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太拼了!百亿“毒地”案,半夜紧急回应,中国平安又躺枪

2023-11-10 12:50 作者:飞瞰财金  | 我要投稿

苏州百亿“毒地”案,也是小编见过的近年最大民事诉讼案,持续发酵,逼得被告一方的苏钢集团深夜加班,于11月10日凌晨零时30分在公司官方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对事件进行回应。

苏钢集团的这份说明,主要表达了几点意思:一是交易时已告知交易对方陆家嘴旗下联合体,部分地块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二是大家最关心的已开发的2号地块,联合体方知悉该地块不符合环保要求,但未依法完成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治理,即启动了项目建设;三是提醒过对方施工时要避免对地下水体等的二次污染,但对方没按照相关要求做。

此前在11月4日,上市公司陆家嘴公告,其调查发现2016年购入的17块土地中,有14块存在污染,于是将土地出让方苏钢集团以及出具环评等报告的相关部门都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100亿。陆家嘴称,在案涉土地的调规变性及出让过程中,“各被告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不依法履职的侵权行为,共同导致了原告方受让存在严重污染的案涉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涉案双方的股东背景都不简单,陆家嘴的实控人是上海浦东新区国资委,而苏钢集团股权经过五层穿透后,背后竟是保险巨头中国平安。

不过,中国平安也属于“躺枪”,其系因重组方正集团才间接入主,股权变更甚至在2023年初才完成。近期,中国平安正处多事之秋,基本上都与地产相关:11月8日,被路透社“造谣”收购碧桂园;10月11日,评级巨头将旗下不动产资管平台平安不动产评级调入“垃圾级”;9月22日,正在发债的平安不动产被证监会问询是否隐瞒2亿元债务违约。

苏钢集团发布四点说明

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苏钢集团”)在这份情况说明中称,关注到网上涉及苏州绿岸项目相关舆情信息,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披露及交易情况

在2016年转让股权时,我司已如实披露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关于苏州绿岸名下土地存在部分污染的调查结果及报告全文,并在资产评估报告中明确提示了该范围中部分地块原为钢铁焦化生产区域,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由佳湾公司和华宝信托(后所持股份转让给佳二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在交易时即已知悉上述情况,并承诺接受所有现状、瑕疵和风险。在此基础上,经过222轮举牌,联合体方以85.25亿元竞得挂牌评估值30.5亿元的苏州绿岸95%股权及债权。

二、地块检测情况

2022年,联合体方与我司一致同意委托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南京环科所对地块污染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有关结果表明:已有居民入住的14、15号地块、已开发建设的8、9、12、13、16号地块和未开发建设的7、11、17号地块,属可安全利用地块;焦化区1、2、3、4、5、6号和非焦化区10号地块(其中仅2号地块已开发建设),经治理修复后可安全利用。

三、2号地块情况

2019年,联合体方知悉2号地块不符合环保要求,且未依法完成2号地块土壤污染调查和修复治理,即启动了该地块项目建设。2021年,因无法通过环评验收而未能启用。对此,生态环境部门已依法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四、施工作业情况

2016年,我司披露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场地内及场地附近开展造成地下水扰动的施工”“场地开挖前必须做好适当的防护措施,进行环境监理,避免污染物扩散,对周边环境及居住区产生影响”。我们了解到,联合体方在开发建设苏州绿岸地块期间,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建设地下水阻隔墙及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存在扰动地下水、搬运土壤造成部分环境交叉污染的行为和施工作业不规范造成二次污染的行为。

苏钢集团称,目前相关争议已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正在积极应诉,相信司法机关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会作出公正的判决。“我司将与各方一道,把确保群众身体健康和购房者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尊重生效判决结果,维护司法权威。”

陆家嘴索赔百亿

11月4日,陆家嘴突然发布公告,因土壤污染产生侵权纠纷,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佳湾公司”、“佳二公司”将苏钢集团、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告上法庭,并于近日收到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书面案件受理通知书。该案涉诉金额高达百亿。

公告一出,随即引发广泛关注。其原因不仅是涉及金额巨大,还因其直接涉及危害百姓健康。该项目不仅包含住宅,还有商圈、学校,事件被曝出来时,部分项目已经竣工了。

早在2016年,陆家嘴指定两控股子公司佳湾公司和佳二公司(通过信托计划)组成联合体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联合竞得苏钢集团挂牌出让的绿岸公司(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5%股权,绿岸公司名下的主要资产为位于苏州高新区苏通路北、苏钢路东的17块土地使用权。

但公告显示,2022年以来,公司及各方环境调查确定绿岸公司名下14块土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远超苏钢集团挂牌出让时所披露的污染情况。同时,公司委托专业机构核查发现,在案涉土地的调规变性及出让过程中,各被告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弄虚作假、不依法履职的侵权行为,共同导致了原告方受让存在严重污染的案涉土地。

对此,陆家嘴请求判令苏钢集团向原告承担赔偿人民币100.44亿元(后续发现或明确实际金额高于该金额时将增加诉讼请求或另案提起诉讼)的侵权责任,要求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市苏城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上述诉讼请求承担连带责任。公告显示,苏州绿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该案第三人参与诉讼。

中国平安又躺枪

此次毒地案备受关注的另一个点是,双方的股东背景都不简单。

资料显示,陆家嘴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进行土地成片开发和城市功能开发,是该区域最初的开发建设者。陆家嘴的控股股股东是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而实际控制人是上海浦东新区国资委。而苏钢集团的控股股东是方正商业地产,经过层层穿透,最终实际控制人竟然又是中国平安。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人寿持有新方正(北京)企管,后者作为执行事务股东与三个有限合伙公司控制新方正控股。新方正控股再100%持有方正商业地产,而方正商业地产持有92.46%的苏钢集团股权。

数据来源:天眼查

不过,该起百亿“毒地”案,中国平安其实也算是受害人,因为公司在2021年才介入北大方正集团的重组,并在今年初才完成股权变更间接入主苏钢集团。

在今年8月底的中期业绩会和今年9月的媒体采访中,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都谈到了方正集团的重组进展,其中对地产板块谢永林这样表示“大家比较关心的不动产板块,处置的结果好于我们的预期”“不动产板块向管理人争取到提前处置的政策支持,把握市场窗口,处置迅速,且结果大幅好于预期”。

近期陆家嘴和中国平安股价都出现大跌,陆家嘴三天放量大跌了12%,中国平安四天放量大跌超8%。

不过对中国平安,主要或不是因该毒地案导致下跌,而是路透社“造谣”收购碧桂园控股权。11月8日下午,路透社独家报道,中国平安被要求收购碧桂园并承继其债务,报道一出中国平安股价立马跳水,公司也进行了紧急辟谣。


飞瞰财金



穿透商业迷雾,解读公司价值


太拼了!百亿“毒地”案,半夜紧急回应,中国平安又躺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