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逆袭!收入反超星巴克,专家预言: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

瑞幸逆袭成功,季度营收首次超过星巴克。
近日瑞幸和星巴克都公布了最新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瑞幸在第二季度的收入为62.014亿元人民币,星巴克第三季度的收入则为8.2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05亿元。
另外,瑞幸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8%,去除汇率影响,星巴克的同比增长则为60%。瑞幸终于实现了反超!

仅成立5年的瑞幸,靠什么超过星巴克,成为国内咖啡市场的老大?
1.门店突破一万
今年,瑞幸国内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成为国内第一个门店数量破万的咖啡连锁品牌。
从2021年瑞幸门店数量超过星巴克之后,瑞幸就在扩张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截止到6月底,瑞幸国内门店的数量为10829家,其中自营门店7188家、联营门店3648家。除此以外,瑞幸还拥有7家新加坡门店。
而星巴克虽然在全球门店的数量上远超瑞幸,达到了37222家,但是大部分门店都在美国,仅有6480家在中国。

为了迅速扩张,从2021年开始,瑞幸采用了“自营+联营”模式,向全国9个省份,41个城市开放了伙伴招募计划。之后又开放了“带店加盟”模式,以联营模式为基础,招揽那些正在经营的店铺或者拥有店铺的投资者。
市场不断下沉以及规模迅速扩张,使得瑞幸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事实上门店数量,并不是瑞幸唯一的致胜法宝。
1999年星巴克进入中国之后,就迅速占领了国内的咖啡市场,成为当之无愧的龙头。而星巴克的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咖啡,还因为星巴克的“第三空间理论”。
星巴克认为,除了居住的“第一空间”,工作的“第二空间”以外,人们还应该拥有一个可以让人感觉到轻松、愉悦的社会空间,也就是“第三空间”。
所以星巴克将门店分为了四个区域,私密的会议室、半开放的单人办公区、多人讨论的沙发区、可以短暂休息的休闲区。人们可以在星巴克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区域。
星巴克引进的理念征服了众多年轻人,也征服了国内咖啡市场。所以瑞幸在一开始也想要模仿星巴克的模式,但是却忽略了现实情况。

星巴克的高单价以及市场占有率,支撑得起大门店。而作为一个新品牌,且客单价远低于星巴克的瑞幸,大门店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事实证明,一开始瑞幸的大门店都在亏损,不得已,瑞幸只能砍掉那些大门店,转向小而精的小店。
瑞幸的门店大多没有星巴克那么大的空间,但是功能却不少。满足了部分顾客的休息需求之后,瑞幸将重点放在了自提和外卖上。同时还开发了线上点单,为门店再次带来一波客流量。
瑞幸的选择是正确的,下沉市场更喜欢瑞幸这种低单价以及灵活节省时间的销售方式。于是瑞幸死磕下沉市场,继小门店之后,又打起了价格战。
2 .9.9元价格战
近期9.9元的瑞幸席卷全网,众多网友都参加到了薅瑞幸羊毛的活动中来。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9.9的咖啡,让瑞幸超过了星巴克。
表面上看,瑞幸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实际上,瑞幸完全是“被逼”的。

瑞幸的竞争对手,也是瑞幸创始人创立的新品牌库迪,为了抢占瑞幸的低价咖啡市场,推出了更低价格的活动,1元喝咖啡、8.8元任意购等。瑞幸不能眼看着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被他人“摘桃子”,于是只能被迫迎战。
瑞幸有市场,有口碑,如今又有了低价,自然在咖啡市场所向披靡。一举超过了星巴克,瑞幸也相当意外。
库迪咖啡的首席策略官李颖波曾透露,一杯咖啡的成本在9块左右,如此看来打价格战,瑞幸并不赚钱,那么瑞幸为何能在收入上超过均价在40元的星巴克呢?

事实上,“每周9.9元喝咖啡”只是瑞幸的引流手段,因为这个活动只能线下取餐,无形中带动了门店的客流量。有内部人士透露,这个活动使得门店的整体销量提升了至少40%。
自从6月份推出9.9元活动以来,瑞幸的交易用户数突破了5000万,相较第一季度月均交易客户数2949万,几乎翻了一番。很多消费者就是因为瑞幸9.9元的活动,才会频频走进瑞幸。
9.9元活动给瑞幸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也让其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瑞幸董事长郭谨一在一次会议中表示,因为活动反响超出预期,预计这个活动将长期持续下去。
3.价格战能走多久?
瑞幸有继续打价格战的雄心壮志,但是市场允许吗?
瑞幸的崛起让很多资本看到了咖啡市场,不仅中国邮政、脑白金、同仁堂等企业开始布局咖啡市场,新式茶饮品牌也是瑞幸扩大市场的对手。
当咖啡和茶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众多有低价优势的茶饮品牌进入咖啡市场,瑞幸就不得不面对市场被瓜分的难题。价格战之后,各品牌或将进入性价比的内卷当中。

有业内人士认为,平价策略也许能帮品牌迅速切入市场,扩大消费群体,增强品牌知名度。但是这种获利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很难持续,需要在其他方面不断提升成本效益支撑。如今市场上,平价策略已经不如往日有效。
而被反超的星巴克,似乎也并不担心瑞幸的低价攻势。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针对瑞幸9.9元活动做出回应,“我们欢迎竞争。因为竞争实际上扩大了咖啡市场并加速了咖啡消费的普及,不同的品牌为顾客带来不同的价值主张和消费场景。”她表示,星巴克在和瑞幸玩长期游戏。
看来,星巴克和瑞幸之战还将继续下去。
本文综合自中国经营报、浙江经视、每经头条、今日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