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W:复原周深《哥哥》为《放生心事》谈近代一个「舍生取义」历史人物-林觉民

2023-06-27 18:14 作者:MW周深超齡粉絲  | 我要投稿

MW:插图版 复原〈深的深〉专辑《哥哥》为《放生心事》谈近代一个「舍生取义」历史人物--林觉民 2023/06/27 近月,因家事私务繁忙,未能静下心来听新曲。微博歌话可以暂停一段日子,但杂志月稿不能脱期啊!努力从旧歌话中寻找未曾上传杂志的。 最近,广东「雨后00」妹子在我的许多旧博文中留言,她说认识我是始自4月19日重发的《情意结》歌话,然后搜到了我谈《哥哥》的歌话。在和妹子交流对谈中,也就唤回我五年前写此篇歌话的记忆。觉得这不正是我要寻找未曾上传杂志的遗珠吗? 现在从新整理这三篇博文为三合一,加回插图,使成资料更为详尽的合篇。部份小友的留言会载入文中,原稿会转设限设只博主可看! 2018/01/08 原文上传微博(篇206abc) 2023/06/27 头条文章(篇206)三合一 2018/01/08  (一)曲子复原《放生心事》原由 对这首曲子《哥哥》所致敬的人物张国荣,奶奶并不熟悉。我不常听流行曲,加上代沟的关系,他初出道时,和其他香港红歌手一样,是翻唱日本流行炽热歌曲而爆红的。他们是我儿女辈的偶像,电影我只看过他主演很不错的〈霸王别姬〉。对他46岁就离开人世感到很惋惜,四十多岁,还很年青啊!生命就如此灰飞湮灭了,除了他的歌曲电影外,留下的就是他歌迷无尽的伤痛! 这曲子也是高晓松老师十八年前,为景枫、袁娟(袁娅维)等模仿大赛优胜者制作的(Fun)专辑里其中一首,是袁娅维唱的告别她十七岁的歌《再见》,专辑里的歌曲限于演唱者当时的名气,未能炽热起来。这些歌曲都是高晓松老师念念不忘的心头至爱!今次多首歌曲都让周深翻唱了。 现在这首《哥哥》由尹约填新词翻唱,搜资料尹约解说了这首歌曲的诞生。身为制作人兼词作尹约说:「有天早上醒来,我写了一首长诗,之后在曲库里找曲子,找出这首,改了几个字,竟然完全契合。这也是这张专辑唯一一首先有词再有曲的创作。」 虽然我不熟悉曲子所致敬的人物,但歌曲旋律非常优美,配上小深深那极致美的,自带感伤属性的嗓音,真是动听得很!我一直都想写点歌评,但没有真实感受,写不到啊!原曲为了配合向张国荣致敬,改了好几个字。虽然歌词改了少许,但仍然觉得歌词充满了诗意,满怀悲壮,是首讴歌生命之歌。 那天,听着歌曲,突然间灵光闪动,何不回复歌曲原有名称《放生心事》,用新的角度,另辟蹊径,更改致敬的对象。我脑子搜索了一下,古代太遥远了,当代不易找......卒之想到他了,就是清末时一个我敬重的历史人物--革命烈士林觉民。 (二)林觉民生平史实 说到林觉民,不得不说他的〈与妻诀别书〉及〈禀父书〉。清朝末年,革命志士反清起义的第一次革命失败了,他是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一个。起义前三天(1911年),他给妻子陈意映写了这封诀别信,感人肺腑,每次重阅都让人掉泪。

链接:〈诀别书〉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E%E5%A6%BB%E4%B9%A6/9183009  鏈接:〈訣別書〉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E%E5%A6%BB%E4%B9%A6/9183009 2011年的電影〈辛亥革命〉有述及林覺民事蹟,胡歌飾演的林覺民不是主角,主戲是在被補後與兩廣總督張鳴岐的那場辯論。

评论说电影只是一部流水账,未有深入反思历史;革命党人的理想和精神亦未有深入探讨,只是浮光掠影,侧重官能上死亡的惨烈。百多年来,还有其他的影视作品,不一一尽录。 林觉民1887年诞生于福建省福州书香门第,其父是林孝恂,其兄是林长民(林徽恩父亲),他从小过继给叔父林孝颖。林孝颖博学多才,清末科举废,被聘任为全闽大学堂国文教习。林氏幼承庭训,天生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国学功底深厚。他15岁考入全闽大学堂,此时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岁月。他课余喜阅读书刊,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深以为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他组织力强,因而被推为学生领袖,曾领导清末福州数次反满革命行动。

