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刘浪:人性之中的兽性及其疏导之策

2020-06-06 20:04 作者:蒋楼老师  | 我要投稿

人性之中的兽性及其疏导之策

 

刘浪

重庆大学弘深学院土木建筑专业2014级本科生

 

 

人性之中抹之不去的兽性

豆瓣网上,有一则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影评,是这样写的:“船是派,厨子是 鬣狗,斑马是佛教徒,猩猩是母亲,老虎是派的黑暗欲望,而少年派是派的善良本性。船上的动物死光后,象征善良的少年派被代表黑暗的老虎放逐了,被迫进入漂浮岛,而老虎 控制着整艘船,也就是派的躯体,少年派几次努力都没有办法接近派的躯体,这是黑暗放 逐善良的映像。当老虎吃光了食物后,被欲望催逼着跳下了船,之后上不了船。这表明人 性恶的一面常常会因欲望催逼而做出不理性的举动,最后摧毁自身。而少年派趁机控制了 船,本想干掉老虎,但最后救了老虎。这有两层意义,善良之所有善良,是因为无法对黑 暗作恶。另一方面,恶之不存,善亦难附,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性的善与恶是相 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看了这一则影评,我突然对这部充满哲思的电影肃然起敬。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性:当个人的生命处于风口浪尖的时候,一种潜藏在灵魂深处的攻击欲望便如肆虐的蛟 龙,冲出躯壳,暴殄天物,是谓兽性;这时候的人性俨然如羽毛般乏力,难敌兽性。很多年前,看过一本杂志对人在开车时的心理的描写。文章中说,当人与人被关在狭 小的汽车里的时候,彼此不易看见对方的面颊,看到的只是一辆辆汽车。这时候仿佛自己正在膨胀,不仅肉体,就连整个车身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人的动物本性被重新唤醒,具有了侵略性。面对超车,挡道现象,甚至只是一般的拥堵现象,驾驶者都会变得暴躁不安,焦虑与怒火交织。平日里的文质彬彬,化作此时的粗鲁莽撞。但凡有挡自己道的,或者超自己车的,都是对自己的公然挑衅,真恨不得追上去给他颜色。文章还说,对于男性,汽车就像自己的一双“烧油腿”,是在女性面前及竞争对手面前炫耀自己的资本,于是攀比汽车的品牌型号成为一时之风。这种攀比之风,甚至可以归结为动物本性当中惟雄性特有的性炫耀。现在想来,这篇文章煞是精辟。人在开车时动物本性的重新激发,正是最近几年来 “路怒”现象以及攀比现象的根源,尤其前者。即使在舒坦的生活中,兽性偶尔也会乍现。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如此的悠久,兽性处于压制中也是如此的漫长。特别是从奴隶社会 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类一步步携手走来,革除了古代酷刑,完善了法律体制,削弱了歧视现象,发展了宗教和哲学,形成了道德观念。这其中每一项质变,无一不是人性征服兽性的战利品。于是在当今社会,有人辱骂我们,我们控告他侵犯名誉;有人攻击我们,我们控告他故意伤害。受歧视者可以从相关机构寻求帮助,顶着压力的人可以从宗教信仰中获得慰藉。我们有的是正当武器,可以用文明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似乎兽性早该退化了。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即使我们的灵魂被人性牢牢掌控,兽性依旧。因此,是时候正视兽性与人性的辩证关系了,是时候告别那个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否定兽性的形而上学时代了,是时候聘请唯物辩证法作最公正的裁判,来评判两者孰优孰劣了。

猛虎难掩的兽性与人之本质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这位裁判郑重地告诫我们,一分为二,是正确解读万事万物的钥匙。我们必须认识到,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且这两面是矛盾的。矛盾的双方既具有斗争性,也具 有同一性。纵览当今的宪法及民法,一条基本规律就是,你不犯人,你就无罪。见到有人作恶,你跑过去制止他,是见义勇为;已经制止了你还紧追不舍,就是故意伤害。对这两类行为的审判结果截然相反。法律意识涣散的人,认为只要自己是在伸张正义,“为人除害”,就是做好事,是所以引发了上海市一位被怀疑虐过猫的女士被人肉,被殴打的惨状,以及公交车上一年轻小伙因不让座被一位怀孕妇女的丈夫暴打的丑闻。这些“伸张正义”的人理应受到严惩。但是,如果我们暂时抛弃法律和道德的意识形态,从人的本性去思考以上情形呢?别忘记,人也是从动物进化来的,兽性的本质是攻击。光制止是远远不够的,追着打,直到对方丧失还击能力才肯停止。愈是磨牙吮血,殊死搏斗的刺激场面,愈能从中获得快感和解脱,从而平息体内失衡的肾上腺素。这才是兽性的赤裸裸的写照。人的心中皆有一只猛虎,无论怎样遮掩。

人性,则是兽性的对立面。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是对何为人性的一个有力的回答。明明衣衫褴褛,却出于无私的母爱,仍旧把捡来的四五个孩子都安置在自家的床上,即使这样做有被丈夫打骂的隐患。人性的本质是慈悲,有了慈悲作为逻辑基础,我们才演绎出了道德、公平、正义等一切令人愉悦的意识形态。如果上述几个施暴者觉悟到自己是具有人性的,他们必将对自己的施暴行为追悔莫及。既然忍受不了猫被虐杀的惨 剧,何以做出斗殴的残忍行为?既然懂得让座的传统美德,何以践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 髓?

