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的丁伟授少将军衔低了?这位老将军是真正的被低授

电视剧《亮剑》刷屏之时,被认为是丁伟原型之一的钟伟少将也成了网友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丁伟和钟伟有一个地方极为相似,那就是两人都是资格老、战功多,授衔时却只授了个少将,有低授的嫌疑。

之前和朋友们说过,决定1955年授衔的因素有几点,资历、战功和现任职务。从这些来看,钟伟授予中将是没有问题的。但除了这几点以外,同时还要考虑山头平衡和领袖偏好的问题。
1955年授衔,10个元帅,10个大将,55个上将,175个中将,加上800多个少将,总共一千多个名额,要均衡考虑,分配给代表不同时期、不同山头的将军们,必然有人会受“照顾”,也有人会受“委屈”。

比如阎红彦上将,当时已经去地方工作了,按照非军方人员不授衔的规定,他应该是不参与评衔的。即使参与评衔,以他的军功,也很难评到上将军衔,但需要有人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参与授衔,因此毛主席说:“他(阎红彦)要么不授衔,要么就是上将。”
同理,既然有人因为山头的原因受到“照顾”,那必然也有人需要作出牺牲,钟伟将军就是因这一牺牲而成了少将。

我们先看下钟伟将军的简历,1929年入团并参加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在红三军团、十五军团担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出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第十旅副旅长;解放战争,到了东北,历任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第十二纵队司令员,后改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军长。
钟伟在井岗山时期和抗战期间的表现并不突出,按评衔标准的话介于少将和中将之间。真正大放异彩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东野十二纵司令员、解放军第四十九军军长,与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平级,这一资历是达到了评中将标准的。

但丁伟在解放战争中代表的是四野,四野是出了名的名将多,猛将多。授衔时四野有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4人,中将43人,少将298人,合计360名,居四大野战军之首。
但考虑到平衡的原因,不能因为你战功多就把所有军衔给你四野。就拿钟伟所在的纵队司令一级来说,一、二、三、四野加起来有50多个纵队,正、副司令、政委、参谋长,加起来有200多个。但中将的名额就175个,不可能每个达到标准人都授予中将,因此只好委屈一部分同志。

四野12个纵队司令和政委中,除去转业去地方不参与评衔的外,被低授少将军衔的有贺晋年、段苏权、李中权和钟伟。贺、段、李三人主要是因为政 治 原 因,而钟伟则有两大硬伤。
一、钟伟是从三野转到四野,而后在改编中,直接由师长被提拔成纵队司令,这一点虽然体现了钟伟将军的才能和林彪对他的赏识,却也说明了他是属于破格任用。论资历根基,和其他同级别的将领比是不足的。
二、钟伟渡江之后,擅作主张,带领49军轻敌冒进,追击白崇禧,结果在青树坪被白崇禧部伏击。据估算,青树坪之战,49军的战损在13000人以上,相当于一个整师的兵力,此战的损失甚至高于金门战役。不听上级指示轻率行动招致大败,评衔时势必会扣分。
综合以上因素,钟伟在评定军衔时只好受点委屈,低授少将军衔。不过领导心里也清楚钟伟是被委屈了,所以在他的任用上,一直按照中将甚至是上将的标准定的,毛主席还亲自点名让他出任北京军区参谋长。
讲完钟伟的情况,再说说资历较老却被低授的贺晋年。
喜欢军史的朋友一定会有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让对手闻风丧胆大名鼎鼎的剿匪专家贺晋年老人,为什么在共和国第一次授衔中仅仅被授予少将军衔?他资历不够老吗?他级别不够高吗?他的革命业绩不够辉煌吗?疑惑他犯过错误被贬值?纵观贺晋年老人人生经历,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位1928年入党, 1930年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团以上岗位担任过几十个职务,红军时期的红27军军长,抗战时期的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时期的兵团副司令,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军区副职, 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的老革命,哪一条都符合上将军衔的评定标准啊?55年最不济也应授予中将军衔。
开国少将贺晋年算是一位军界“奇人”,他是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1928年入党,红军时期的红27军军长,抗战时期的旅长兼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时期的兵团副司令、东北“剿匪专家”,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军区副职,结果1955年授衔时候却屈居少将,这在当时也是很少见的现象。而且当时贺晋年的弟弟贺吉祥是少将,但贺吉祥参军的时候贺晋年都已经是团长,这样一比较,加上贺晋年的功绩,只评大校确实太低。
后来贺龙元帅听说了这事,去找主持授衔工作的彭德怀元帅谈,彭老总也觉得有点低,就去找朱老总谈,最后朱老总找到毛主席提起了这个事,毛主席听后也觉得有点低了,毛主席说:“贺晋年怎么能是大校呢?最起码也是个少将!”至于为什么只被授予了少将,据说是跟高岗有关。

