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是众?-评测斯柯达柯迪亚克330TSI

作者:咖加用户 - Vacancy__________
大众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无论买车用车,还是评车。如果有童鞋仅对评测的斯柯达(大众副牌)柯迪亚克感兴趣,可以跳过这个冗长的开头。
*是神是众
“这车比较高级”乃经典的大众车主之声。。大众,车如其名,无论是大众集团(大众集团旗下拥有大众、斯柯达、奥迪、保时捷、宾利等知名品牌)还是大众汽车,销量均极其大众。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大众车主,只是为了买一辆叫大众的车,而不是买大众的产品。
舆论上对于大众(无论是大众集团还是大众汽车)的评价,如同最近对稀奇古怪的电动车,相当两极分化。
其中一种,就是“这车比较高级”的观点,简称神车论。神车论在中国各地均有不少拥趸,尤以北方、上海为甚,因为大众的合资厂建于此地,而南方各地就相对好很多。神车论的起源多半因两个原因:其一、历史缘由:大众进入中国市场早,群众根基深,“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奥迪100和A6,党政国企跑得溜”;其二、被大众的各项“优良品质”和“先进技术”所吸引(xi nao)。“优良品质”的代表是厚重的关门声和传说中的铁皮厚。“先进技术”中抛头露脸比较多的,有“TSI+DSG”、还有什么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等等乍一听牛逼哄哄不明所以的专业名词;不乏还有10来个大众4S猿工站在车门上蹦跶,用以展示车门质量之佳的视频。
另外一种观点与之针锋相对,即大众根本不是什么神车,泯然众人;观点比较激烈的,可能会认为大众徒有其名。这一派的观点,主要还是针对大众的产品力,其一是新车状态下并不突出的竞争力和较低的性价比;其二是被诟病已久的质量问题:烧机油、DSG死亡闪烁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使用一段时间后明显的、普遍的质量衰减等。
其实我也开过不少大众车,包括斯柯达这个大众的副牌,可以先就大众和斯柯达简单点评下:
——上一代帕萨特1.8TSI:前半段油门几乎没有反应;涡轮一旦介入动力猛增,极难控制;底盘很软,后排很大,乘坐很舒服;操控模糊,无乐趣可言;内饰隔音相当一般。
——斯柯达速派280TSI:油门反应与操控比上一代帕萨特进步不少;隔音滤震中下;内饰简陋。
——上一代途观1.8TSI四驱:同帕萨特,油门反应非常不线性,难开;隔音不错;底盘很软,开快了不行;刹车疲软;做工相对好,空间大。
——斯柯达明锐1.6L:方向很轻,很好开;底盘很软,简直是如假包换的日系车;动力相当捉急。
——新桑塔纳:和帕萨特一样,油门前半段是摆设;底盘有韧性;高速下,噪音、滤震全方位露馅;为了营造后排腿部空间大的视觉错觉,后排靠背设置极陡。
*迷之大众
车这么一个大件,陌生而又复杂。于是普罗大众买车前喜欢找朋友、问熟人,一看他们都开大众,可能也就买了。从大数上看可能还得恭喜他们,毕竟他们的朋友出于好心,大众系里大部分的车虽不神,但也能用。
然而好学之士喜欢自己做做研究,打开**之家、百度、知乎、微博,广告铺天盖地,文章一篇比一篇唬人,貌似还都挺有道理。而比广告更可怕的,是披着车评外衣的广告,他们号称客观、中立,却效忠于金主。结果好学之士们却还是看不清文章里的妖魔鬼怪,美滋滋地掏出积蓄买了长城、比亚迪。
这些始作俑者,所谓流量顶端的车评人,大多入行早、作品多、沉淀深。翻译下,就是读书少、水平差、收钱多。那些对这样的环境感到过迷惑的车友,已是跨过险山峻岭;而更多的消费者还是陷入了套路。
消费者还能相信谁?购物之前得付出如此多的学习成本,不然很可能得上引擎盖维权。不爱学习没上研究生,维权会更困难。
*言归正传
此次测评的斯柯达柯迪亚克330TSI两驱舒适版,是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投放的紧凑型SUV之一,挂着大众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途观L,平移到斯柯达身上就是这辆柯迪亚克。

*外观尺寸:放在本田CRV、丰田RAV4、昂科威主流紧凑型SUV一起,柯迪亚克显然大上一圈。外观线条硬朗,较为憨厚饱满,和柯迪亚克(kodiak)这个词的原意:柯迪亚克棕熊,颇有几份神似。

*空间:前排开扬感相当不错,坐姿比我想象中的略高,粗略估计和CRV差不多,头部、横向均相当宽裕。
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分级调整,提升了舒适度,腿部空间处于够用偏上的水平,但不如CRV,更比不上URV。宽度正常,座椅高度也足够,腿不会有蜷缩的感觉。

(该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后备箱深度出色,形状规整,装载能力对得起自己大号的车身。后备箱空间实用度好过更大的URV,进深还超过了CRV。
总体而言,整车空间分配相当合理,只要不是身材超标严重,在柯迪亚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作为SUV相当称职。