兽性与人性是如此的对立,但两者又的的确确共存于人这个整体。两者均是人的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的属性。代表中国古代智慧的《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而统 领西方人生活哲学的《圣经》则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两种观点,都只看到了一方 面,忽略了另一方面,是割裂了兽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观点。有人说,兽性,既是祸患,亦是福祉。有了兽性为人类打拼出稳固的基础,人类才能在其上发展上层建筑。试图消灭兽性的做法,都导致了诸如员工跳楼、农民工拆电线杆等丑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固然是绝对的,但如果满足一定条件,我们也可以使矛盾双方呈现出相对的同一性,达到我们称之为“和谐”的状态。我们不禁要问,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和谐”状态?

由兽性而引发的人之生存发展的桎梏

辩证否定观指示我们,对于从历史中继承来的事物,我们应当“扬弃”。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兽性虽然是从远古时期遗传下来的,人的一种本性,但也不意味着我们要任其 释放。也许我们应当给猛虎施加桎梏。

自然界,这位资深的道士急忙赶过来给我们启迪:君不见蜂和蚁这类社会性昆虫是如何运转自己庞大的王国的?每一个蜂群,都有一只蜂后,几只雄蜂和成千上万的工蜂。蜂后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交配,工蜂负责外出采集食物。每一个角色都规规矩矩地行自己分内的职责,绝不怠慢,也不越界。蚁群亦然。是什么令这一庞大的王国如此秩序井然?且慢!君不闻所有的工蜂都是雌性,却没有一只工蜂能够繁殖? 原来,蜂后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这是称为信息素的化学信号。在信息素作用下,所有的工蜂都保持高度的自律,她们清楚自己的职责就是修建蜂巢和采集食物,自己的禁忌是繁殖。繁殖本是工蜂作为这一个物种的本能。并非工蜂不具有生殖系统,而是她们在信息素的驱使下丧失了繁殖欲望。南非蜜蜂的工蜂,有时候会私闯非洲蜂的巢穴,在别人的巢穴里,信息素失去了作用,她的繁殖本能被重新唤醒,结果她在非洲蜂的巢穴里产下了卵。对于大黄蜂王国,信息素显得尤为重要。大黄蜂王国修建的伊始,只有一只蜂后。她产下第一批卵,将她们养育成工蜂。每一只工蜂都满身盔甲,身体壮硕,拥有锋利的口器,致命的蛰针。她们是十足的猛虎,敢于刺杀捕鸟蛛。在昆虫当中几乎所向无敌。毕竟,她们的职责就是去狩猎昆虫,将捕获的昆虫撕碎,用以喂养幼虫。这样的猛虎,假如没有信息素的制约,何以在蜂巢中维持秩序?果不其然,蜂后的一生,能养育一代又一代的工蜂,不断壮大自己的王国,但是随着蜂后的衰老,终有一天,她突然不能散发信息素了。她的厄运,以及整个蜂巢的厄运就来了。没有了信息素,千万只工蜂霎时群龙无首,这时候她们兽性大发。蜂后立即被工蜂干掉了,然后工蜂厮咬打斗,蚕食幼虫,自相残杀。整个王国毁于一旦,化作成片的尸体。但只要有一只幸存的幼虫发育成了蜂后,这只年轻的蜂后就去交配和产卵,修建自己的王国,重复这场壮丽、精彩、血腥的轮回。

