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 李媛 (优秀慕课)

2021-08-20 09:19 作者:Traveler-小小音  | 我要投稿

1.1.1导论

心理学与“心里学”?

心理学:描述与解释心理的本质方面的理论,同样也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戴维·迈尔斯

对于心理学的解释,不同学派之间互相补充

心理学≠催眠术、读心术

心理科学有一套收集和筛选证据的程序,帮助人们避免犯错误

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先进行观察,再形成理论,再根据新的观察新的发现加以修正,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2.1.1自我与人格

丰富的反馈信息是自己更加迷茫,需要正确的指引,发现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的存在

“我是谁?:

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周围人和环境关系的一种认识

2.自我意识具有多个维度和层次

3.在结构上,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自我体验(”我是否满意我自己“”我是否悦纳我自己“)、自我调控(”我怎么成为理想的那种人“)

现实自我:对自己的实际状况的看法,是个体对自己的观感

投射自我: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理想自我:个体希望达到的完善形象

4.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时期(出生-3岁):全能感

(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受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通过学习、模仿、认同,学会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等,表现强烈的社会认同意识,根据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个体自我意识趋于成熟,逻辑思维快速发展。面对危机、分化与矛盾,追求自我意识的统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呈现出自我分化、自我矛盾、自我统一再到新一轮的自我发展过程(螺旋式上升)

·自我分化:

自己可以认识到内心世界的存在,分为

主体自我:处在观察者位置

客体自我:处在被观察的位置

【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 李媛 (优秀慕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