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对结果做出正确的归因

2023-03-30 10:16 作者:学之道讲堂  | 我要投稿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成绩变差,因为与提高成绩相比,继续落后太简单了。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次考差,之后就次次都考差。但成绩差的人再想考好,可能花费加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为什么由差变好难,但是由好变差却那么简单呢?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惰性,很多人都禁不住诱惑,想懒惰一下,努力不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还不一定能得到称心的结果。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习惯性因为失败的结果,去否定孩子在过程中做出的努力。有些孩子努力复习了一个月,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好的回报,没考好,一回家得到的就是家长劈头盖脸的质问:“怎么考的这么差劲?你看看你复习那么久有什么用,和没学有什么差别?”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全都否定了。再出现几次这样的评价,孩子可能会形成这样的想法:“就算自己努力了,也没办法得到好的成绩,所以是因为自己太笨了,成功和自己是无缘的。”那么这个例子中,家长在无意中使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来看待成功,认为人的性格、成败、天赋等都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孩子的失败只能因为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孩子这次努力了,最后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看错了复习的内容;可能正好没有考到准备好的内容;又或者是这次考试粗心大意了,没有发挥好等等。直接否定孩子的付出太决断了,失败并不只能证明愚蠢,它只是成长的阶段过程。如果家长一味的用失败的结果否定孩子,导致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可能会形成习得性无助,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但家长此时可能又会陷入疑惑:“总不能只夸奖吧?那样太骄纵孩子了”那应该怎么做最好呢?

 

首先家长对于结果的评价要客观,不仅要评价结果,也需要评价过程。 当孩子这次考试失利的时候,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努力,那么家长可以先询问孩子:“这次怎么没考好呢?和爸爸妈妈说一下你的想法吧。”然后表达自己的态度:“爸爸妈妈还是有一点失望的,因为感觉比较上一次其实退步了很多。”但同时不要忘记对过程的评价:“不过这次的努力 爸爸妈妈还是看在眼里的,感觉很用心,所以爸爸妈妈希望下一次也可以用这样的饱满的热情去考,准备得更充足一点,可别像这次一样粗心了。”以这样的方式再去勉励一下孩子。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评价其实更加全面,既重视了结果,也没有忽略过程,失败的原因并没有全都扣在能力上,孩子才会有继续前进和努力的动力。

 

其次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真正原因。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儿后,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在事情上,比如:“这个事情就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做,不要找其他方面的原因。”那么孩子想说的话也都被憋回去了,那么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照样犯相同的错误。其实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找出原因:“宝贝 你知道自己这次为什么没有在演讲比赛中得奖么,你觉得有什么原因可以和爸爸妈妈说一下。”家长听完孩子的分析之后,家长再进行补充:“除了发音不清楚,前一名同学那么厉害 你是不是紧张了呀?还有之前是不是练习的挺少的?所以上台之后是不是有点不顺口?”这样循序渐进的和孩子沟通,才能找到针对问题的多种原因,对症下药。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才会真正思考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理由,而不是将成败全都扣在天赋上,家长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建议,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只需要踏踏实实的练习和思考就可以了。

 

 作为家长,需要对结果做出正确的归因,客观完整对孩子进行结果评价,引导孩子找到成败的原因,对自己的失败行为作出改善,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何对结果做出正确的归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