我不禁感叹,大黄蜂王国与人类社会是如此的相似。有不少学者都说,人类文明的 发展,就是一次次从野蛮到繁荣最后到枯竭的轮回。在轮回中,兽性与人性时而展开激烈 的斗争,时而处于相对的和谐。信息素是使昆虫王国这个矛盾体维持和谐的条件。这是 他们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否认,大黄蜂是自然界中优秀的物种,他们处于食物链中的重 要一环。看来天意并非让我们释放全部的本性,为了群体的发展,压制个体的某些本性是 必要的。而我们人类没有信息素作为压制工具。我们有的是什么?我曾听说过一对夫妇的故事。两个人快要离婚了,有人推荐他们信仰基督教。他们照做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不但打消了离婚的念头,还每天手牵着手去逛公园。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二字,在道教中被赋予 了深刻的内涵。兽性使人纷争,用争执的方式利己。而道教则提倡不争,自己的利益不能 损害人与人的和谐。仔细想来,昆虫王国的信息素恰似人类社会中的宗教。宗教就是给猛虎施加的桎梏。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服兽性,解放人性。中国人大多缺乏宗教信仰,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近年来“路怒”现象常常使我们品尝到现代城市的辛辣。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事件不过是沧海一粟,多的是拥堵路段两个司机从车里走出来扭打在一起的场面。开车那种特殊氛围已经使我们的兽性蠢蠢欲动,没有某种信仰的约束,人性则不堪一击,与兽性严重失衡。于是个人的利益被放在至高点,只要有人侵犯,必以牙还牙。

试看当今除了路怒外,又一辛辣现象——医患纠纷。当焦急的父母把一岁半发着高 烧的孩子送去医院,医生在慎重考虑后做出暂不打针的决定时,父母已然失去理智,对医 生大打出手。从这类父母的恶劣行为中,我们读不出哪怕一丁点少得可怜的,对医疗工作 者乃至对医学的敬意。信仰缺失使一些人不认为存在任何神圣的事物,除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兽性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便淋漓尽致地释放。于是我们看到了关于患者家属与 医生扭打在电梯里导致电梯轿厢坠落,二人双亡的报道。

网络暴力以及语言暴力也是。在网络上,个人可以灭绝底线,可以不计后果地恶语伤 人。那些遗留下来的不堪入耳之辞,在网络的环境里得到升华。在搜索栏里输入某种方言 的名称,返回的标题有不少是用这种方言骂人。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是,学外乡话,学得 最快的就是粗口。这也是兽性使然。兽性的本质是攻击,有研究表明谩骂可以替代打架, 所以人在谩骂的时候,就是把攻击欲望融入自己的语言,并试图从中得到快感和解脱的时 候。

以上这些例子,皆是宗教信仰缺失,兽性与人性失衡带来的灾祸。我也曾想,宗教的 本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欺骗——是统治者为了统治被压迫者而麻痹他们的思想的手 段。也是,宗教说到底是人编的,是与科学和真理相悖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与其相信有 个真主命令我压制兽性,不如从道理上接受,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本来就应该压制兽 性。与其在宗教思想的压制下去压制兽性,不如在道德的陶冶下内自修省。但是我不由得 发出疑问:到底如何才能让道德的力量与宗教平起平坐? 这也许是个时间问题,需要一个民族几代人的努力。

对于人之兽性的疏导

不过我们还有另一个办法来达到和谐,就是对猛虎进行疏导。你把它桎梏这么久了, 是时候放它出来活动筋骨了。兽性在现代社会也并非无用武之地。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适当 的时间地点释放兽性。通过以下有效的方式疏导兽性,令久禁的猛虎咆哮几声,可以维护兽性与人性的和谐状态。

体育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大多只注意到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但是忽略了它 在释放压力上的作用。一个在校的学生,除了体育运动外,便几乎没有什么活动是动作幅 度比较大的活动了。因为上课、写作业,学生经常要久坐。老师和领导也是,日常的开 会,应酬,都不得不久坐几个钟头。这些不良因素不仅阻塞了体内毒素的释放,也压抑着不良情绪。被压抑得过久,难免会在不合适的场合爆发。而通过体育运动这种大幅度的动作,在无碍伦理道德,不损公共秩序的情况下释放兽性,是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利的。

游戏也是一种选择。游戏中的刺激场景,可以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得不到满足 的攻击欲望。一些惊悚、动作电影也是。像这些行业,就是欲望的交易。人们用钱来买到 使自己在不违法不犯纪的条件下“打打杀杀”的机会。而比上述选择更优的选择,在我看来,是将兽性化作工作中的野心。我们有时会用 “野心”来形容科学家。他们经常能够从攻破一个个课题和得到一场场新发现当中满足自己的野心。越是刺激的、有风险的研究,越是能激起他们的野心。研究海洋生物的科学家对解剖巨型乌贼饶有兴趣;地质考察队对火山旁的硫酸池心驰神往。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放矢地释放兽性,既迎合了自己本性的呼唤,又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全文到此,我们盘根问底地讨论了兽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感谢唯物辩证法教会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仍保留一个疑问,如何能让道德的力量与宗教平起平坐,来约束人的兽性?不过呢,这是对社会的疑问。从个人出发,我们每个人需要对自己做的已经很明确了。第一:承认自己是有兽性的;第二,学会用宗教信仰或者道德约束兽性;第三,学会用与人无害,与世无争的手段释放兽性。这样,我们便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刘浪



刘浪:人性之中的兽性及其疏导之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