尼人最广泛采用的星际矿船的“钳子”级资源采集船的前身,但它还有另一个令人畏惧的名字:“垃圾场怪物”。
  图拉尼人能捡到垃圾场怪物的残骸要追溯到他们在卡拉克舰队回归期间的好运气——当然,对“怨恨”号航母战斗群来说并非如此。
  银河历9502年,银河边缘的卡拉克人发起了一场大回归运动,当时的他们还不清楚自己作为希格拉帝国后裔的身份就懵懂的踏上了回归之途。而图拉尼人正是他们所遭遇的第一个敌手,也是最初为卡拉克人带来噩梦的种族。他们受雇于泰坦帝国皇帝锐斯丢,奉命监视卡拉克人的行动,一旦他们有离开卡拉克星球的企图,便残忍的将其拦截消灭并通知帝国舰队对其进行种族灭绝。
  但是卡拉克人的顽强大大超乎图拉尼人和帝国舰队的想象,阴差阳错中卡拉克人的回归母舰躲过了帝国舰队的扫荡,并成功带走了冷冻中的数十万卡拉克幸存者,坚决的踏上了回归之路。而奉命监视卡拉克人的图拉尼“怨恨”号航母战斗群更是在追击卡拉克人的途中被歼灭,未能成功阻止他们的回归行动。
  事实上,图拉尼人当初监视卡拉克人的舰队并非只有“怨恨”号航母战斗群一支。就在“怨恨”号被击沉的时候,另一只图拉尼航母战斗群也早已悄悄的跟在了卡拉克回归舰队的后面。但他们并未对“怨恨”号战斗群伸出援助之手——当时的图拉尼人还根本不懂得团结的意义。他们只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这只航母战斗群被后来的帝国泰坦余党称为“背叛”号航母战斗群——没人知道他们的真正代号是什么。“背叛”号一直悄悄的跟随在卡拉克回归舰队的航路后方,小心的隐藏着自己的踪迹,并沿路拾取着卡拉克舰队来不及回收的战利品,他们远比“怨恨”号要狡猾得多,适度的把握着和卡拉克人的距离——不至于将其跟丢,但也绝不和他们产生冲突。
  这样的“老鼠追猫”的游戏整整持续了八年——贯穿了卡拉克舰队的整个回归历史。期间“背叛”号也曾在卡德什花园失去过卡拉克舰队的踪迹,但他们成功的窃取了叛逃帝国的埃尔森上校的通讯,于卡洛斯坟场再次抓到了卡拉克舰队的尾巴。
  图拉尼舰队赶到卡洛斯坟场的时候,卡拉克舰队早已离开。当然,这也是图拉尼人有意为之,如今的卡拉克舰队已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强大,甚至初步具备了能匹敌一只帝国边境巡逻舰队的实力,“背叛”号从未打算与其正面交战,他们选择了更现实的行为:避战拾荒。
  卡洛斯坟场离图拉尼人通常的活动范围十分遥远,而且忌惮于古老的“船只会神秘失踪”的传说和可能的诅咒——当然还有更现实的自动炮的原因,图拉尼人几乎从不涉足这片区域,就像他们对卡德什花园的态度一样。
  但这次跟在卡拉克舰队后面的图拉尼人可以大摇大摆的在坟场里寻找他们所需的物资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揭开了会让船只失踪的谜底:他们找到了垃圾场怪物的残骸。
  这是卡拉克舰队的战果,无知无畏的他们胆敢向一切袭向自己的敌人开火,哪怕对方看起来是如此的强大而可怕。因此从来都被畏惧着的、让周边区域的舰队闻风丧胆的坟场幽灵终于被卡拉克人击毁,在此之前,不管是北方联合还是泰坦帝国,都从未敢于挑战过坟场幽灵。
  图拉尼人仔细的研究了垃圾场怪物的残骸,他们发现这款只有不足五百吨的小怪物机架结构十分简单,简单到图拉尼人也可以进行复制生产——这和后来被希格拉人发现的“漫步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图拉尼人却无法复制出垃圾场怪物那种匪夷所思的弱惯性引擎和强大的瘫痪电波,他们只能为其装上
“窃贼”级的护航艇引擎来实用化这部机械——但这毫无意义,很快的这块残骸就被丢在了“背叛”号的机库深处。图拉尼人甚至没有时间去丢弃它,因为帝国的命令越来越紧急,为了避免直接和锐斯丢四世闹崩,“背叛”号为了“追击”卡拉克舰队而再次进入了超空间。
  后来的故事被银河里所有国家熟知:在希格拉地月系近轨道的决战中,卡拉克舰队击沉了锐斯丢四世的旗舰,结束了这位罪恶的暴君的一生。而“及时”赶到战场的“背叛”号航母战斗群却纹丝未动,随后便进入超空间离开。帝国泰坦的余党们对此行为感到无比愤怒,这也是“背叛”号得名的由来。当然,史学家们的研究也证明,如果当时“背叛”号遵守了契约向卡拉克舰队发起攻击的话,至少能让腹背受敌的卡拉克舰队受到极大牵制,而争取到的时间虽不至于扭转战局,却很有可能为锐斯丢四世赢得转移旗舰的时间从而成功逃脱。但历史没有如果,而图拉尼人不在乎历史。
  当图拉尼人进入大发展时代以后,垃圾场怪物的残骸也被回收到了北方图拉尼人的乡港里。他们很快就遗忘了这部古旧无用的机械,直到数十年后再次将其挖掘出来、重见天日。
  而这个时候正是银河各国矿业技术升级换代的时期。众所周知,早期银河各国的太空矿业采集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利用原子分解技术在近距离上分解漂浮在太空中的小行星,并将其吸纳至采矿舰的货舱内储存起来,不管是泰坦帝国、北方联合或者是新进入太空的卡拉克人都普遍采用了此种方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重达一万五千吨以上的采矿作业舰在银河各国之间流行。
  而当卡拉克人回归之后,所属他们的萨木塔基斯作为一个矿业基斯,大胆的带来了一场矿业采集的革命。由于更加高强度、频繁以及环境更恶劣的采矿需要,原本的大型采矿舰被证明无法适用于密集地区的矿业工作,它们体积巨大、转身缓慢,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撞上小行星而导致船毁人亡,萨木塔基斯摒弃了这种最流行的设计方案,自行设计了一种更加小型、紧凑的矿业工作船,它们的重心更加靠近中心,也更容易转身并适用于恶劣矿区的机动采矿作业。
