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四先生之嗟叹
严复先生:“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王国维先生:“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陈寅恪先生:“我们这块土地,这些人,终其一生,大多所行,不过苟且二字,所谓风光,不过苟且有术,行路坎坷,不过苟且无门。”
鲁迅先生:“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其实,劣根性岂止作伪与无耻? 社会、生态所杀之善人,岂止许多?而杀天才的领域,又岂止于文学? 至于苟且,又是多么温和的形容。或因反智,或因廉耻荡尽、理性无存而生出的冷血、残虐,自然能让冥币、劣币苟且有术、婊演上位。却置务实求真者于何地?苟且无门者,又岂止是不风光而已?那点天性善良、后天德操,总是要被另一方尽情奸污、扭曲、利用、迫害以至于被消灭无遗。 所谓强者,不过权位加持下的麻木不仁者,与底层中踊跃欲为此辈鹰犬者。二者对真正平凡的民众,极尽冷酷残虐之能事,却不必有任何代价成本,尤其不必感受自己施诸弱者的种种。除去抽刀向弱者,就是它们每日的余兴罢? 号称自己崇德尚贤几千年的社会,其实并没有为人格名誉的被害、尊严的被践踏,是非黑白的被扭曲,树置过什么有实效的铁规。 于多数人,终究是,此世非我世,荷辱蒙冤过人间。而优秀、善良,只会让其承载者更屈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