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宋遗址陈列馆,登凤凰山
按照我的理解,狭义上的南宋御街,又被称为“天街”,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和今天的中山路是一致的,也就是下图中这个陈列馆门前的那条马路。

御街的中间是皇帝出行的专用道,两边是辅道,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走。
陈列馆里面展示的严家巷御街是与狭义上的御街垂直相交的小路,但是用料啥的应该是一样的。

用的砖头叫做“香糕砖”,因为酷似香糕。有的地方是横着铺(面积最大的那一面贴在地上),有的地方是侧着铺(面积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的那一面贴在地上),侧着铺是为了更结实。

道路上还有先进的排水设施。

一个很小的陈列馆,很快就可以看完。
登附近的凤凰山去。凤凰山在杭州主城区的西南面,主峰不过海拔178米,北面和西湖很近,南面和钱塘江很近,因为形状像飞着的凤凰,所以被称为“凤凰山”。
五代时,吴越国将杭州设为国都,在这里建了子城。后来宋室南渡,南宋在此基础上建造了皇城。袁腾飞老师在《袁游》节目中说把皇宫建在偏僻的地方是不与民争利,听了让人感动。

看到万松岭隧道五个字没?
要走左边的小路,不要走隧道,隧道里都是汽车尾气,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会绕远路。那些地图app在隧道里信号都不好,他们都告诉我我走得对 ̄□ ̄||
后来才意识到我走错了路,然后原路返回。

走了一段这样的土路,遇到了一只肥硕的壁虎,它快速从我的脚下穿过,吓了我好一跳。
我差点以为这次全程都是这样的野路。

终于走到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大门,大门两旁的柱子上写着正在施工请绕行。于是我问了迎面走来的老爷爷这是不是可以上山,老爷爷说可以的,还热情地告诉我山上可以看到什么什么。

进了大门没走几步又是这种没有铺设台阶的土路。
过了一会儿,走到一个亭子,因为到了饭点,所以掏出包中的干粮啃了起来。

没啃几口,来了一只狗子,眼巴巴地看着我吃东西,差点没流出哈喇子。在经过主人同意后,我揪了一块喂它,结果居然是狗都不吃。不吃就算了呗,结果还继续死死地盯着我,眼神中透露出渴望。
送上门的狗子,怎么能不摸一摸呢?说实话,这只狗好久没洗澡了,我闻到了一股臭臭的但又不排斥的狗子身上才有的熟悉的味道,想起了小时候我家里先后养过的那几只狗子。


圣果寺遗址,据居住在这附近的一个小姐姐(不折不扣的居住在曾经的皇城里的小姐姐)说,这里施工了四五年了,干一会儿停一会儿的。我猜测可能是要建一个新的圣果寺。

凤山,嘻嘻。


来到了著名的月岩。

据说中秋节这里看月亮很好。


来到了排衙石诗刻,上面有很多名人的摩崖石刻,我只知道吴越王钱镠。

罕见地看到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钱塘江。

开个广角还能看到双峰。
在去凤凰亭的路上,遇到一家四口,他们告诉我刚才路上看到了一条大蛇,在石阶上,可怕极了,要我小心。听了这话,再回想到刚才那一路上遇到的好几只肥大的壁虎,我全身都凉了半截,赶忙虔诚地乞求上天保佑不要让我碰上,一路上甚至还唱起了《好了歌》壮胆。

谢天谢地,没有遇到蛇。

登上了凤凰亭的二楼,可以看到西湖一隅。

凤凰亭不是什么名胜古迹,所以我觉得这样做无伤大雅。
后悔自己没有随身带记号笔,否则一定在后面加一句“好”。

凤凰亭周围的树长得太高了,所以这里视野并不算开阔。

转过身来,在亭子的另一侧,可以从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中看到钱塘江。
下了亭子,继续走。

看到一座石碑,是浙江省中山纪念林碑。这座碑修建于1928年,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和他倡导的植树绿化运动而建。如今已经过去了95年。

山脚又有一处景点,是南宋皇城的北城墙遗址,被栏杆围住,什么都看不清。
继续下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