  银河各国也纷纷开始了矿业船的小型化设计,各种各样的小型采矿船纷纷登场,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取代了笨重缓慢的大型矿舰地位。
  不过,小型矿舰的容积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高度,因此它们还不能完全取代大型矿舰的地位。——但是,善于创造的矿工民族,希格拉的萨木塔基斯又再一次的改进了他们的矿船,带来了第二次矿业升级的浪潮。他们率先在矿船上加装了近距离激光原子分离设备,并集成了次世代技术开发的筛选性采集管道,这使得矿船在进行作业的时候不需要再不分青红皂白的吸收掉小行星上的所有元素运回母船进行筛选,而直接就可以只萃取小行星中的有用元素,这样大大降低了货船的货舱利用效率而使得即使是护航艇大小的货船也能够运载和以前“天意”级矿船相差不多的资源物质。
  这一改进在萨木塔人无偿的技术公开下迅速的席卷了整个星区——就连泰坦人也抛弃了他们沿用千年的重型货船而换装了由维修艇改装的新型千吨级矿船。
  而这样的新型采矿装置就像是为垃圾场怪物的机架量身打造的一般完美——它拥有一副坚实可靠、容积巨大且便于生产的重型护航艇机架,以及一对结构简单却结实耐用的工作钳,图拉尼人虽然无法复制其原本拥有的那套匪夷所思的动力装置,但改进过的“窃贼”级重型护航艇的引擎完全能够满足其移动需求。在北方图拉尼人将这套机架设计方案共享出来以后,高地图拉尼人又恰当的“进口”了大量便于生产的接触式采矿设备,“钳子”级资源采集船便正式的进入了图拉尼的各种生产工作序列中服役。不出所料的,在早期阶段,这款工作艇的外形吓倒了不少图拉尼的敌人,甚至造成了一部分疯狂的图拉尼工作艇驾驶员大摇大摆的进入战斗激烈的区域捡拾残骸并以将敌人吓得落荒而逃为乐。
  时至今日,“钳子”级工作艇已经为星区各国的势力所熟知,“垃圾场怪物”的昵称再也吓不到任何人,但这款便宜粗糙却结实耐用的工作艇依然奔跑在图拉尼人生产的第一线,兢兢业业的完成着支持海盗们掠夺行为的工作。


2 :Handsaw “手锯”级资源精炼舰

和“钳子”级一样,“手锯”级也是图拉尼舰队编制中长期被认为不必要类型的舰只。它的发展契机同样来自于图拉尼联合的飞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增长。
  结实耐用、建造简单的“钳子”级工作艇在图拉尼舰队中大量服役之后,与之配套的资源精炼船的需求也被立即摆上了台面。图拉尼人从未考虑过什么“资源精炼船”、“资源控制船”这类单位在自己舰队里服役的情景——狼是从来不会养羊的。
  然而随着图拉尼势力的发展壮大,尤其是舰队序列完整化的逐步实行、图拉尼工研所的挂牌开张以及日益增加的领土冲突、持久战,让图拉尼人不得不正视其巨大的舰队后勤缺口所带来的战术持久力不足的问题,他们手中能进行资源整合的运载舰以及乡港的数量有限,(而在当时)规范化的太空垃圾站也还未进入图拉尼舰队序列服役,海盗们最近的迫切需要便堆积得越来越多。
  当然即便如此,大多数图拉尼人——比如北方图拉尼、边缘图拉尼等只管打打杀杀的派系依然对此不太上心,而高地、南方和外环图拉尼们忙着搞新型护卫舰的改进工作,也几乎没心思来关注什么舰队后勤单位的研制工作,因此资源精炼船的研制工作一直处于一种“好像有那么一回事”的状态。
  不过图拉尼人或许总是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之神在关注着他们。事件的起因源于一起边缘图拉尼人对同为海盗的卡德什人舰队的袭击行动。据不可靠的消息来源披露这是受雇于希格拉军方——当然希格拉军方断然否认了这桩买卖——来绑架卡德什的一位高阶祭司。狠辣的边缘图拉尼人差一点就能完美的完成任务,如果不是泰坦人忽然出来横插一脚的话。袭击得手的图拉尼海盗们成功截获了高阶祭司的使节艇并将其带走,然而本应在跳跃窗口接应的“剥削”号攻击运载舰却被恰好赶到的泰坦帝国舰队迎头撞上,在一番激战之后仓皇逃走,将海盗们的前线敢死队丢弃在星云之中。
  边缘图拉尼人是有仇必报的,哪怕是对自己人,但他们当下要考虑的却是如何带着人质逃出生天。——没错,图拉尼人知道,拿人质来威胁泰坦帝国的人无异于自杀行为。仅靠他们手中一个中队的劫掠艇和打击宇航器绝无可能到达被泰坦舰队把守跳跃窗口,更别说他们连一部超空间模块都没有。绝望的敢死队员们在星云里乱撞,四处逃窜着躲避卡德什人的追捕。
  但是边缘图拉尼人永远不是善茬,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老道的经验成功的活了下来,甚至于在一次遭遇战中还捕获了一艘卡德什的燃料座舱——这为他们的逃脱行动带来了生机。
  卡德什人的燃料座舱虽然没有可供停泊的内部机舱,但燃料座舱拥有一套十分完整的修理补给设施,能够对前线撤下来的战机、轻型战艇进行有效的修理补给,以便支持其在星云中的长期掠夺行为。
  当然,当时的图拉尼人并没有仔细去研究这些东西,他们只是有效的利用燃料座舱和自己的机队演出了一出追杀戏码,并成功从泰坦帝国舰队的眼皮子底下进入了跳跃窗口。
  生意做成后的边缘图拉尼人派出代表来到了新成立的工研中心中——当然,他们也解决了一些私人恩怨,这是题外话了——寻求一些新点子的支持:一种能上前线的“掠夺支援舰”方案。其灵感来源当然是卡德什人的燃料座舱。
  边缘图拉尼提出的需求很明确:一种大小不大于其他国家标准支援舰的、能搭载超空间模块、能提供机艇的应急支援,并可临时搭载“宾客”的中型支援舰只,可探测性远远低于体积庞大的攻击运载舰。
  对于成功试飞了四型新型护卫舰的工研所来说,面对这样的研发需求自然是信心满满,“天才”们一拍胸脯就揽下了这摊活。
