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竹香书馆》第二回

2019-03-06 17:00 作者:竹又又  | 我要投稿

第二回

什锦盒子放春饼 书茶馆内尽异事

春日的下午日头照在身上更加的暖和,我本想将棉布小褂儿脱掉,换成夹的,但是他说“春捂秋冻”,我只好将刚从衣柜里拿出来的夹褂,换成薄棉布褂子。

日头好,又不刮风,院里的家雀儿叽叽喳喳的叫个没完,本想在院里打个盹儿,但是这样的噪音让我无法安心的入睡——家雀(qiǎo)儿扑棱下来的雪顶干净,但是扑棱下来的白色液体就没那么干净了。

我又是个有洁癖的主儿。

晌午沏的茶喝到现在也就才第三泡,炉子暖暖的烘得整个屋子都是茶香,我却因为早上他来,起猛了,熏地我头晕,也顾不得午饭还没吃、他买菜还没回来,没有形象的倒在里屋的床上,打起盹儿来。他不在,我就要自己想着盖上被子。

被子面是缎子的,大绿或者头蓝色的并不被我所喜欢,大红色随俗但是极其郑重端庄,我这个岁数并不能衬的起来,所以他给我选的则是一套毛月的,一套桃红的。

我不甚在意,便随着他了,不过是被子面而已。倒是这上面的绣,是我仔细选过的。

鸳鸯戏水、国色牡丹。

极好的意头,但是衬在不正的颜色上,总是那么另类。他说“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一定给你预备着最好的。”那时我只是摆摆手,随意的说着成亲还早,不着急。

一转眼,怕是要到年纪了。

本是好好的打盹儿,脑子里尽是这些小时候的玩话,惹得我只是浅浅的眯了一会儿。

棉帘子做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但是并没有将肉味儿阻隔在外面。

我鼻子很灵,尤其是对吃食,他说这是馋,我不否认也不承认。

的确,这京城的美食没几样是我没吃过的。

躺在被窝里不想起来,只伸出一条胳膊摸到立在床边的,用竹子杆做成的衣服杆,轻轻一挑,将里屋的门帘儿挑了起来。

“才醒?菜买来了。起来帮我一起?”他举着手里拿着的菜篮子和用油纸包着的——肘子!酱肘子!

我的鼻子是这么告诉我的。

“你先出去站站,容我起来的。”

眼瞅着他出到院里,我这才起身将偷偷放在床头的夹布小褂儿穿上,怕他看出端倪,特特的找了一件颜色款式差不多的。

“买什么了?我瞅瞅。”整理好衣服,掀了门帘儿让他进来。

接过他手里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依旧是往年的那些东西。

底下是东华门的什锦盒子,描金彩画颇有东方重形式的气味,打开盖子,看见里面码着的酱肘子丝、酱肘花丝、小肚丝、熏鸡丝、烧鸭丝、咸肉丝、熏肉丝、炉肉丝、叉烧肉丝,就知道他买的定是价钱最贵的盒子;上面摞着的是东四牌楼的酥盘,里面的样式都相差不多。

再看旁边的菜篮里,一捆菠菜、一掐韭菜、一把豆芽菜、四颗鸡蛋,我就知道他要做最繁的春饼。

他看着我才睡醒没多久迷迷瞪瞪的眼神,就知道我一定不会帮他做饭的。他从褂子里掏出怀表,看了一眼,“中饭还吃吗?”

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中饭——泡汤了。

那怎么办呢?谁让我懒得做饭呢。

“晚饭。”

我一手将菜蔬拎了起来,一手拽着他的袖子将他拉到厨房。

我说过,我很懒,但是从来不懒得吃饭,尤其是他的手艺,更不能错过。

我不爱用饼卷着菜一起吃,无论是春饼还是烤鸭,这大概就是他说的“不会吃”吧。但是我可以接受就着吃,一口饼,一口菜,往年都是如此,除了第一卷他特意卷的外。

既然是就着吃,那炒和(huǒ)菜就不能错过。这道炒和菜是春饼席中最重要的,俗有“春饼火菜”之称。虽然名字叫“炒”,但是它讲究的要拌和菜而不是炒的,将豆芽菜用水焯(chāo)熟,干粉煮好,用团粉、醋、黑白酱油勾成汁,用汁拌菜粉便成,最后一定要记得加入烂蒜。

一个什锦盒子、一个酥盘、一道炒和菜,再加上马上出锅的炒菠菜、炒韭菜、炒黄花木耳和摊黄菜,晚饭已经将餐桌摆满。

晚饭用完,我估摸着胡同门口的书茶馆也该开书了,琢磨着想去听听,顺便喝杯茶解解腻,虽然那茶不能和家的比。

他看出了我的心思,拿了个斗篷与我披上,转头进了东边厢房,说是要好好画幅画,正好可以等我听完书半夜去接我。

我披着斗篷,临出门冲着东边喊了一嗓子。

拿我那好纸画!别舍不得,就是给你买的。

七八点钟,正好是街里街坊吃完饭出门遛弯儿的时候,胡同里的人还算是多的,抵不过各家各户的关心,挂着一张笑脸问好。不知不觉也就走到了胡同口。

抬头一看,刚好就是他说的那家书茶馆。门口的匾额上写着“竹香书馆”,书茶馆内整体的格局并不大,站在门口向里看去,没有里院也没有二楼;墙上的纸不是新糊的,门漆也不新,与其说不新,倒不如说就是旧的,根本不是新建起来的书馆,更像是有年头的建筑。

有年头的书馆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以前的菜摊儿又去哪儿了?

看,我还记得那个能让我图省事儿的菜摊儿呢!

我抬脚进了门,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店小二忙不迭的沏了壶茶,我掀盖儿看了一眼成色,便撂了。

“您先略坐坐,先生马上就来。”

我坐在藤椅上,四处撇了两眼,发现除了我以外,压根儿就没有第二个进来的,但是掌柜的摆了许多的桌子和藤椅,但凡有椅子的地方,面前的桌子上一定有一杯滚烫的茶。

没听说过书茶馆提前预备茶水的,而且这一看就是不上座儿,又点灯熬油的,为什么还开灯晚呢?

紧跟着说书先生的话则让我顾不得疑惑,惊出一身麻栗。

注:1、专栏头图来源360图片

       2、【家雀儿:麻雀】【摊黄菜:炒鸡蛋】

《竹香书馆》第二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