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基础Ep3】谭浩强《C程序设计》学习笔记P12:运行C程序、程序设计步骤

(合计594字,用时30min——)
第1章 程序设计和C语言
1.5 运行C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背景:C语言编写的程序是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用高级语言写的指令,必须用编译语言(也称编译器)把C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形式的目标程序,然后再将该目标程序与系统的函数库以及其他目标程序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的目标程序。
步骤:
上机输入和编辑源程序:文件以.c作为后缀;
对源程序进行编译,先用C编译系统提供的“预处理器”(又称“预处理程序”或“预编译器”)对程序中的预处理指令进行编译预处理:
对于#include <stdio.h>指令,将stdio.h头文件的内容读起来,取代#include <stdio.h>行,由预处理得到的信息与程序其他部分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可以用来进行正式编译的源程序,然后由编译系统对该源程序进行编译;
进行连接处理:经过编译所得到的二进制目标文件(后缀为.obj)还不能供计算机直接执行,一次编译只能得到与一个源程序文件相对应的目标文件(也称目标模块),它只是整个程序的一部分——
把所有的编译后得到的目标模块连接装配起来,再与函数库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生成一个可供计算机执行的目标程序,称为可执行程序(executive program),在Visual C++中其后缀为.exe;
运行可执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
1.6 程序设计的任务
工作阶段:
问题分析;
设计算法;
编写程序;
对源程序进行编辑、编译和连接;
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编写程序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