  研发过程当然也不可谓不顺利,毕竟图拉尼人掠夺过的船只种类里,支援舰的数量是仅次于资源采集船、资源精炼船的。看也看会了的海盗研究院们基于新研制的护卫舰引擎迅速推出了解决方案,这是一型略大于标准护卫舰的前线支援舰只,满足边缘图拉尼人的所有要求——他们给出的上限是“不要比驱逐舰大”。
  不过事情如果就这么顺利的解决的话,也就不会出现本文主题的“手锯”级资源精炼舰了。事实上在验证舰制造完成并成功试飞的时候,北方图拉尼人的代表闲逛到了工研所内并恰巧目睹了试飞全过程、也对其功能有了充分的了解。
  自从“混蛋”级的故事被流传开后,各派系总有一些代表会在工研所内闲逛以防错过了什么好戏,这次让北方图拉尼人撞上了。不久后,北方代表便找到了研究员们,并要求他们给新型支援舰增加残骸处理的功能——在保留现有功能的基础上,以方便北方图拉尼人能随时将一不小心用力过猛后无法顺利回收的猎物变成有效资源,北方代表的身后,是满脸同意的南方图拉尼人代表。
  虽说有些强人所难,但新型支援舰的设计空间还是有一些冗余的。研究者们绞尽脑汁将攻击运载舰上的大型精炼设施降低了容积和功率之后装进了支援舰上,勉强完成了北方图拉尼人的要求,只要不是狠命运转导致过热的话不失为一套可靠的处理设施。
  就这样,新型支援舰改进型成功试飞了。它现在拥有战机的停泊补给功能、回收功能以及残骸处理功能,虽说体积有些偏大,但图拉尼人可以自豪的声称这是全银河最先进的前线支援舰,它无所不能。
  但是——又是但是。故事并不能到此结束,这一次试飞的盛况被外环图拉尼的代表撞到了。他们眼见着如此优秀的支援舰上却没有自己想要的功能而滋生了严重的不满,于是工研所内的研究员们又经历了一次约谈。
  为新型支援舰加上资源船停泊以及资源精炼功能——当然,现有的功能还是得保留。这样的要求对于这样一型中型支援舰来说事实上已经十分无理了。但研究员们的成员最多的便是来自外环图拉尼人,于是不行也得行,研究者们也只得硬着头皮上。
  本应是银河内最优秀的前线支援舰的新型舰只最终回归到了图拉尼人的“实用主义”轨道上。它完全遵照外环图拉尼的要求拥有了完整的资源对接、接受以及处理系统,成为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精炼船。
  当然,研究者们不是魔术师也不是本图西人,满足如此之多要求的新型支援舰——现在应该被称之为资源精炼船了——是绝无可能完美的。其代价便是相对于各国的支援舰或是精炼船,图拉尼人的这款新玩具几乎没有能够有效防御打击的装甲,安装武器系统更是天方夜谭,维生装置则只能满足最基本需求,在舰上服役的人员绝大多数时间都得身着舱外行走服工作。
  但是不管怎么说,“手锯”级资源精炼船总算是顺利被量产服役了。它完美的解决了所有图拉尼派系的后勤保障需求,并极大的拓展了图拉尼舰队的活动范围和持久力,间接增强了图拉尼人的舰队实力。各国对此型舰的重视程度几乎超越了此前图拉尼人的所有新式武器,因为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官都知道,没有后勤的部队即使战斗力再强也不足为据,而图拉尼人几乎已经快要解决他们的这块短板了。
  如今,“手锯”级资源精炼船已经进入所有图拉尼派系的舰队,成为其后勤设施的标志性舰种,同时代表着图拉尼人舰队序列完整化的又一个标志性产物。
  当然,不管它多么具有代表性、又或是多么重要,“手锯”级依然成为了海盗们最不愿意服役的舰只之一,海盗们总会抱怨说宁愿裸体进入太空也不愿穿着作业服进入“手锯”级精炼船——除非他们被派去驾驶“惯犯”级鱼雷艇。


3 Casket “匣子”级轻型运载舰

说到图拉尼的“匣子”级轻型运载舰,绝大多数哪怕经常与图拉尼打交道的官兵们可能都需要思考个几秒才能反应过来指的是哪一型号的图拉尼舰船,但若是提到“太空垃圾站”的话,就算是在民间也有无数人知道这是图拉尼人的标志性舰种——比任何军用舰只都要著名。 因为这一型船只代表的是银河居民们真正“看”到图拉尼人的唯一窗口。
  时至今日的图拉尼人早已不像几个世纪之前那么神秘,虽然他们依然对与其他势力的接触行为有着极大的控制倾向,但今天的一些人可能无法想象曾经的图拉尼人在银河各国居民的描述中有多么神秘可怕。
  即便是令人如此难以置信,但是他们在第一次出现一直到“异兽战争”结束后的将近五个世纪里与任何其他势力都没有进行过面对面的接触,从未有人目睹过图拉尼人的长相,以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吃小孩的异形图拉尼妖怪”一直是银河各国儿童们不愿睡觉时最常听到的词语之一,仅次于“用触手勒死小孩的伴生星团怪物”,这也是图拉尼人一只被称为外来族的间接原因之一。
  在“异兽战争”爆发之前,即便是为泰坦皇帝锐斯丢四世打工的那一段时间——那是图拉尼人第一次正式与外族展开不用枪炮的交流——图拉尼人也从未以真身示人,泰坦人对他们的佣金都只能用使节艇移交至他们的攻击运载舰内。
  当然,在银河各国针对图拉尼海盗的战争行为中,缴获图拉尼人舰船的行动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著名的卡拉克人大回归战争中,无知无畏的卡拉克人便曾凭着他们的打捞救援艇成功捕获过数艘图拉尼人的离子阵列舰。但这些行动不仅无法让人一睹图拉尼人的真容,反而一再增添图拉尼人的神秘色彩。那时候的图拉尼人是如此的不愿被人目睹,以至于这些疯狂的海盗一旦遭遇到舰船被瘫痪的情况便会启用强蚀性炸弹将自己的身躯炸个粉碎,所有登上图拉尼船舰的士兵们最后能找到的都只是一些有机质残渣和作业服碎片而已。通过研究能得到的有限信息也仅限于“大概至少有四肢”“大概至少有眼球”“大概是有机生命”这样的程度,有不少学者也大胆推断或许图拉尼人和银河居民们的区别或者并不算大。当然能够确定的一点是他们会说银河通用语,也有自己的一部分独特外来语。
