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品饮进阶秘技
后院酒吧的一位新员工前几天刚好问到我写品饮纪录的事情,他想给我看看他写的品饮纪录,让我给个意见。他写了大约二三十只的威士忌品饮,每一只的威士忌描述的方向大致相同,大概如下:
拉弗格10年
闻香:药水味,麦香。
口感:柳橙,培根,蜂蜜,香蕉。
尾韵:香草,奶油,烟燻。
麦卡伦12年
闻香:火药味,乌梅。
口感:葡萄干,杉木,巧克力。
尾韵:草莓果酱,水果软糖。
我告诉他,怎么写品饮纪录都没错,品饮纪录记录的就是自己。
对我而言,一瓶威士忌就像是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当我们在记录一只威士忌的风味时,其实就是像是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给别人认识。自己是什么人,就会用什么方式来介绍自己的朋友。
你是怎么介绍某某人的?
新员工说
喔~~我会这样介绍某某人,他是一个很愿意帮助新朋友的人,他热情,大方,知识渊博,不吝分享,总是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我说
有些人在写威士忌品饮纪录时,特别喜欢强调威士忌官方的历史,就像是在介绍一个人时,讲他的爸爸是企业家,他妈妈是外交官,他麻省理工博士,智商154,曾经是IBM在台湾最年轻的营销总监。
这个人好不好我不知道,这瓶威士忌好不好喝我不知道,但听起来挺有来历。有些人在写威士忌品饮纪录时,就像你一样,写满了各种味道,就像是在介绍一个人时,讲着他短头发,戴眼镜,留小胡子,身高180,体重78,皮肤黝黑。
这个人好不好我不知道
这瓶威士忌好不好喝我不知道
这感觉就像是对警察描述陌生嫌疑犯的过程,如果是要对威士忌做气味分析,质谱仪可能比人类的味觉能力精准好上百倍。
我喝的酒比你多得多
我们在品饮威士忌的过程,总是会遇到许多老先觉*告诉你,他喝威士忌三四十年了,他喝过的威士忌比你吃过了白米饭还多。除非你这辈子都习惯吃面食,否则别轻易相信这种谎言,这样的话我听多了。
不是怀疑他没有喝威士忌三四十年的经历,而是当一个人用错误的品饮观念来喝威士忌,就算他每天喝一瓶,连续喝了一辈子,到死那天,他懂得的威士忌也不会比一个初入门一个月的小毛头来的多。
为什么?
因为肝不会思考,肝只是默默的承受着人类的任性和无知,人类的脑子才会思考,用脑子喝酒的人,才能懂得上帝造化美酒的意义。
当一位威士忌的老饕喝了好几年的酒,开始觉得威士忌无聊了,喝来喝去不过是那几只威士忌,钱花下去,什么好酒买不到,你就知道这样的人,脑子里装满了非常充实饱满的混凝土,装不进新观念,这些人把威士忌当钞票来喝,什么最流行,什么最昂贵,什么被认定为珍品的好东西,这些人只喝这些东西,喝得自己满身铜臭味反而沾沾自喜。
这样的威士忌老饕你问他,写了品饮笔记了没有?他们一定回答你,没有。写什么笔记?浪费时间,酒是拿来喝的,干什么写笔记??
是的,威士忌品饮进阶的秘技就是开始为自己写品饮纪录。
人类为什么要有历史?因为我们要知古鉴今,过去生命的经验,如果不经纪录,只是以讹传讹的口头记录下来,人类恰恰好是最会扭曲并改写过去生命经历的动物,我们最终只会剩下不可被相信的传说。历史应是透过我们思考整理过后将它纪录下来,是一面借镜,也是我们过去的生命岁月中最珍贵的宝藏。
有些人用肝来记录酒精
有些人用味觉来记录传说
然而,人类真正能记录消化过后的思想是在脑子里,透过书写,把这些暂存记忆放在纸本的硬盘里,容我们一再地回头自我检视,检视自我历程的点滴,检视自我的成长,让所有片段的思想整理成完整的看法,威士忌的品饮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进阶,也是这样,才能解决自己羞赧于不确定的记忆中,跟着别人以讹传讹。
怎么写品饮纪录最好?
我想
把威士忌当作是一位好朋友
讲人听得懂的话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