林觉民遵父命成婚,其妻陈意映,父为举人。陈意映通晓文墨,深明大义,夫妻恩爱。「与妻书」中,显示林参加革命,没有向妻子透露其心迹,因为怕妻子担心!林觉民在家办学堂,妻子、堂嫂、弟媳、堂姐妹等人皆入读。他亲自编选教材、担任主要课程,常讲解世界大势、抨击封建礼教。她们思想因而觉悟,纷纷放脚,并投考福州女子师范成为女师第一届毕业生。

1905年,林东渡日本就读庆应大学,不久即加入同盟会。1910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先生制定翌年广州起义。林从日回国,妻已怀孕。其时各战友亦云集香港、广州等地。4月24日林待战友入睡后,挑灯写〈诀别书〉在一方帕上。婉转千余字,字里行间,读之断肠,催人泪下。 林觉民又取出纸张,写道:「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也!」,寥寥数语,显出林觉民「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决心。 林又对其他战友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这是何等目光远大,令人敬佩的殉国者! 辛亥年(1911)4月27日早,林与战友直扑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将总督署付之一炬。惟队伍退至东辕门时,与迎面而来的清军肉博战,林氏负伤被擒,其后在广州天字码头就义,年仅24岁。 下图:六位被捕黄花岗烈士最后遗照 有圈者是林觉民(图摘自网络)

下五图:褔州林觉民故居(林父因儿子参加革命被处决而卖屋避居乡间) 冰心童年因祖父买了房子曾居此屋

链接:林觉民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E%97%E8%A7%89%E6%B0%91/274373 链接:陈意映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9%88%E6%84%8F%E6%98%A0?lemmaId=274373&lemmaTitle=%E6%9E%97%E8%A7%89%E6%B0%91&fromModule=lemma_inlink&bk_fr=chain_bottom×tamp=1687697743753 每读一次林觉民的诀别书,就会感动流泪!林家后人在大陆很低调,但家族另一脉就是林徽因异母弟弟林桓出类拔萃的女儿林璎 ,1981年21岁建筑学系还未毕业就取得越战纪念碑大奖:华盛顿越战纪念公园,大草坪平放V形黑色大理石石墙。林璎用两边低中间高的高差距使碑文所刻名字(阵亡军人)从两边向中间不断增多,使人心底萌生战争残酷,一种无可抗拒的感染力。

上图:年轻时的林璎 石墙刻上阵亡者名字 下三图:鸟瞰V形石碑

下三图:近距离角度黑石墙由低至高

当时有保守军人及种族歧视者反对声音,故公园旁另建纪念碑是第三名作品。但四十多年以来,石墙参观人数远超另一碑。林氏家族可以说是家学渊源,1994年有纪录片述说她生平成就,并夺取199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成就非凡。 链接:林璎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E%97%E7%92%8E (三)歌曲介绍

