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7月12日 清白之年

2023-07-12 23:28 作者:秋默染  | 我要投稿

这是我第三次围绕着一首歌写随笔,前两次是《那些花儿》和《生如夏花》。

这首是在去年,听朴树时和其他歌一样一笔带过的。我听一个歌手,先是大概把所有歌听一遍,听到特别喜欢的,就在那段时间循环,这也要看心境。譬如想死的时候,就听《生如夏花》;跨年的时候,就听《new boy》;回老房子看看的时候,就听《那些花儿》。噢噢,当和朋友冷战吵架的时候,反手发一首《送别》。这几天喜欢的up翻唱了《清白之年》,就去听这首了。喜欢听翻唱的版本,因为朴树的歌普遍对我来说太低了,没法跟唱。

7月2日我妈生日,我给她留字条说,人生何处不青春之类的话。之前有笔友说,关于青春的文字只能在青春的时候写,因为这样才能执着于每个当下。哦!我不赞同。人需要有随时重头再来的勇气。那天班主给我们看林清玄的演讲,我忘了大部分内容,只记得一句“大不了回到十四岁那年”。好巧不巧,看到这话的我刚好十四。

清白之年所描写的,太青春了。人生是一张白纸。

说到这里,想起自己去年11月写的诗。狗屁不通,堆砌辞藻,带点色情以示成熟。主要内容是,w说我的灵魂是一张白纸,别人眼睛看到的光线是什么就是什么。嗯,最后一段还是挺有趣的(可以放出原诗的):有人把我揉成一团,再展开/美其名曰,历史的折痕,总是美的/光影和光阴恰如其分,在我的狂野中狂野/我永远是自己内心的局外人,我不配拥有万紫千红的春天。

和b的关系一直蛮暧昧,但我们都不愿开展爱情。我和他正经讨论过之间的关系,说等到老了,会一起回忆起情窦初开的年纪。而后又不自觉哼起“我情窦还不开”,在给b的信里也有提到这句。

7月10日友人生日,刚好和其他几位友人聚了聚。又觉得自己的暑假太颓了。

今天早上,开空调穿短裤睡觉被冷醒,睡过之后做了好几个接连不断的梦。在梦的间隙,也梦见过起来和周围人讲这些梦,把梦一点点写下来。在这几个梦里我拥有记忆、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意识做事,但就是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做梦。

 

醒来之后头一直晕,下午决定去散步,可以的话就跑跑步。事实是走了四公里跑了两公里。感觉很好。

我是分段跑的,刚好跑到一段四百米的路,我想把这段路跑个来回,测个八百米,为此还用手机外放了《no fear in my heart》。但是跑了几步后我就放弃了,就测四百米吧。跑出来一分半,不清楚是什么概念,去查了下发现刚及格。

太阳正好落下,天空群鸟飞翔。

感觉除了身体全身都是新的。(哈哈哈哈哈)灵魂是新的。跑完心情很好,决定看看日落。前几天去天台都是和朋友,依偎在一起吹风看星星。今天久违地和自己,像个新生的孩子一样躺在地上,望着天上为数不多的三颗星星。今天理应是看到残月的,然而并没有。

感觉我这个人很奇怪,起床的时候感觉自己快寄了,黄昏的时刻才感觉自己是新的。

和w在工作日同样晚睡,同样早起,几乎同步作息,但是他上课比我精神。到了后两周,我在除体育课外的所有课睡觉。我感觉主要原因是睡眠质量,我每晚都做梦,都记得梦的内容。上课睡觉也做梦,上课睡觉的梦出奇一致,几乎都是被困在了一个地方,不得不以自杀来结束梦境。这么来看,在梦里我的生命体验远比在现实的丰富丰满。但如果不划分那么细的话,它们都属于我生命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活着我才做梦。有时梦到一些不太美好、令人作呕悲伤的事,总觉得做梦是件坏事。但此时我又总会想起那些春天的梦——它们总让我在想起时,脸上漾出淡淡笑意。

爱做梦的人类是天生的小说家。

所以感觉,清白之年描述的不是青春。我感受到了一种干净,纯粹。

我也开始承认,确实存在关于青春的具体定义,但我们永远可以保持纯粹。

论纯粹,我第一个想到余秀华。对于她这个人,网络上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我说不上对她多喜欢。看了她很多采访视频,从来就是有话直说。诗歌中所包含的爱欲性欲,也是最原始最发自内心的。她对于这些毫不掩饰。

说到这里,想起一篇关于余秀华的文章。我还把它写进了作业:


7月12日 清白之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