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你用对了吗?逐个盘点一简对多繁汉字

想说的太多了各位简单看看吧[脱单doge]
生活中不难发现部分简体字有一些不合理,其实这是当时简化时候的无奈妥协和疏忽。比如说盧这个字简化为了卢,合成字如庐,鲈--的繁体分别为廬,鱸。不难发现,对于卢这个部分,在不同字里面采取了不同的简化方案。据悉好当时好像要求大部分汉字简化到8画或10画以内。
比如台字(原作臺,檯,颱)。在通常情况下,对于表述桌子所用的檯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木字旁,固檯。简体字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用台代指一切。“苔”专指青苔苔藓,薹指蒜薹韭菜薹之类。若按照台的简化原则,薹会简化为苔,显然这两个字不同义,只好把薹字保留不做简化。插一句,对钟(本作鍾,鐘)字简化时,也将钱锺书先生的名字做了简化,可老人家不愿意,固再造新字锺,因此钱钟书这个写法是不准确的,应该是钱锺书。
简体字还有一种借字代义的简化方法。废弃方案中曾想把迭和叠合并为迭,但实质上这两个字意义不同。迭本意是指交换,轮流,屡次,连着,作副词是是指屡次,反复;叠重复,累积。保留方案有后和後,板和闆,谷和穀,释义不多做赘述,反正二字的含义是同的。
(早在2011年版的新华字典中早已经把讌字简化(打不出来,而考试材料上仍然是繁体的讌;作为文科生对爱新觉罗奕䜣再熟悉不过了,早年word当中居然还没有这个字的简化版本,只有一个繁体的訢。)
真正意义上写繁体其实还可以加上旧字形,时间关系不做介绍,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私信,我也能简单说两句[脱单doge]。
视频中的鸡(作雞,可以以奚字推测出雞怎么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其实是国家颁布的规范汉字表和异体字表),一部分繁体字被划入了异体字范围。
并不是说繁体字全都好,简体字都不好。计算机时代来临之时,简体字能在极低的分辨率之下清晰显示(如大约10*10像素即可显示汉字,好久没研究了可能不准确望指正)。再者简体字极大提升了书写速度;还有就是简体字也有成功范例,如小土尘(本作塵)等,不胜枚举。
有人会说学繁体字没啥用,其实不然。广义上的繁体字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借用简单字代替复杂字的简化方法。拿高中阶段举例而言,如《赤壁赋》中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有人不理解为何冯通凭?答案是凭本作憑,这下你就懂了。《答司马谏议书》于反覆不宜卤莽为何是覆?因为回复本作回覆,专指书信的来往;《赤壁赋》中有一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为什么不是借?因为藉是借的本字。还有一些我们可能没见过的生僻字,其实可以通过繁体推断出读音释义,时间太紧我一时也想不起来了见谅。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望对广大网友有所帮助。[脱单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