上三图:〈深的深〉专辑 插图Lost7 下二图:《哥哥》歌词及插图

《放生心事(哥哥)》〈深的深〉专辑 唱:周深 (2017/11/07发行) 4.32 曲:高晓松 词/制作人:尹约 编曲:钱雷/张筱真 弦乐配器:张筱真 整首曲子都是琤琮钢琴的伴奏贯穿全曲,间以弦乐的奏鸣;前奏及收结都是琴音的前后呼应。尹约的歌词就是诗意满篇,各种意象纷陈,任由听者解读:是悲壮?是慷慨就义?是豪情万丈?是死生契阔?是窗外疏梅筛月影?是...... 第一部份 A)主歌1 旋律1 『是谁 独自划船去江心的沙洲   流水 静悄悄淌着盈满入海口   沿岸 渐渐漂满他放生的心事   遥望 他们不融化也不愿游走』 a)是那一个?他吗?满怀悲壮,孤身独自划船到了江水中央流水急湍的沙洲那处? b)江中流水不断,他投身革命的豪情宛如江水,从最初静悄悄在心里滋长,现已满盈到要流入大海了。 c)沿岸的江河,渐渐漂满的是他想放下但又放不下的心事:「对国家深沉的爱,生死难卜的起义,他对父及妻儿的歉疚以及难舍难离的矛盾。」 d)遥远望着,那些心事不能融解,也不愿游走离开。 B)主歌2 旋律1 『是谁 深夜路过铁青色断桥   明暗 是他漫天放生的问号   沿路 汇入北斗星轨的心事   夜复 一夜在他的心尖飘摇』 a)是那一个?他吗?深宵夜里,经过那道铁青色断了的桥,前进会掉落有如深渊似的革命激情?后退是他的犹豫畏缩? b)国家光明的前路抑或黯淡无光的沉沦,是他心里反覆漫满天空无数的「?」,要问自己何去何从的心结? c)沿着要向前走的人生路,仰望漫天的星辰,那颗指引旅人的北斗星,究竟在那啊?可以给「心事」一直困扰着他的一个指引吗? d)夜复夜,日复日地;那一夜,「心事」又在他心瓣尖飘摇着。 C)副歌1 旋律2 『后来 他孤注一掷咬牙爬上一道闪电   呜啊啊!(动人的吟唱)   雷声击穿了夜幕而他四肢纤幼   走吧 这么多年 你们终于自由   走吧 这么多年 你们终于自由』 a)后来,他终于孤注一掷,咬着牙龈,爬上了那道闪电去(起义前对战友所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呜啊啊!(吟唱) b)轰天雷声一响,击穿了寂静的夜幕,而他纤幼的四肢百骸却舒展了开来。 c)去吧!这麽多年,你们心里的结终于解开,你们的心灵终于自由了! d)去吧!这麽多年,你们心里的结终于解开了,你们的心灵终于自由了! (深深在这段落里,透出了美美的高音,嘹亮又高远!) 间场音乐 (全部弦乐起动了,非常动人的间奏旋律。) 第二部份 D)主歌3 旋律1 『呼喊 匆匆被淹没没有人远走   奔跑 雨点纷乱心事又倒流   身后 萦绕一团混沌的乌云   好吧 你们跟着我早已湿透』 a)枪火炮弹下,战友的呼喊,淹没在革命军与清军的肉博战中,但没有一人临阵退缩! b)奔跑追逐中,如雨点纷乱的「心事」又倒流回心坎里,支持着他那不能移动的意志! c)身前身后,混战中,战友陷入了重围;有如一团团混沌压顶的乌云,缠绕不散! d)好吧!追随他的战友,宛如滂沱大雨下湿透的身躯,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不顾了! E)副歌2 旋律2变奏 『后来 他步履沉重慢慢靠近悬崖方向   呜啊啊!(吟唱)   后来 他纵身飞跃从此永别忧伤   终于这么多年 你们放生了他   终于这么多年 你们放生了他   凡人终有一死 星辰大海永恒   凡人终有一死 只有心事永恒』 a)被枪毙前,行刑那一刻,他从容就义;之前,虽然步履沉重慢慢靠近悬崖向方,但已早存慷慨赴死的决心! 呜啊啊!(吟唱) b)从起义那一天开始,他已纵身飞跃投入那无边无际的深渊了,从此他再义无返顾「为天下人谋永福」「以那家书与妻永别矣」「从此永别了那些国家忧患」了! c)终于这麽多年,他的爱国情怀,他的「舍生取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感动了无数那麽多人啊! d)终于这麽多年,他的悲壮豪情,他的「杀身成仁」,百年后的今天无数那麽多人对他是肃然起敬! e)是人就终有一死,惟星辰大海永存;但死有轻于鸿毛...... f)是人就终有一死,惟心事永怀不变;但死有重于泰山...... (最后『凡人终有一死 星辰大海永恒』『凡人终有一死 只有心事永恒』,是重唱旋律2最后两句的旋律以收结曲子,然后是动人的钢琴,持续弹了一小段,直至琴音完全静止了,曲子才结束。) 