  终于,在“异兽战争”时期,所属于萨木塔基斯、为了寻求击败异兽的方法而被秘密派往后方的希格拉第八舰队在执行任务(注1)的过程中遭遇到了图拉尼的舰队,甚至一度逼近了他们的星空基地。或许是迫于异兽的巨大压力,图拉尼人前无古人的、破天荒的与希格拉人做了一次面对面的接触。据后披露的官方资料来看,或许图拉尼人也与其他势力有过类似的秘密接触。这份资料第一次描述了图拉尼人的外貌和生理特征,也证实了一些学者曾经做出过的推断:图拉尼人和银河居民几乎没有什么生物学上的区别。
  -----
  编者注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便对希格拉和卡拉克的历史显示出丰厚的知识积累,但本文的作者依然并非希格拉人——因为他对所谓的“希格拉第八舰队”的真相一无所知。
  -----
  当然这些属于军方的资料是不会传入民间的,而希格拉人也并未对此大做文章——也有人分析指出,对于离开了卡拉克准备遭遇各种奇怪外星人的希格拉人来说,又一个和他们相似的外星人已经让他们提不起兴趣了,尤其是异兽当前的情况下。因而在银河的绝大多数地区里,“吃小孩的图拉尼异形”传说依然不断发酵变异着,在“异兽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哪怕图拉尼人已经开始大胆的走出来并开始与其他势力的士兵进行面对面的跳帮战遭遇战,但在从未有活图拉尼人被展示过的情况下,一些无力的辟谣反而增加了图拉尼人的神秘度,以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民间传说里图拉尼海盗已经开始变成一种四臂八腿咬钢断铁刀枪不入的宇宙怪物了。
  正是有了如此神秘的面纱覆盖着,图拉尼人的太空垃圾站才会显得如此重要。它的出现让银河各国居民坊间流传的谣言灰飞烟灭,“图拉尼外来族”从此正式变成了“图拉尼人”。
  和大多数图拉尼人的舰只一样,“匣子”级轻型运载舰最初也不是什么全能型的前线装甲母舰,而只是一个引擎加上一个舱室的实验品。在“异兽战争”中面对来势汹汹的异兽舰队时,图拉尼发现他们几无任何还手之力——小型舰只空有可靠的装甲,面对异兽的感染无能为力,而大中型舰只的一体成型结构又无法像其他银河诸国一样通过装设爆炸装甲的方式来起到隔绝感染的目的。战争结束后元气大伤的图拉尼人一直寻求自己的大型舰只解决方案,使用了五百年的“领主”级攻击运载舰实在是太古老了,老到图拉尼人自己都不知道它的结构和设计,更别说什么“摸透”和“改进”了。
  这样的供需矛盾一直持续到图拉尼工研所的建立。在完成了一系列“成功”——至少图拉尼人觉得他们是成功的——的研发以后,图拉尼人终于有足够的能力来着手研究他们的“领主”级攻击运载舰。
  原本存量就不多、且图拉尼人完全无力生产的“领主”级攻击运载舰又少了一艘——博弈中南方图拉尼人做出了妥协,贡献出了他们仅存的两艘攻击运载舰之一,用以拆解研究。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牺牲,因为没人相信工研所的人拆掉它之后还能将其装回去。
  事实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攻击运载舰最终变成了一堆装不上去的、沾满了几百年老锈的巨大零件。而图拉尼人也并未感到自己在拆卸中学习到什么东西,于是他们又盯上了另一艘南方图拉尼人的攻击运载舰。但哪怕相对而言再好说话,南方人也是图拉尼人,他们用图拉尼人的方式发起了抗议,经过一番充分表达意见的枪炮交流之后,外环图拉尼人交出了一艘在此次交流中被打成重伤的攻击运载舰。
  当然,事情如果能这样顺利解决的话,图拉尼人就不是图拉尼人了,第二艘攻击运载舰拆开以后,图拉尼工研部的“学者”们也仅仅是了解到了主力舰引擎与护卫舰引擎的差距不只是直径不一样而已,他们很快便开始算计第三艘可拆卸的攻击运载舰究竟去哪里寻找。
  但是稍微还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知道,让他们这么拆下去的话,只怕是拆了整个图拉尼势力的遗物都没法研究出个什么来。北方图拉尼代表首先发话,谁觊觎他们的攻击运载舰,他们就问候谁的老家。高地图拉尼也表态,要什么都可以只要有钱,但攻击运载舰不卖。而边缘图拉尼人则对此根本不予理会——或许是他们保留了不愿和其他氏族过多接触的本性,也或许是他们早就知道这件事不靠谱。
  吃了大亏的南方图拉尼和外环图拉尼人只得利用现有的进展来死马当活马医。整合了研究资料的他们意识到,想要开发或者是复制一型超级主力舰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与其继续不切实际的追求这个达不到的目标,不如退而求其次回到实用主义的路线上去。
  于是南方图拉尼人咬牙共享出了自己最后的一艘攻击运载舰,但这次他们的目的不是机架或者引擎,而是攻击运载舰上那套成熟的机舰生产线。
  成果相对来说是可喜的,工研中心顺利的掌握了机艇生产线的工业流程并将其完整的复制下来,但也有可悲的地方——图拉尼人的新型护卫舰的规范化工艺标准都还没搞出来,自然也无从谈起相应的生产流水线了。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至少已经有那么一整套可用的东西摆了出来,工研中心咬着牙敲敲打打,也算是整出了一型具备初级生产能力的运载舰,虽然很明显它的体积和生产能力都比银河各国的标准运载舰差了很多,但缩水的体量正好处于工研中心能够解决的范围内——稍大于驱逐舰的机架和引擎还是勉强能拼凑出来的,虽然不见得有多可靠,但日后其成果也被顺利的应用到紧急研发的“钳子”级资源精炼船上,也算让工研中心值回票价。
