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红色基因传承,探寻乡村振兴之路
哔哩哔哩 马鞍山 7月2日电(通讯员 徐俊杰 吴月)马鞍山市濮塘村,7月1日至7月2日,巢湖学院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团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这两天里,他们深入濮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聆听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事迹。随后,团队成员又前往濮塘黄庄自然村考察,探寻农业振兴之路。通过此次实践,他们怀揣着对红色基因的敬仰和探寻,希望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成长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1日 - 在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后,实践团约定于建党节这一特殊日子,正式开启了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旅途。在濮塘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团成员与一些老干部和新团员一同前往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献上花圈,表达对他们英勇无畏精神的崇高敬意。
清晨,鲜艳的花圈摆放在烈士墓前。实践团成员肃立于烈士陵园,向先烈们默哀致敬。他们心怀崇敬,铭记着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随后,在红旗下,实践团成员参与了老一辈党员干部们的庄重宣誓仪式。整齐列队,手握党旗,面向党徽,每个人内心潮涌澎湃。宣誓词回荡在空气中,字字承载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仰,也是对革命先辈们不朽精神的铭记。
随着宣誓的结束,整个场面变得肃穆而庄重。实践团成员们怀揣着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注视着党旗飘扬的一刻,深深感受到了红色基因在每一个人心中的沉甸甸份量。

图为老党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宣誓
7月1日下午 -实践团继续前行,他们眼前所见是一排排烈士墓碑。墓碑上刻着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丁继海、苏建华等,这些都是无数英勇烈士的代表。每个墓碑都承载着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令人肃然起敬。接着,实践团队成员们开始攀爬100多层的楼梯,直至达到顶部的刘一鸿纪念亭。站在亭子上,他们俯视着烈士们的墓碑和周围的天地,心中油然而生无法言喻的情感。亭子附近还有许多渡江战役无名墓碑,以及为扑灭8.2火灾而牺牲的三名消防员的纪念碑。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烈士墓碑致敬
这些纪念碑和墓地将实践团队成员们带回到历史的长河中。他们默默凝视着每一块墓碑,感受到烈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英勇牺牲。时间仿佛在这庄严的氛围中静止,他们在内心深处表达着对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7月2日 - 在实践团队开启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另一个旅途——进入濮塘黄庄自然村进行实地考察。濮塘黄庄自然村是一个以茶叶生产制造和发展农家乐为主要产业的地方。实践团队深入考察这个村庄,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到了许多有关当地农村发展的情况。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居民了解农村发展情况
在茶叶生产制造方面,实践团队了解到濮塘黄庄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品质,产出的茶叶品质优良,备受市场青睐。当地居民们对茶叶生产经验丰富,积极探索和尝试新技术,努力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另外,农家乐也是濮塘黄庄自然村的特色产业。当地居民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旅游服务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和品味农家美食。
通过实地考察,实践团队对濮塘黄庄自然村的农村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濮塘黄庄自然村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当地农村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图为实践团成员仰慕烈士纪念碑
在过去的两天里,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怀着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深深敬仰和追求,积极参与了濮塘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伟大事迹,成员们对于所见所闻都倍感震撼。在基地工作人员的精彩讲解下,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聚精会神地倾听。通过观看珍贵的图片、细品珍贵文物和身临其境的实景重现,他们仿佛穿越时光,亲眼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历程。也因此,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他们将牢记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先烈们的奋斗与牺牲,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徐俊杰、吴月 图/徐豪、吴鸿进、吴逸伦 初审/金而里 终审/王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