加上反人类的旋钮式靠背调整,调整起来动静太大,也不安全;其次整车座椅相当硬且单薄,更不要谈什么包裹和支撑,极大拉低了整车的档次感。
*内饰:配色几乎以全黑为主,做工相当到位,接缝处理和按键质感均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人机工程学也较为出色,上车稍加适应,基本都能适应各种功能。
*配置:无钥匙进入、电子手刹、大天窗、自动大灯是配置上的亮点所在,完成度也较高,很顺手。当然,对售价20万不到的搭载着2.0T的大SUV,配置自然不能奢求太多,电动座椅、皮质座椅、电动尾门、座椅加热通风、LED大灯等这些实用配置只能再掏银子了。
静态总结:柯迪亚克有着浓郁的工具属性,空间、承载等必要功能均交上了不错的答卷;内饰朴素易用,但是与美感、豪华这些更高阶的需求实在不着边。相比于丰田的工具属性,柯迪亚克少了一些耐用与精致,多了一份硬朗和粗犷。


*动力系统:代号为EA888 Gen3的这台低功率2.0T+声名远播同时也臭名昭著的DSG(双离合变速器),刷新了我不少的认知。
其一是正面的,虽然是低功率版本的车款,但整车动力水平相当不错,配上双离合响应也挺快,中低速下扭矩输出就很到位,走走停停完全没有老款大众的弱鸡感。双离合低速顿挫比想象中要轻微,整车的变速箱存在感极小,比URV那每次都要出来顿一顿的9AT好上太多;
其二是油耗很低,只要不是太堵,估计都能控制在10L/100KM以下,相当不容易,在同级也是优异的表现。
其三是负面的,虽然各种车评略有提起,但整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在我看来都不像一台20万级别的SUV,只要一加速,震动身上传,噪音耳中过,冷车、热车均如此,像极了柴油车。动力系统的先天不足加上省去的隔音物料,叠加成如此不羁的舒适感。如果蒙上眼猜车价,想必是相当惨烈的结果。
*底盘:这是另一个能给你带来些许不舒服的地方,底盘整体偏支撑性,小震动过滤不佳,同时拜较硬的座椅所赐,最终地面的震动都忠实地还原到乘客身上。实际以我的个人尺度而言觉得硬度适中,甚至也比较偏爱,但对普通乘客而言并不是那么美妙;
这幅底盘一旦遇到大震动却显出柔韧一面,车身也足够扎实。但底盘支撑不够线性的问题,在你大幅度转向时也能体会,变道这种幅度的支撑优秀,但一旦带一点速度且转动角度更大之时,车身摇摆的幅度过了起初的临界点后,会不线性的增大。超出预期的车身姿态总会给人一点不安定感。
*转向:相比于我开过的老款途观及帕萨特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段仍由一点虚位,但恰到好处,车头指向灵敏,也较为精准,穿梭在车流中也游刃有余。如果在转向手感上少一些生涩,多一些丝滑,把助力做得更细腻些就更好了。总之,以SUV的标准来衡量算是顺手的了。
动态总结:动态性格与其静态体验出奇的一致,也是彻头彻尾的原始风。
*彩蛋:此次评车得到好友泽平(艺名)相助,泽平为资深爱车人士,也是柯迪亚克同级产品别克昂科威28T(6AT版本)的车主,其观点更直观也更有参考意义,供读者赏析。
1、内饰:
(1)昂科威较精美,科迪亚克朴实;
(2)内饰做工:科迪亚克内饰做工太烂,一碰把手咯吱咯吱无法忍受,昂科威此项完胜。
2、动力匹配
(1)绝对加速能力:两者基本在同一水平线,百公里7s左右的体感
(2)主观匹配感受:
科迪亚克的2.0t和dsg营造出了类似400cc-600cc日系跑车型摩托车的驾驶感受,将机械的性格和情绪未作过多掩饰就传达给了驾驶者,较为原始,但同时对机械的情绪也感知的比较丰富;
昂科威对机械的情绪做了较多的掩饰隐瞒,所得感受较为精致。
3、底盘:
滤震:昂科威柔软,路面震动感受的少;科迪亚克稍硬,但路感更丰富。
操控极限:开放道路试驾,无从得知。
4、转向
指向比例感与指向能力:基本同一水平线。
转向手感:昂科威阻尼感更精致,虚位相较科迪亚克小,昂科威的手感比新迈腾还要略好,但是科迪亚克却只和昂科拉差不多,基本上转向手感科迪亚克低了一整个级别,昂科威完胜。
5、隔音
略,人尽皆知。
6、可靠性
科迪亚克有烧机油和死亡闪烁的坑,昂科威有断轴的坑,不予置评。
总结:
科迪亚克让我联想起毛熊民族,外观还是其次,不追求舒适生活,追求简单粗暴,将机器的本来面目忠实地传达给驾驶者。
昂科威是日化韩整加中p图,努力为精致的猪猪男女营造高级感、精致感。
两辆车完全两种style,个人精神分裂严重,故以他们的贩售价都可以收货,但是日常上下班我肯定开昂科威,想要去钓个鱼、骑骑车、爬爬山当糙汉子的时候就会选毛熊。

回到起点,就柯迪亚克这车而言,是神是众?就新车的体验而言,我觉得是众,在同级别中算是普通一员,宽敞的空间和充沛的动力操控,保证他能有一席之地;如果后期的耐久性有所保障,更是有竞争力的一员。
大众是神是众?有不少一棒子打死的观点,如果矫枉过正,真能中和一点大众的神性,给大众一些理性,我觉得不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