  不过在当时,第一次自己拼出这么大的船只,也让图拉尼人心中十分的忐忑不安,毕竟自他们有历史以来的大型空间站——如攻击运载舰和乡港等——都是理所应当的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东西,相比起来的新玩具能运作多久,任何图拉尼人都不敢打包票。
  由于新型运载舰的价值十分珍贵,工研中心对实验舰的测试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赔得血本无归——毕竟做出最大牺牲的南方图拉尼人手里已经没有大船了。但这样行事的后果便是耗费了许多时间也没能拿到多少有用的数据,极端测验更是几乎没有做过。
  于是高地图拉尼人适时出现了。他们精明的看出了此款运载舰对他们的生意能带来的好处:能生产护卫用的机艇、具备相当的深空运作能力,且体积小,相比攻击运载舰灵活许多,也便于隐藏,用于大件货物的不花费进口以及收费贩卖那是相当的合适。
  生意顺利谈成,高地图拉尼人用一艘攻击运载舰换取了三艘轻型运载舰,试验舰直接交付,而其余两艘则是以订单的形式。
  意外的是,鉴于工研中心对新型运载舰也没有一个真正定型的设计,到最后高地图拉尼人买的三艘运载舰除了基本结构与引擎以外其整体结构和外形都区别巨大,以至于外界长时间都认为图拉尼的轻型运载舰拥有多种不同的型号。
  试验舰被送到高地图拉尼人的手中以后,他们便着手开始了本地化的运载舰改造工作,图拉尼人毕竟各自为战多年,高地人直接把南方人的千叮咛万嘱咐丢到了身后,他们丝毫不在意此试验舰的宝贵程度,而是敲敲打打将其变成了一个带着引擎和生产线的巨大太空拾荒仓库,并将其丢进了深空。
  就这样,在银盘西北的不法地区——努比亚星区里,一个深空贸易站悄悄的混了进来。鱼龙混杂的努比亚星区当然不会有人十分的注意到一个小小的深空贸易站,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当地的各色人等来说,他们只知道有一群皮肤灰白,个子瘦高,几乎不开口的孤僻贸易者,船上装满了小到奥塞尔兰产的闹钟,大到帝国泰坦护航艇的各色货物,他们收取任意等价货币甚至接受以物易物,同时也什么破烂都愿意回收,但绝少往外掏钱。
  没人知道高地图拉尼人为何忽然就鼓起勇气开始正式与外界接触(注2),但他们确实悄悄的那么干了。利用轻型运载舰那低调的外形和便捷的功能,高地图拉尼人与银河诸国展开了正式的——当然依然不是那么合法的——贸易行为。随着第二、第三艘轻型运载舰的交付,高地人的贸易范围轻易的就覆盖了整个努比亚地区,而装满格式货物的深空贸易站也获得了“太空垃圾站”的诨名。
  (注2:也有研究指出在“异兽战争”里,希格拉的第八舰队与图拉尼人的接触催化了其内部新兴起来的变革派势力的壮大,间接推动了图拉尼内部与外界接触的意愿)
  作为不法地区的努比亚星区当然有自己的规矩,而图拉尼人从来就不会去打听什么规矩。小有名气的“太空垃圾站联盟”很快就被掌控着当地潜规则的黑恶势力盯上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已经没人清楚,但按照努比亚当地势力的惯用手段来推断的话,无非便是假装客人上门找茬,再找一群打手直接威胁,最后出动“治安舰队”逼人就范的三部曲。
  可惜这次他们遇到的是图拉尼人,即使安安静静的“贸易”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依然是图拉尼人——银河里最疯的疯子们。找茬的打手团体规模确实不小,但换来的却是一层太空垃圾站的“人皮外衣”。
  如此残忍的行为本应镇压到所有胆敢向他们叫板的人,可惜当时图拉尼人还并未表明身份,而努比亚恶势力也咽不下这口气。他们纠结了当地的一只小“治安团”,拼凑了一支治安舰队,气势汹汹的准备将太空垃圾站变成宇宙废铁。
  在努比亚星区,这只治安团的舰队实力也算相当强劲,他们拥有数十架各型打击宇航器,其中包括十余艘重型护航艇,四艘各国买来的二手护卫舰以及一艘用帝国泰坦的“锡姆-萨拉”级资源精炼船改装的“重型太空要塞”,其装甲堪比一艘标准驱逐舰,火力也顶得上两艘重型突袭舰。
  治安团的舰队气势汹汹的杀向了太空垃圾站,准备杀鸡儆猴。但是很显然,他们面对的对手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当治安舰队赶到太空垃圾站所在的空域时,他们看到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合不上自己的嘴,见识少一点的知道自己遇上了真正的硬茬子,而见识多一点的人认出了对方的舰只型号后更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排泄功能——一艘图拉尼标准型“领主”级攻击运载舰横在了治安团舰队的眼前,大大小小的打击宇航器编队整齐划一(当然以银河各国军方的标准而言还是不够及格)的在战舰周围排开,虎视眈眈的新型“凶手”级离子阵列舰、“短剑”级离子阵列舰和“暴徒”级防空护卫舰散开成爪形阵死死盯着来犯者。
  冲突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解决了——至少死掉的人在图拉尼人认知的范围内算是最少的。活下来的治安团残党再也不想考虑什么利益,而图拉尼人也不想在这里大打出手。
  真正强烈的反应是在此之后,“活的图拉尼人”的消息以比超空间还快的速度迅速传遍了整个银河,当然各国的军方对此并不太在意,但对于各种娱乐八卦甚至社会科研的媒体来说却是可以大说特说的新闻了。
  银河的居民们一半感到十分惊讶:图拉尼人居然长得和我们一模一样?!而另一半人则十分失望:图拉尼人居然长得和我们一模一样?!
