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讲堂:孩子缺乏眼神交流,应该如何应对?

2021-10-26 09:45 作者:天使育儿愈康  | 我要投稿

不管在学习还是在日常的交流中,如果孩子不能与老师、朋友、家人做到眼神交流,那对双方来说都会是一件非常不利的事。

而且如果孩子不能与别人进行眼神交流或者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的能力比较弱那都对孩子将来走入社会造成极大的阻碍。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要讲一讲该如何训练加强孩子与他人的眼神对视,也就是眼神交流。

桌面教学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一

教者发出指令:“看……”,发出指令后及时将双手挡在孩子眼睛的左右两边,用手挡住孩子眼睛的余光(但不要和孩子发生身体接触),让孩子朝教者所期望的方向看。

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让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奖励。

如果孩子在辅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可以重发指令:“看……”,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

如果孩子连续3个回合在这种辅助下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应该考虑使用其它的辅助方式。

注意:教者发出指令后要及时辅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最好在2-3秒钟之内辅助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建立孩子听到指令后及时做出反应的意识,最多不超过5秒钟。

教者将双手挡在孩子眼睛左右两边的时候,一定不要和孩子发生身体接触,避免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训练方法二

教者发出指令:“看……”,发出指令后及时让手中的物品发出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让孩子在正确反应“看”和结果(得到强化)之间建立联系,让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奖励。

如果孩子在辅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可以重发指令:“看……”,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如果孩子连续3个回合在这种辅助下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应该考虑使用其它的辅助方式。

注意:该方法对部分听觉能力、视觉能力以及好奇心较强的儿童会非常有效,所以是否采用该方法要视孩子的学习特点而定。教者所选择的教具必须能正常发出声音。

例如:能捏响的玩具鸭。教者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物品,不要教授孩子错误的行为,因为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较弱,所以教者的所有示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对的”。

例如:教者可以选择玩具鸭捏出“嘎嘎”的响声,而不能选择陶瓷或玻璃器皿敲打/摔打出声响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训练方法三

孩子不能按教者的要求看,教者应该根据回合操作教学法的原则停顿。

教者在第二个回合可以将指令转换为“拿…”、“放…”或“指…”的操作性指令,在孩子完成指令的过程中,教者要确定孩子看了以后,才让孩子成功。

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你看着拿/放/指…,所以我奖励你…”,让孩子明白我看着做才能成功,如果眼睛不按要求看着做是不能成功的,按教者的要求看着做出正确反应以后才可以得到奖励。

如果孩子对第一次的操作性指令无反应,教者可以重发刚才的操作性指令,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

如果孩子连续3个回合对操作性指令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应该确认孩子是否建立了跟随指令的意识,或者考虑使用其它的辅助方式。

注意:该方法对接受过正确的、系统的ABA训练,已经建立了跟随指令的意识并且能较好地跟随指令的儿童会非常有效。

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跟随指令的意识,对于操作性指令都不能跟随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建议教者先帮助儿童建立跟随指令的意识,提高儿童跟随指令的能力。

目标的转换不等于目标的放弃,教者要清楚地知道从“看…”转换到完成操作性指令,最终还要回到按要求“看…”的目标上去,如图所示:“看…”→操作性指令→“看…”。

训练方法四

教者发出指令:“看……”,发出指令后及时将物品或教者将自己的脸出现在孩子面前,为孩子创造容易成功的机会。

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教者要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并要说明原因,让孩子在正确反应“看”和结果(得到强化)之间建立联系,让孩子明白我按教者的要求“看”了就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孩子在辅助下仍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教者可以重发指令:“看……”,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

注意:教者发出指令后要及时将物品或教者将自己的脸出现在孩子视线正前方1市尺左右的位置,教者在面对面训练孩子时,一般都需要教者“移驾”。

教者在使用此方法时,经常会因为是我(教者)将刺激物移到你(孩子)的面前,而不是你(孩子)主动看的,所以孩子有了目光接触反应也不给予强化。

希望教者在使用此方法时,要正确理解正强化及其意义:通过给予奖励性的刺激,促进正确行为反应的增长,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如学习活动)的快乐。

此方法是我在教学中百用百灵的方法,只要教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明白使用此方法的目的:现在“移驾”到他的前面让他有目光接触反应,是为了将来我(教者)不需要任何的移动他都能按要求看。

这样教者才能使用好此方法,并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以上列举的四种方法是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时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时却需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教者在训练中需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及配合情况选择有效的方法和制定方案。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讲堂:孩子缺乏眼神交流,应该如何应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