熟知贺晋年历史的都知道贺晋年是在西北起家的,是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1934年7月,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郭洪涛任政委,贺晋年为参谋长兼1支队政委。1935年2月,谢子长在战斗中负伤去世。5月,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成立,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为政委,贺晋年是红1团团长。也就是在这时候贺晋年开始与高岗在一起工作。
贺晋年是陕西子长县人。参加红军前,持枪走陕甘宁,闯荡江湖,劫富济贫,豪爽,义气,人称“贺老大”。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于兰州水北门兵暴中,拉出二十余名士兵,投身陕北红军的创建。先归谢子长麾下,谢子长死后,随刘志丹转战陕北。与刘志丹、谢子长、高岗等一并成为陕北红军的军事领导人之一,担任过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参谋长、总指挥。东北合江大剿匪,为贺晋年将军军事斗争“杰作”之一。
红军时期,毛泽东亲自签发军令:任命贺晋年为红27军军长。抗战时期贺老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三旅旅长兼三边分区司令员,为边区的卫戍和建设立下了丰功伟绩。
抗战结束后,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合江军区司令员、骑兵纵队司令员、党委书记,佳木斯卫戍司令部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后改称第四野战军48军)司令员,东野第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48军军长(政委陈仁麒,开国中将)。率部参加了1947年东北秋季、冬季攻势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至1950年7月任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党委常委兼第48军军长(至1950年4月),率部南下江西。1949年8月至9月任江西赣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至1950年7月兼江西军区第一副司令员。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兼任赣西南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书记,中 共赣西南区党委常委。
1950年5月贺老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兼防空部队、卫戍部队、装甲兵部队司令员等要职,1952年被定为“副兵团级”。通常意义讲“副兵团级”其实就是正军级,贺老红军时期就已经是这一级别。建国后的“副兵团”应当理解为“大军区副职”。之所以贺老当年仅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与高饶事件的主角高岗是分不开的。建国初期,高岗权倾一时,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还担任着中华人 民共 和国中 央人民政 府副主 席、国家计 划委 员会主 席等要职。作为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高岗,在军事上主要倚仗老战友贺晋年的支撑,这也成为贺晋年在1954年受高饶事件牵连,被划作“高岗线上的人”,贬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主要原因。
1950年6月,贺晋年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当时高岗为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4年后,出了“高岗事件”。当时,贺晋年在沈阳,太忙,起初没去北京参加揭发高 岗问题的座谈会。有人说贺晋年与高 岗关系密切,和反 党 集 团是一伙的。

因此就出现了开头所说的,贺晋年虽然是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但是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被授予上将,与他差不多的,或是职务、资历都比他低的,是上将,最低也是中将,他是共和国唯一的一名副兵团级少将。
少将军衔对贺老而言显然是授的偏低了。55年具有讽刺的那次授衔是老人家一生永远的痛,据说,授衔后贺老从此不再穿着军礼服。
1955年授衔时,贺晋年最先被总干部部的某些人定为“大校”。许多人大惑不解。都认为按照贺晋年的资历,应该授予上将,授大校明显太低。以他任红27军军长时的搭档政委王平为例,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在十一纵司令员任上的搭档政委陈仁麟、副司令员周仁杰后来都授了中将。就连他当团长时才参军的弟弟贺吉祥,55年也和他平起平坐,被授予少将军衔。
贺晋年的军衔问题在当时牵动着三位元帅的心!贺龙专门与主持授衔工作的国防部长彭德怀谈及此事。彭德怀找朱德说情,朱德专门和毛泽东提到贺晋年的授衔问题,毛主席当时有一番话耐人寻味:“贺晋年怎么能是大校呢?最起码他也是个少将吧。”于是威震八方的贺老在那次授衔仪式上屈辱地接受了小小的少将军衔,成为最倒霉的一位开国将军。而原本论战功、资历、级别,都当之无愧属于陕北红军代表的上将军衔却临时授予了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1952年没有被评军队级别,贺老当年的部下——阎红彦。
阎红彦“捡了便宜”,被军委紧急任命为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走马上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而陕北老资格、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被高岗牵连,屈居少将。只是待遇享受中将级——行政六级待遇。
按照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大将以上可以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而且,中将以上就是高级将领,可以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贺老的军衔显然相差很多。
其实贺老与东 北王高 岗仅仅是职务上的上下级关系,文 革后期贺晋年去中 央档案局问个究竟,结果竟什么事也没有。
,