  此后不久,“终结之战”的爆发使得银河各国更没了心思去关注图拉尼人,这些外来族也顺其自然的正式进入了银河大舞台。
至于新型运载舰,高地图拉尼人在复杂的环境运用中也获取到了足够的数据资料交给了工研中心,同时随着图拉尼人去神秘化,在南方图拉尼人“引进”的更多高端人才协助下,轻型运载舰终于完成了标准化的设计,成为了一款可做前线应用的多功能轻型运载舰,完美的弥补了图拉尼人舰队序列中一个高低搭配不足的短板,并与后来服役的“钳子”级资源精炼船一起完善了图拉尼舰队的后勤能力,将其序列舰队的实力提高到了和各国海军几乎旗鼓相当的地位,而“太空垃圾站”的诨名也以代表图拉尼人进入银河大舞台的标志而被银河诸国居民深深记住。


超级主力舰系列

1:Eblis“魔王”级攻击运载舰。

在异兽战争结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图拉尼人都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历史时期。他们的舰队核心“领主”级攻击运载舰在战争时期几乎损失殆尽而又无力补充。
  虽说图拉尼人作为一支被称为“海盗”的星际游掠民族,超级主力舰的需求并不排在第一位,但在整个图拉尼氏族转型整合之后,在面对面的冲突以及阵地战中缺乏超级主力舰的劣势便开始愈发凸显。在图拉尼工研所投入使用后虽然也完成了诸如“匣子”级轻型运载舰这样能一定程度弥补图拉尼后勤力量的优秀产物,但“匣子”级那脆弱的身板显然不可能替代能打能扛能补给的“领主”级攻击运载舰地位。
  然而令人尴尬的问题正在于此:“匣子”级这种体量的宇航器已经榨干了图拉尼工研所的全部潜力,而此后不管如何努力,图拉尼人那薄弱的基础已经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此之上做出什么突破了。于是在异兽战争结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图拉尼人都没能琢磨出“匣子”级以上的新玩具来。
  转机发生在“终结战争”爆发之前的一段时间——虽然具体已经不可考,但从有限的资料来看我们相信大概是在泰坦共和国政府流亡之前的一段时间。横扫宇宙的维格尔人那时候刚刚初露锋芒,无敌的马坎大君也还未威名远扬,但是东银河的混乱却从未停息过。在马坎与泰坦帝国余党签订协议让战争的劣势天平压向共和国一方之后,帝国余党们也开始大肆追杀他们那些结下多年怨恨的“叛徒兄弟”们。支离破碎的共和国政府早已无力保护所有人,大批共和国要人不得不选择独自流亡。
  而在这些流亡者当中当然也不乏一些在军工科研等领域的精英,他们成为了希格拉、弗洛恩以及奥塞尔兰等等各国争相抢夺的对象,毕竟就算是已经日薄西山的衰弱老国,其工业科技的底子依然可以说是整个银河内最为扎实的。
  当然,这些抢夺原本是轮不到图拉尼人的——图拉尼人也不是很在乎,或者说是能考虑这么长远。
  不过机会总是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哪怕图拉尼人并未在这方面做准备。在努比亚星区已经规规矩矩做了几十年“生意”的图拉尼人已经充分知晓到这片星区的潜规则,他们也在这里学习到了掠夺并不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常理。通过有限的交涉,努比亚地区的亚马利人已经习惯了图拉尼人的存在,他们发现只要不做出弱者炫富的行为,图拉尼人也不像传说中那么喜欢掠夺,而只要带有足够的交换物,这群海盗甚至比大多数生意人还要讲信用。因此亚马利人自己都喜欢上了和图拉尼人的交易。
  事情的转机就发生在一次亚马利人和图拉尼人的交易中。他们在机缘巧合中抓到了一个逃亡自泰坦共和国的精英人士,知道帝国余党会支付高额补偿金的亚马利人选择雇佣一群边缘图拉尼杀手来运送这桩货物,因为他们深知边缘图拉尼人相当有契约精神,同时他们行事隐秘、专业,与泰坦人也有往来。当然,他们不会告知图拉尼人这单买卖究竟能赚到多少钱。
  这位名叫沃德·尔斯(wild earth)的精英便这样被蒙着眼睛丢上了边缘图拉尼人的飞船上。这是一艘图拉尼人最喜欢的“暴徒”级护卫舰,用来走私逃命再合适不过。
