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竹子产量很多,反而国外对竹子建筑研究较多!

2023-02-25 19:52 作者:仙人老K  | 我要投稿

国外对竹材研究较为完善,从微观上的竹材生物特性、物理化学性能,到宏观的竹建筑构造、结构等的创新应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南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地对竹材在建筑中的应用探索相对较多,并且著有成效。

国外一些国家的竹材建筑相关规范较为完善,特别是德国。

国外对竹材料在建筑行业的研究与实践是在世界主要产竹国开展的,而竹材料的实践带动竹材在建筑相关方面的研究,即在建筑实践中不断解决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的同时,增进对竹材料的研究工作,实践与研究是并行的,研究工作成果反过来支撑实践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南美洲,竹材料使用历史也较为久远,但竹材是作为廉价的建筑材料和对应社会地位低微的使用者而出现的,而现代建筑中原竹等竹材料的运用就是打破世俗偏见,让人们重新正视竹材的作用,在竹材的应用中哥伦比亚建筑师西蒙·维列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原竹建筑建造技术、竹材加工处理、节点连接构造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显著;

在亚洲,巴厘岛绿色村庄及绿色学校,运用竹子的生态环保优势以及出色的造型能力,成为竹建筑设计的典范,而越南建筑师武重义利用本国的竹材地域优势,使原竹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得到了新的阐释,在他接连设计的竹建筑中,充分的展示了竹材在建筑的形态塑造上的巨大潜力以及建筑本身的生态性,如他在越南平阳设计建造的风和水咖啡馆以及越南胡志明市森村社区中心等。

德国建筑师马尔库斯·海因斯道夫同样也进行了一系列竹材建筑的实践活动,并著作了《设计结合自然:马库斯•海因斯多夫的竹子建筑》,介绍了其在竹建筑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以及其他优秀竹建筑案例,借以讨论传统竹材的在现代建筑中的新应用。

爱德华•布鲁托著作的《竹材建筑与设计集成》也对世界竹建筑优秀案例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对原竹在建筑中的结构构造技术及地域传统文化等进行解析。

印度 1993 年制定了《以非结构为目标的竹藤保护标准》,1994 年制定了《关于竹制板常规规格标准》,以及《圆筒状竹材试验方法》、《片状竹材试验方法》。

2004 年由国际竹藤组织(INBAR)协助,国际木材结构技术委员会完成公布的关于竹子的标准如下:《竹材物理及力学性能测定部分 1:要求》、《竹材物理及力学性能测定部分2:实验手册》、《竹材物理及力学性能测定部分 3——结构设计》。

2006 年哥伦比亚也出台了竹子相关规范,《瓜多竹竹茎收后处理标准》《瓜多竹竹茎保存于干燥规范》,其他相关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竹子规范标准,如美国夏威夷制定颁布的《竹结构柱标准》等。从世界范围内看,国际竹藤组织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中国竹子产量很多,反而国外对竹子建筑研究较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