链接:周深《哥哥》陈肉肉 74.27 https://youtu.be/mg8_ftkOtL4 (四)写《放生心事》的心路历程 【国魂所在,紧系我心!】 2018/01/10 要知道,写名人的生平并不太难,网上参考资料很多;最难是把林觉民的生平事迹,配嵌入歌词而又不觉得兀突牵强的话,那就难许多了。我很高兴我写到了!! ​我极为尊敬林觉民,感动于流传百年,他起义三天前,深夜挑灯而写的〈诀别书〉:「他为国捐躯的豪情与对妻子的深情,互相交织;大气磅礡而又缠绵绯恻,可以说是一字深情一字泪。百年后的今天,〈诀别书〉读来仍然令人憾恸,催肝断肠,教人落泪!我一面解读歌词,一面泪目涟涟。为林觉民对妻子那份深情而动容;为他的凛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为革命慷慨赴死而肃然起敬;为七十二烈士壮烈牺牲而悸动!我真情的感受,全在歌词的解读。」 我写文时感受良多!年轻小友未必认识革命先烈林觉民。其感人肺腑之处在于「家」与「国」之间的两难存!林觉民的选择是牺牲「小我」以成全「大我」!这不是一般平凡人能做到的,需要有高度无畏精神和勇气啊!他有犹豫,有对家人的歉疚;在多方矛盾的心情下,他作了最终的选择: 『「他孤注一掷咬牙爬上一道闪电」他孤注一掷,咬着牙龈投身必死的革命壮志(一道闪电)。「他纵身飞跃从此永别忧伤」他纵身飞跃向革命豪情的大海深渊,从此向国家忧患说再见,冀盼迎向国家光明的未来!要知道,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只有超凡入胜的人才能克服一切,从容就义,慷慨赴死!!』 何以我会用林觉民事迹来解读歌辞?就是「凡人终有一死 星辰大海永恒,凡人终有一死 只有心事永恒。」这两句,我立刻联想「死有重于泰山 死有轻于鸿毛」司马迁这两句,在脑子里搜索一下:「古代太遥远,现代不易找,近代吗?就想起清末时的革命先烈林觉民了。」 1)首先解读了E)段最后的那两句歌词 a『凡人终有一死 星辰大海永恒』 (是人就终有一死,惟星辰大海永存;但死有轻于鸿毛......) b『凡人终有一死 只有心事永恒』 (是人就终有一死,惟「心事」永怀不变;但死有重于泰山......) 2)然后E)段其他: a『后来 他步履沉重慢慢靠近悬崖方向』 (行刑前那一刻,他从容就义;虽然步履沉重慢慢靠近悬崖--死亡边缘;他无所惧怕,早存慷慨赴死决心!) b『后来 他纵身飞跃从此永别忧伤』 (从起义那一刻开始,他已纵身飞跃投入那无边无际的深渊了,从此他再义无返顾「为天下人谋永福」「以家书与妻告别」「从此永别了那些国家忧患」了!) c『终于这么多年 你们放生了他』 (终于这麽多年,他的爱国情怀,他的「舍生取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感动了无数那麽多人啊!) d‘终于这么多年 你们放生了他’ (终于这麽多年,他的悲壮豪情,他的「杀身成仁」,百年后的今天无数那麽多人对他是肃然起敬!) 3)歌辞最初A)段的4句也解读了: a『是谁 独自划船去江心的沙洲』 (是那一个?他吗?满怀悲壮,孤身独自划船到了江水中央流水急湍的沙洲那处?) b『流水 静悄悄淌着盈满入海口』 (江中流水不断,他投身革命的豪情宛如江水,从最初静悄悄在心里滋长,现已满盈到要流入大海了。) c『沿岸 渐渐漂满他放生的心事』 (沿岸的江河,渐渐漂满的是他想放下但又放不下的心事:「对国家深沉的爱,生死难卜的起义,他对父及妻儿的歉疚以及难舍难离的矛盾。」) d『遥望 他们不融化也不愿游走』 (遥远望着,那些心事不能融解,也不愿游走离开。) 