  或许这原本是一趟普通的走私生意,由于图拉尼人根本没把这位身材瘦小单薄的家伙放在眼里——当然也有图拉尼人从来都马马虎虎的原因,尔斯并未被五花大绑严加看守,可以在关押他的机房内随意走动。没人知道好奇心极重的沃德·尔斯事实上是一名原帝国著名舰船工程设计师的孙子、同时自己也是一位颇有建树、对开发研究极度痴狂的学者,他的流亡被帝国余党视为心腹大患,遇除之而后快。
  尔斯的好奇心以及对舰船工程的热爱让他很快便对图拉尼人的疯狂设计产生了兴趣,他一生中见识过无数舰船,但从未见过像“暴徒”级这样简单粗暴却又实用非常的设计,他甚至找到工具撬开了船舱内壁,并沿着有极大空隙的柔性约束机架间歇,一路参观到了护卫舰的动力炉舱内。
  发现牢房内的活货物丢失了的图拉尼人大为光火,在确认没有任何东西理舰只后他们对舰内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捕,最终在动力舱找到了尔斯,而后者直到被抓还在饶有兴趣的研究离子输送管道,甚至还排除了一处故障。兴奋的尔斯试图与图拉尼人交流他们的舰船设计心得,而图拉尼人脑子里在想的只有如何压制怒火以避免将这个重要的货物打成普通的有机蛋白质集合体。
  到达交货地点的图拉尼人向泰坦人发送了信息。然而他们并未等来守信的交易伙伴——帝国余党并不打算向亚马利人兑现他们货到付款的承诺,而是直接出动了驱逐舰对送货的图拉尼船队报以炮弹问候。
  当然,边缘图拉尼人并非刚出道的菜鸟,他们遇到这种情况早已不止一次两次。“暴徒”级护卫舰在其陪伴的“绑匪”级能量干扰舰的支援下顺利躲过了帝国余党舰队的炮击,然后开始了常伴他们生活的逃亡之旅,当然也不忘对亚马利人发去问候的电文。而尔斯,没有人抽得出空闲来关照他。
  在数天惊心动魄的追逐游戏之后,损失了绑匪级的图拉尼人顺利逃脱了帝国余党的追杀,而舰上的囚徒尔斯因为对动力炉进行了一次漂亮的超载操作让舰船逃出生天而获准免于被打死或者丢入太空的待遇。
  获得亚马利人赔偿的图拉尼人将生意的事情放到了一边,主动要求加入图拉尼氏族的尔斯被边缘人交给了南方人。对于这个热情满满的家伙,南方人在简单了解过他的信息后便顺理成章的将他丢进了图拉尼工研所。
  不过在当时,图拉尼的工研所几乎处于停摆状态,所作的最多的无非只是修修补补搞点售后工作而已,对于新舰船的研制,他们不想、也无力去进行这样的工作。
  但刚满四十岁的小伙子尔斯并不会安于现状,在“帮工团”(注:图拉尼人花各种方法“请”来的非图拉尼研究者集团)干得崭露头角、当上了帮工团的负责人只后,尔斯开始频繁接触工研所内的图拉尼本族研究者们,并不断向他们表达希望进行更进一步开发研究的愿望。而图拉尼人——他们当然不会轻易的相信这位外来的研究者,哪怕他是如此的狂热。
  不过尔斯并未因为受到冷遇而气馁,他早已被图拉尼人的技术所迷上——粗糙、原始但却实用异常,在他的前半生中,他从未想过外宇宙舰船还能进行如此大胆的设计。尔斯带领着他管辖的帮工团不断的进行着改进工作,他的热情甚至带动了那些不太自愿和完全不自愿的外来者。短短数年时间内,帮工团拿出了数百项图拉尼舰船的各种改进方案,包括火神护卫舰的持续开火问题、能量干扰舰的散热问题以及所有后勤舰只的生活维护设备性能提升等等,极大改善了图拉尼人所用的战舰可靠性以及作战能力。
  尔斯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做出广受好评的贡献后,他和他的帮工团的名声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外挂维生舱被整合进“手锯”级资源精炼船之后,外环图拉尼的矿工们对他的评价几乎比肩已经逝世的、数十年前工研所那位名叫沃尔坎的天才。
  尔斯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图拉尼人的认可,并被准许进行全新项目的开发,而早有准备的他在研发会议上立即公布了他计划多年的研究方案:一种新型攻击运载舰的设计建造蓝图。
  资料一经放出,整个图拉尼工研所都为之震动。一方面这确实是当下图拉尼舰队最需要的舰船,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这个外来者的复杂情感——图拉尼人的救世主竟然是一个非图拉尼人??
