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忘川书屋(第九期)

2023-04-02 06:47 作者:Taraniszhm  | 我要投稿

本周书籍:乔治.奥威尔《1984》

这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反乌托邦小说的顶峰作品,发表于1949年。

这本书描绘了奥威尔眼中1984年世界的样子,那是一个充斥着政府权力过分伸张、极权主义、对社会所有人和行为实施压抑性统治的世界。与人们一直向往的乌托邦世界不同,奥威尔认为人类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世界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所以写下这本小说用以警醒世人。

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然后是悲伤与恐惧,最后是庆幸和感激。从开篇就出现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宣传标语中,读者就可以轻易的感觉到那个世界当中所谓的反人性统治。而在整个文章中,最震撼我的还是这句话:“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 我一直认为爱是凌驾于一切物理规则之上的存在,荒谬统治世界,而爱拯救之。但是在奥威尔所描绘的世界中,爱情是可以被摧毁的。当主人公的爱情被消灭,当头顶上最后这一缕茅草也被揭掉的时候,他终于彻彻底底赤裸在世界的面前,任他们改造,不再是人,只是那具硕大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看到这里,我的内心充斥着恐惧与悲伤。

我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个书评:“最初的信念,是被旁人在我还没有能力抗拒的时候塞进我的脑中,丢掉的时候固然迷茫,却有理由原谅自己。而现在,是我自己可以睁开眼睛看,可以伸出手去抵挡的时候,自己仍然一点点建立起来这样的信念。如果有一天,连它也轰然倒塌,我的呼吸和存在,还会有什么意义么?” 这个书评引发了我的思考,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阅读《1984》的读者会发出的思考。未来会是这样吗?我们可以避免吗?人性会战胜统治吗?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温斯顿学会了自我欺骗,那颗审判的子弹终究是穿过了他的脑袋。看到这里,我不由感慨当真是觉得现在幸福很多了,我身边的感情还那么纯粹,学过的历史那么真实,我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而不用担心有思想警察来抓我们。自由原来如此美好。


推荐指数:9.2/10

忘川书屋(第九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