4)然而解读到这里,后面的歌词却卡住了,怎样写下去?不知道?是8日早上十时就搁置了下来,到了下午继续,不知何解?有如神助似的,灵感突然涌至,很快就写了B)段。 a『是谁 深夜路过铁青色断桥』 (是那一个?他吗?深宵夜里,经过那道铁青色断了的桥,前进会掉落有如深渊似的革命激情?后退是他的犹豫畏缩?) b『明暗 是他漫天放生的问号』 (国家光明的前路抑或黯淡无光的沉沦,是他心里反覆漫满天空无数的「问号」,要问自己何去何从的心结?) c『沿路 汇入北斗星轨的心事』 (沿着要向前走的人生路,仰望漫天的星辰,那颗指引旅人的北斗星,究竟在那啊?可以给「心事」一直困扰着他的一个指引吗?) d『夜复 一夜在他的心尖飘摇』 (夜复夜,日复日地;那一夜,「心事」又在他心瓣尖飘摇着。) 5)然后是C)段: a『后来他孤注一掷咬牙爬上一道闪电』 (后来,他终于孤注一掷,咬着牙龈,爬上了那道闪电去(起义前对战友所说「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 呜啊啊!(动人的吟唱) b『雷声击穿了夜幕而他四肢纤幼』 (轰天雷声一响,击穿了寂静的夜幕,而他纤幼的四肢百骸却舒展了开来。) c『走吧 这么多年 你们终于自由』 (去吧!这麽多年,你们心里的结终于解开了,你们的心灵终于自由了!) d『走吧 这么多年 你们终于自由』 (去吧!这麽多年,你们心里的结终于解开了,你们的心灵终于自由了!) 6)最后的D)段也在Muses女神眷顾下,灵光闪动。从「呼喊 淹没......」想到起义那天早上,革命军在东辕门与清军血战的惨烈,于是就完成全首歌词的解读了。 a『呼喊 匆匆被淹没没有人远走』 (枪火炮弹下,战友的呼喊,淹没在革命军与清军的肉博战中,但没有一人临阵退缩!) b『奔跑 雨点纷乱心事又倒流』 (奔跑追逐中,如雨点纷乱的「心事」又倒流回心坎里,支持着他那不能移动的意志!) c『身后 萦绕一团混沌的乌云』 (身前身后,混战中,战友陷入了重围;有如一团团混沌压顶的乌云,缠绕不散!) d『好吧 你们跟着我早已湿透』 (好吧!追随他的战友,宛如滂沱大雨下湿透的身躯,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不顾了!) 下午三时半上传博文于微博,大功告完。心情激荡,彷如自己置身其中,似是目睹一切,思绪跃动不已!所以写下了「国魂所在 紧系我心」结束此文! (四)评论留言 2018/01/08 @初夏月上弦-周深瑾轩来一打:我很喜欢《哥哥》这首歌耶,非常有感情,而且很流畅的一气呵成的感觉。 @MW:歌真的很动听!其实我也想听袁娟唱的,听说也空灵动人! @初夏月上弦:我听过,4 fun in那个专辑收录,袁维亚那时候唱功还没现在那么成熟,我还以为她是好声音刘欢捧出来的,结果02年就出来过,现在看高晓松看人还是挺有眼光。 @盛开的芥花: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首歌曲,深受启发 @MW:谢谢你们的支持! @-ice-冰冰冰灵:奶奶您解读得真棒👍 @MW:谢谢你们的支持! @夏日里的大鱼:真棒👍 👍 👍 @MW:谢谢支持! @天有情-22245:阿姨让我对《哥哥》这首歌又有新的认知,谢谢您的歌评。 @MW:谢谢支持!其实意象化歌词予不同人有不同感受。 @小竹子库塔:奶奶好棒 @MW:谢谢支持!更谢谢你一口气点赞了我数十篇博文啊! @天空有颗星叫星星:看来这首歌可以演译不少名人的一生 @MW:你说得没错,历史上许多人物对后世人都有启发作用。所谓「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啊! @天有情-22245:阿姨让我对《哥哥》这首歌又有新的认知,谢谢您的歌评。 @MW:谢谢支持! @秋醒纪:这样看来,很多视死如归的人都能带入了 @MW:同意,历史上许多殉国者都是视死如归多! @琳叻-深深的阔落翅翅:奶奶超级棒啊!写的真好!我自愧不如为奶奶打call!