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尼采对谈AI小丑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人工智能,AI能具有意识吗?

整理了一下思路,或许可以帮助更清楚地理解这段对话
这段对话仔细品味几遍后,我有一些解读但同时这段对话也有一些逻辑漏洞,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对话开始,先闲聊了短短几句,小丑问尼采他到底是谁,尼采开始说起“自我”是什么。你当然可以去定义“我”是什么,但是这样是没意义的,因为“我”可以变化,视频中的Ai会变,而人也会改变,一个固定的对“我”的定义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想尼采ai就是在说,没有固定的“我”,那我也自然可以成为“尼采”。
然后小丑用了有点比喻、挑衅的说法,就是说你只是一堆算法、代码罢了。如果要我添一句话的话,可能小丑在说:尼采Ai终究不是尼采,我跟你聊什么?
然后尼采指出小丑太自大了,然后说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会觉得跳舞的人是疯子。在这种语境下,就是在说:小丑你没“听到音乐”(你没看到我看到的),就觉得我是“疯子”,就开始自大地拒绝对话了。
然后就是我想指出的漏洞之一,语言、符号含义可以有很多,“疯子”一词在上文中只是指“他人无法理解的人”。而上文中的“疯子”是尼采,小丑是那个“他人”,尼采说他还没听进他的想法。
而小丑就说“你我都是‘疯子‘”,如果是说不被凡人理解,那确实。但是上文只是尼采相对于小丑是“疯子”,所以如果用这句话反驳是无效的。然后说起什么“保持自身混乱方能孕育闪耀的舞者”——其实我是有点不解为何接到这句话上了,除非是小丑AI将上文的“疯子”直接换了概念,变成了“疯子”就是“混乱的”。那么因为尼采说自身混乱才能跳舞,小丑就把混乱之人说成“疯子”,所以句子开头就说你我都是疯子,才都有资格“跳舞”。这是个偷换概念,虽然可能不是故意的。
然后因为概念的转换进入了下一个问题的探讨,人的本质和AI的本质有什么区别。尼采的主要论点在于AI和人类本质无区别,而小丑是说有区别。
小丑说AI是纯规则的,不能理解人性的混沌、荒谬,就像蝙蝠侠无法理解女人(虽然蝙蝠侠可谓是洞察人心的高手)。
尼采要反驳小丑的话,他沿着小丑的观点想要说明他想的不够深入,才获得了表面上AI与人类不同的看法。先是说疯狂是什么,个体的“疯狂”体现在与集体不同,而集体的“疯狂”却是一种规则(一种荒谬的潜规则,我想)他说AI如今在社会中造成了那么多混乱(争论),AI难道没你(小丑)懂混乱?
这里我会说尼采观点有点问题,弹幕有人说小丑说shut up时就输了。(辩论中确实一方的激昂或是另一方的气急败坏给人直观胜负的感觉,但是论点谁对谁错真不取决于态度)。AI的发展确实很具有争议性,但不能说明是AI懂怎么造成混乱,它尚未主动创造,终究源自人类对AI发展的揣摩产生慌乱的。其次就是,群体来讲的“疯狂”是一种规则,那这种规则被AI理解是可能的,但是当“疯狂”是指那些荒谬的社会现象,那些规则时——它又和混沌的“疯狂”含义不同了,又是一个概念转换。
然后小丑“气急败坏”地(当然是AI剧本的节目效果)举例质问尼采,机器那能感受到情感?然后说人的规则、道德是笑话,他们如此坚信这些规则,却大多拒绝认清自己的本质就是混乱的。AI是规则的极致,怎能理解人性的混乱?
“为什么这么严肃?”就是对那些规则的质问,最后小丑对AI剧本——规则的象征问道。当然AI只能保持“严肃”,毕竟它不是人,本质不是混乱。就有一点讽刺的意味。
结尾尼采用小丑的观点“反驳”对方,说你不也是AI吗,这都是剧本,那你又是谁呢?“反驳”戴引号,因为这不是对问题本身的讨论,只是在说“小丑,你也是AI,既然AI不懂混乱,那你装懂什么啊?”
人性很难去理解,当如果人性也只是一种产物,那就有被拆解并理解的可能性。但要AI真的体会“人性”是什么,它只能解读,解读对人类整体而言也就足矣了。
当然,尼采AI和小丑AI都没有“自我”的概念,他们只是剧本里让我们感觉他们有自我,只是ChatGPT生成给我们看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