  当然,不管怎么说,图拉尼人的务实性绝对是第一位的,工研所召集所有人开始了对蓝图的攻关,随即发现了一项更让他们震惊的事实:这套运载舰的设计蓝图竟然是如此的通俗易懂、且又是令人惊讶的易于执行。整个设计方案中几乎没有任何需要突破的技术——而在此前,图拉尼人甚至觉得他们的攻击运载舰除非有本图西人提供科技,否则绝对不可能完成。但尔斯采用的绝大部分解决方案都是图拉尼人现有技术的轻微改进版,甚至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尔斯之前的“技术改进”中得到了解决。唯一一个难度较大的工程问题仅仅是超级主力舰那超巨型龙骨的建造,而这个问题也早就被尔斯攻克,谁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跑到图拉尼工研所的垃圾场里去研究透了当年那些被拆卸的攻击运载舰残骸,并参透了那种古老却又可靠的工程设计。当然,能将其“整合”起来才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成就,而尔斯他做到了这一点。
  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的顺利。图拉尼工研所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超主力舰在短短三年之后就成功下线。
  它的主体外观与图拉尼人沿用了数百年的“领主”级攻击运载舰大同小异,但整个身躯却大上了整整一圈。这是尔斯进行了冗余设计的结果,他充分考虑到了图拉尼人现在对于整合技术的掌握还十分不成熟,于是大胆的放大了原版攻击运载舰的体积,为大量增加的舰船设备留出足够空间的同时增加了外部装甲以及货舱容积。而因此带来的额外动力需求则可以通过新型整合引擎来实现——而这种新型引擎的运用经验来自于“混蛋”级破城登陆舰对过载引擎的丰富使用经验,在大量实用数据的支持下,尔斯带领工研所的研究者们将新型运载舰的极限引擎功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毫不费力的带动了新型运载舰那几乎有两个泰坦帝国运载舰体量的舰身。
  除此之外,新型运载舰的火力也比传统攻击运载舰大大增强。旧型运载舰体周围分布的那些射角过窄的速射等离子防空炮塔被悉数取消,取而代之的则是两门“暴徒”级防空护卫舰所使用的超高速火神炮的加强版本。而这一型武器的实用性早已无需解释,没有图拉尼人会不喜欢这玩意。
  当然,攻坚武器的加强也是在意料之中的——旧型运载舰舰首的两门离子炮被移到了运载舰主龙骨的下方,同样利用了“凶手”级离子炮护卫舰加长炮身的使用经验,这两门加长型的超重型离子炮的射程、威力都远超过旧型运载舰上的离子炮。
  而在保留了不弱于旧版运载舰火力的基础上,新型运载舰还在舰首上方增设了两部蜂巢导弹发射阵列。这种武器对图拉尼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大型导弹的自制导对图拉尼人来说略微有些把控不住,因此从未被搬上过更重型的舰只。但尔斯却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利用“毒贩”级布雷艇上的激光引导技术,将两座大型激光引导瞄准装置布置在了新型运载舰的前方,几乎完美的解决了大量导弹的引导问题,图拉尼人不再需要绞尽脑汁考虑如何让导弹更聪明,他们只需要一个不那么傻的家伙坐在舰桥内用激光一直照射敌人便行。
  当然,如果认为导弹只有一种,那就太小看新型的攻击运载舰了。由于考虑到转轴平衡的问题,尔斯为新型运载舰增加了一部位于主舰体下方的平衡吊舱,同时在吊舱内集成了大量的探测设备。但这并未完全将其内部空间利用充分。于是“惯犯”级鱼雷艇的成果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它们所携带的“骷髅”级鱼雷威力巨大,而体积正合适。新型运载舰平衡吊舱的前半部分便成了一个极其方便的鱼雷发射器。这个相对独立的鱼雷发射器杀伤力巨大、体积小巧,极难被摧毁。而即便被摧毁也丝毫不会破坏主舰体,使得新型攻击运载舰的棘手程度又向上提高了一个量级。
  至于其他的、一部运载舰该拥有的功能,甚至不需要那位外来的热情科学家的帮助,在如此巨大的舰体上整合图拉尼人自己的生产线、资源处理设备、回收补给设备事实上并没有什么难度,毕竟图拉尼人自己的“手锯”级就已经做得够好,而现在限制又少了许多,自然手到擒来。
  当然,事情总不会一直是好的。尔斯也有估算错误的地方——那就是图拉尼人的手艺实在是太粗糙了,粗糙到远低于他所设下的底线。新型运载舰哪里都好,但下线宇试的时候却问题不断,几乎是一月一小修,半年一大修。而究其原因,则都是图拉尼人那粗糙的工艺所致。毕竟一个护卫舰上可能只有一万个零件,而一艘运载舰上却会有数百万个零件,出问题的几率哪怕只有万分之一,也是惊人的,新型运载舰的一号试验舰就这么被马马虎虎的图拉尼人给葬送了,死因是动力不足而坠入一颗行星。
  但是不管怎么说,图拉尼人总算是看到了一丝希望,在并没有什么用且没人想做的检讨——而且这检讨还是一个外来科学家要求的——之后,新型运载舰的二号、三号试验舰相继进行了宇试。它们的命运相对来说好了一些,三号舰算是顺利的在彻底坏掉之前将自己卖给了南方图拉尼人,二号舰不能动之后变成了外环图拉尼人的固定轨道船坞。
  即便是图拉尼人也是能熟能生巧的,后继的新型运载舰的可靠性渐渐得到了提高,并开始了量产的计划,所有的图拉尼人都为此欣喜不已——他们终于拥有了生产超级主力舰的能力,这对图拉尼人的舰队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升级。当然,对于一些较为惜命的星王来说,他们依然不是太信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问题的新型运载舰,因此那些早已寥寥无几的旧型运载舰依然会在他们的手中像珍宝一般的保存。
  有趣的是,被广泛作为新型攻击运载舰代号的“Eblis”(魔王)实际上并非图拉尼人对他们新型舰只的命名,只是基于尔斯的个人喜好将试验表现良好的六号舰命名为他曾经乘坐过的第一艘游艇的名字,而六号舰阴差阳错的被某国情报机关拍到之后,“魔王”级便成为了新型攻击运载舰在各国的代号名,当然,他们都认为这个名字很贴切。
  而那位外来的热情科学家尔斯趁热打铁的提出了新项目的研制计划,其中第一项便是对图拉尼人的居住核心、被图拉尼人称为“乡港”的深空基地进行超主力舰船坞升级的策划方案,而第二个方案是基于升级后的超主力舰船坞的建造能力,将其投入另一款不同于新型运载舰的超级主力舰的量产计划。
  在“终结之战”爆发之后,图拉尼人因为逃亡的本图西人而与马坎大君的舰队发生冲突的战争里,他们的新型攻击运载舰损失惨重,但是图拉尼人却并未像在“异兽战争”结束后的那段时间里那么狼狈不堪,他们迅速集结出了有力的反击舰队对维格尔人予以迎头痛击,据不完全统计,在战争中,图拉尼人的攻击运载舰的数量可能达到了七十艘之多——这个夸张的数字至今也被许多学者怀疑着,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那群宇宙边缘的蛮夷海盗,如今的舰队实力,竟然已经达到了能够匹敌银河强国的地步。

2...警告!数据损坏...修复中.....


泛银河舰船指南:图拉尼舰队发展史(二)——by无畏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