给奶奶鼓掌👏 👏 👏 @MW:谢谢支持! @新一代bian号92929:林家 书香世家!出了很多有才的文人! @MW:的确是家学渊源,看林璎21岁的成就! @弱水叻JJ:这首歌是专辑中我非常喜欢的!#周深# #周深的深# 原来在情感上也共通了! @MW:大家都喜欢啊!其实专辑里首首都动听! 2018/01/09 @弱水叻JJ:太厉害啦!逐句解读!真的有感受到那种悲壮和遗憾! @MW:谢谢!年轻小友们未必知道革命先烈林觉民的生平事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每个烈士都各有其故事,但他为人认识较深,是由于他起义三天前深夜,在香港写下以明心志的「与妻书」,字字血泪,流传百年,感人至深! @xjh深深的祈祷:感谢阿姨从另一个高度解读了这首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正能量和爱国情怀 @MW:我极敬重革命先烈林觉民,感动于他的〈诀别书〉:为国捐躯的豪情与对妻子的深情,互相交织,一字一血泪。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憾动心灵,教人落泪!我一面解读歌词,一面泪目。为林觉民的凛然正气,他对妻子那份真情而动容;也憾恸于72烈士的壮烈牺牲!我真情感受,全在歌词解读。国魂所在,紧系我心! 2018/01/10 @jinyuHY:终于有时间坐下来看阿姨的长文了。大学时写过汪精卫的《双照楼诗词稿》(黄花岳麓互联绵,此日相望倍惕然)这首诗的赏析(当时老师布置这个作业时整个班的人都傻了:怎么会分析这个人的诗?!),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过一些了解。 @MW:对一个人客观的评说,其诗才不能因其言行而被忽视。据余英时教授于重版诗稿的序言中有评述汪之投敌,有兴趣小友可网上搜资料。 @jinyuHY:是啊,完成了那次作业后,我回想起这段经历,都觉得我的老师与阿姨您有着一样的想法:希望能利用这次硬性的作业,让我们更多地从文学角度纯粹地了解他的诗作。 @MW:汪精卫因「汉奸」罪名,以至其诗词为人所忽略。2012年天地图书重版了他的诗集〈双照楼诗词槁〉。他诗词造诣高深,是近代中国诗词名家之一,出版后有香港专栏作家为文多篇赞赏推荐,我亦透过该作家认识他诗词几首。 @jinyuHY:那真是不堪回首的历史。看老舍的散文,看得是满心欢喜的,写得都像我们身边的事物。猫、小儿、趵突泉、济南的冬天……惟每每读《我的母亲》,眼泪都会止不住流下。 @MW:老舍是中国现代着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1966年67岁投湖自尽,一个誉满中外的作家就此消失于人世,可惜得很啊! 2018/01/10 @新一代bian号92929:看到有米说后来他纵身飞跃从此永别这句里的“飞”,唱的很是精妙。相比前几个字的唱法显然这个“飞”字更实,音调乃全句最高,而且这个字拖的音略长,却力度不减,有一种抛下一切的洒脱,对世间毫无留恋的顿悟。让我想起一句宁为玉碎。 @MW1月15日覆:同意妹子所说,那高音的飙发,显示他的义无返顾,慷概就死,为国捐躯......有老爷子同窗提出异议,认为「血染的风采」激昂类型更适合烈士们的悲壮豪情!诚言所说,惟我是在现有歌词里来解读已尽所能了。况且〈诀别书〉一面慷慨激昂,另一面却缠绵悱恻,情怀缱绻,通篇都是对妻的深情啊! 2018/01/10 @新一代bian号92929:后来他孤注一掷咬牙爬上一道闪电,这句写的很是决绝,又能体会到背后的绝望,悲凉,逼不得已,四面树敌! 2018/01/15 @MW1月15日覆:我觉得是悲壮,怀着对国家光明前途的希冀,迎向那道闪电已是必死的决心! 2018/01/10 @新一代bian号92929:听主任说《哥哥》这首歌很奇妙,有些冥冥中注定的诞生。而且这首歌也很像在叙述一个人的生平。 @MW1月15日覆:是叙述一个人的生平,主要还是其心路历程! 