究其原委,可能是贺老1950年5月由江西军区副司令员调回东北军区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是陕北老乡高岗举荐的,在1954年高岗倒台并自杀后,不可避免地会受审查,在1955年授衔时,审查尚未结束,所以本应授上将的贺暂授少将。到了1957年从军事学院毕业时,估计是未发现贺晋年与高岗有什么实质性的牵连,所以给了装甲兵副司令员这样还不错的职务作抚慰,比张秀山、张明远等一撸到底强多了。但从此后也没有什么发展,当了25年的装甲兵副司令直到退休,而且55——65年间只有大校升为少将的,少将以上军衔又不晋升,他的少将军衔也就终身固定了。
像贺老这种情况的老资格,55年高职低授的还有几位。 如段苏权少将,红军时期就是黔东独立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是四野第八纵队司令员。讽刺的是授衔那天,他站在少将的行列里,周围是他当年指挥下的团长。在他的前排,被授予中将军衔的行列中,有几位是他当年指挥下的师长。再前排,被授予上将军衔的行列中,站着当年与他同样担任纵队司令员的战友。有位少将小声说:“老贺,你该站前边去,向前走两排” 。
1928年就参加了革命,长征后期任藏民独立师政委,解放战争的纵队政委李中权少将;1930年参加革命,历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北平军分区政治委员、冀热察军区司令员、东野8纵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等职的段苏权少将也算高职低授的典型,当然他们的资历都无法与贺老相提并论。
贺晋年在红军时期就是陕北游击队总指挥、红二十七军军长(政委王平上将),抗战时期任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野11纵司令员、四野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兼48军军长,当时四野4个兵团共有8个副司令,除贺晋年和彭明治外,其他全部在1955年授上将;而且建国初期的六大军区副司令员后来授衔时不是当大军区司令员就是总部正副职,起码授上将。总而言之,贺晋年如果不是受高岗连累,想不当上将都难。就是因为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政治旋涡,毛泽东才会说:“阎红彦要么不授衔(前提是贺晋年作为陕北红军代表授上将),要授就是上将(授衔时贺晋年的问题还未查清,但陕北红军必须要有上将代表)”这样的话。
当然,贺晋年虽然只评了个少将,但他的待遇却是中将级别的,这多少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补偿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开始落实政策,贺晋年以及当年同样受到高岗牵连的“五虎上将”都被平了反,贺老晚年的待遇为正大军区级。
2003年5月11日,93岁的贺老在北京安然辞世。他的丧事,是按照远高于开国少将的规格办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有出席,极尽哀荣。
贺晋年同志逝世后,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及军界高官,政府前首,退休老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他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新闻联播节目还播发了讣闻,这是开国少将中除邓兆祥(担任过全 国 政 协副 主 席)等极少数担任国家级领导人之外,所享受的最高级别了!因为当年只有开国中将以上级别的将军,逝世以后才能在央视新闻联播里播放讣告。
摘自趣历史,有改动。链接如下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207b898b54258f8448e435061e5a35a3fd7c734e53cec57e640bac4941ebf33473360337b7ec92ce1583afd7756fde2823006f913718c469d9dc3256d651964d9edc&p=9360cd0da4934ea453afc7710f48&newp=8e6ad41e85cc43ef1ebd9b75064b92695d0fc20e3cd7d401298ffe0cc4241a1a1a3aecbf23281b02d2c47b6700ab4258e9f53770300634f1f689df08d2ecce7e6fce&user=baidu&fm=sc&query=%BA%D8%BD%FA%C4%EA&qid=b3ac708d00044b7a&p1=4
摘自百家号,有改动。链接如下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f65cb4a8c8507ed19fa950d100b8735420cdb3066848d027fa3c31bc8321c564711b2e6783f5113d2b1273116ae3f5fedf532753d0426b499cf8b4bd9b8972c258d30347459d20105d26fee891d739660875aedfb44a7adf144d1ffc696821405c544737e97868a4d7163dd1ff2&p=8662c64ad49719b41bbd9b790f48&newp=9165c54ad1c15bf442abc7710f5292695d0fc20e3ad7da01298ffe0cc4241a1a1a3aecbf23281504d1c7766403aa4c5feef533713d0434f1f689df08d2ecce7e35d33d72&user=baidu&fm=sc&query=%D6%D3%CE%B0&qid=f5ddba750010fd1c&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