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跨越”来了!

文/青松
2022年春夏之交,来自株洲技术顾问高扬担任了天津厂高速电力机车研发组的组长,受命研究能够适应中国铁路未来十余年需要的高速电力机车。
此前,各大路局在提速消息宣布之前就曾联合有关单位,院校研发新型机车,其中出现了一大批通过老机车技术提升改造研发出的新车型。如大连厂的韶山9A、B、D,株洲厂的韶山—8改进版(SS8G),运用于西部地区的韶山—7EK(SS7EK),大同厂的和谐电2D(我们所在的世界线只造了一台)等。但这些并不能完全满足预计的提速标准,于是各大厂家都接到了各自的研发任务,虽然方向不一,但是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为中国铁路的第七次大提速开发新的机车车辆,应对提速后的新变化。
“我们的设计思路,应该是模块化、高速化、轻量化、智能化”,高扬在组织设计工作时反复强调,随后,他们在这一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一线技术骨干的意见,确定了该车的基本设计架构。该平台为六轴高速电力机车,标准运营时速在200—220km/h之间,使用模块化结构,同时满足智能铁路建设需求。完成项目基本架构后,研发组的职工们日夜守在电脑旁,进行设计,论证。有时候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馒头配白开水成了充饥的最佳解决方案。为了促进计划的进一步推动,研发部门甚至邀请了相关专业的学生来为研发工作提建议,大批有关专业学生怀揣着对铁路的热情,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协助研发的工作当中。在专业车迷,一线工人和设计人员智慧的交融下,他们攻破一道道技术难关,向着胜利大步迈进。在2022年年末,三台新机车试制成功。这已经是项目开始半年多之后了。这天,高扬,张明炬刘宏峰领着一批参与计划的车迷们来到了停放机车的库房。
走进库房,只见一辆拥有着类似于和谐电1D圆润头型的电力机车停放在库房内,它被喷上了天蓝色涂装,上有KYD1 0001的字样。
“这就是咱们的最终成果?”一位学车辆工程的车迷问。
“没错”,高扬说到,“接下来给大家隆重介绍我们的新车,跨越电1型电力机车,该车拥有目前全路最新的技术成果,使用目前最先进的制动机,总功率为9600千瓦,同时本车支持电气通联,通过可以通过司机一键关门,前提是配上几个车辆厂研制的新型铁路客车。”
“还有更有意思的”,张明炬补充,“该车设计尽可能在保证安全和效能的情况下进行轻量化,采用铝合金制造,配备高速转向架,最高运营速度能到220,构造速度能到240,要知道其他经过大改造的老平台撑死到230,现在正是240对230,优势在我!”。“张工高见”,刘宏峰在一旁开着玩笑,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刘宏峰进一步对车内配置做了说明:“这车内部也不赖,首先我们增加了驾驶室的舒适程度,提高司机的驾驶体验。同时,我们采用了近几年全路开始日渐普及的新式运行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你除了可以了解本车基本信息之外,同时也可以看到前车,后车的简明数据,让铁路行车更加安全,一但你采取了紧急措施,系统也会自动发出信号,后方列车会及时收到前方运行出现问题的情况,同时为了方便调车作业,我们还整了个新东西。”
“啥啊”,一个好奇的车迷抢着问 。“见过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吧,我们把这个移植过来了,以后进行调车作业,更加方便快捷,省了不少麻烦。” 就在这时,高扬清了清嗓子:“各位,宣布个大好事,就在刚才,有几款新型的铁路客车已经公布,我们离真正提速不远了,现在其他几辆车正在进行技术测试和运用考核,马上就能量产了。”
“那组长,我提议今天没事的出去吃顿庆祝下?”,张明炬在一旁笑着问。
“没问题,半年多时间大家也很累了,今天,就让我们庆祝一下吧,难得双喜临门。”高扬倒也痛快。
“那咱们走?”
“走,今天不好好庆祝下对不起这半年,毕竟这是咱们全体职工和爱好者们集体力量的结晶,要是没有大家的辛勤工作,没有劳动者们在生产一线的奋战,我们一万年也搞不出来这种东西,庆祝,必须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