2018/01/10 @初夏月上弦-周深瑾轩来一打:突然一下子升华了这首歌,一直遗憾歌名他们改为《哥哥》,有点儿局限。 @MW:我写歌评是基于感受,对不熟悉者无法写到。偶然的灵光,让我切入新角度向可敬的革命先烈林觉民致敬。我很高兴得到小友们的谬赞!林觉民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去尊敬的。书香世代,衣食无忧,可以拥有一般人得不到的物质和逸乐;但他却抛弃这一切,为国捐躯!其余的烈士,都是只求报国的英才!能不被感动吗? @雪糕_高:每一次看奶奶对深深的歌的剖析,都能让每一首更上一层楼,让我更爱深深的每一首歌,也爱这可人儿更甚。 @深深的美声:感谢奶奶更高层次的解读,拜谢。 2018/01/11 @初夏月上弦-周深瑾轩来一打:写得太好了,我真的很喜欢这首歌,深深唱这首歌很流畅,情感也很符合,等我有空我去找些视频来剪一个。 2018/04/21 @雪糕_高:看着对于先烈的描写里,我忍不住湿了眼眶。 @MW:先烈事迹,确实令人感动! @秋醒纪:这样看来,很多视死如归的人都能带入了 @MW:谢谢支持!同意! 2018/12/07 @左莫2:观文如读文山先生正气歌,佩服~!!! @MW19年5月19日覆:对不起左莫2小友!今天才看到你的留言!太谬赞了!我是心血来潮,才将《哥哥》这曲子改回《放生心事》。因为《偶然》该曲搜了徐志摩,搜了林徽因,然后搜到了林觉民。我深受这位民国革命烈士所感动!改回《放生心事》想致敬的人物,立时想到他了。 2023/05/10 雨后妹子在《情意结》歌话留言: @雨后00:《哥哥》您的解读很精彩。冒昧请教您,此曲主题人物是不是有二个,张国荣、林觉民。整体的歌词很适合一个历史人物的缩影。深深在当时评论此曲当初用《放生心事》,后在理解首句词,突然想到张国荣曾也有这样的场景,就改名为《哥哥》。而深深对这曲其他解读也找不到了。所以,希望您抽空能回答,谢谢您! @MW:我尽量用林觉民的生平事迹来解读歌词,例如歌词‘流水 静悄悄淌着盈满入海口’解作「江中流水不断,他投身革命的豪情宛如江水,从最初静悄悄在心里滋长,现已满盈到要流入大海了。」 @MW:还有『沿岸 渐渐漂满他放生的心事』,解作『沿岸的江河,渐渐漂满的是他想放下但又放不下的心事:「对国家深沉的爱,生死难卜的起义,他对父及妻儿的歉疚以及难舍难离的矛盾。」』。若以张国荣角度来解释歌词,对他不熟悉,他生平有甚么惊天动地的事可供参考?实在无从下笔! @雨后00:是的,米姐姐的解读很贴切这首歌词。米姐姐真的很用心,为深深有您这位壹位姐姐而开心。米姐姐,妳真好。 @MW:我对张国荣认识不深,无从来致敬;但又喜欢《哥哥》原本叫《放生心事》这曲子的旋律,所以转而向辛亥革命先烈林觉民致敬!他的生平事迹很感人,我粗略看了一遍歌词,意象化的词意,可以配对上一些为国牺牲的历史人物。 @MW:百多年前,林觉民的〈致妻如意书〉实在太动人了,所以我把曲子转而致敬辛亥革命先烈。由于知道了林觉民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率领志士们攻击清政府衙门被大群清兵围困时,以及他的慷慨就义赴死!歌词全部配合处境,解读歌词时,有如神助般,全无违和感! @MW:其实曲子命名《哥哥》,主题就是向张国荣致敬,有局限,因为并非所有听众都是张迷。是我用回原曲名称《放生心事》,转向历史人物致敬而已! @MW:我觉得此曲的歌词用来形容一个在历史上有贡献的悲壮革命家是比较适合的!致妻告别书中,充满了矛盾心情,其「牺牲小我」引起国人的觉醒,以能使「革命大我」得到完成!! @雨后00:我对张国荣也不太了解,但如此此曲只是以他为主题,似乎太窄了。如此的音域,如此的歌词,我觉得更应同米姐姐您的理解更为贴切些。 字数(10,830)

MW:复原周深《哥哥》为《放生心事》谈近代一个「舍生取义」历史人物-林觉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