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简史,一撮没有灵魂和梦想的有机物

时光派一直致力于抗衰老科普,病毒学并不是我们擅长的领域,发表过多言论对大家反而是一种误导。但疫情当前,从我们本身擅长的领域出发(如寿命、免疫等),或许可以做一些科普或辟谣。本文作者:复旦药理学硕士怀瑾、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天星
2019年底,武汉报道了第一例前所未见的病毒肺炎,后命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证实人传人,确诊病例持续增加。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此次肺炎升级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这场传染病的祸首,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nCoV 2019,简称新冠病毒),目前疫情控制处于胶着状态,反观我们家里的口罩、酒精却所剩无几,很难不令人焦虑!为了给读者朋友提供更多新冠病毒的视角,增强客观认识,我们收集了一些新冠病毒的信息和相关建议,希望减轻大家的恐慌。
(一)新冠病毒是什么?
首先,我们更新一下对病毒的认识,它或许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邪恶”。
我记得生物课本写到:生命的最小功能单位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器,无自主生命活动,只能被科学家成为“生命的边缘”。
大众科普在解读病毒的时候,喜欢使用“利用”、“攻击”、“欺骗”等措辞,这些带有行为、动机的拟人化描述,能使文章生动,但有失准确性!病毒从不‘做’任何事,它不能思考也没有动机,病毒是被动病原体,完全受所在环境支配。我们在科普时“强加”给病毒的这样、那样有害的行为,都是宿主细胞“做”的。 [7]
接下来说到本次的疫情的主角新冠病毒。它具备病毒的共性:不独立、不做事。其次,新冠病毒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属于RNA病毒类,冠状病毒科,以一条正义单链RNA作遗传物质,并在外部裹有保护壳(下图)。

正义单链RNA简称(+)RNA,它与人体细胞内DNA转录产物mRNA长得很像,所以容易被核糖体误认为是mRNA链,由此合成很多病毒蛋白,这其中就包括病新冠病毒复制必须的“RNA聚合酶”。
在RNA聚合酶的帮助下,(+)RNA先合成一条与自身互补吻合的(-)RNA,随后(+)、(-)RNA解离,(-)RNA又合成一条与自身互补的(+)RNA,这便是新冠病毒的后代RNA了。

说完新冠病毒的共性和特点,接下来我们说说它如何感染健康细胞。
(二)新冠病毒的感染过程
新冠病毒并不是“无敌”的,它不能感染所有人体细胞,只能感染表达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蛋白的细胞。新冠病毒表面有一种叫做刺突的凸起(下图左),该凸起分为S1、S2两个亚基(下图中),S1能够与表达ACE2[1]蛋白的细胞结合(下图右),随后病毒便附着在该细胞上了。

遇上合适的宿主细胞后,病毒接下来会“被做”这些事情[3]:
宿主细胞分泌蛋白酶想办法水解这个“异物”,该水解过程恰好能切割S1、S2,造成刺突的空间构想转变,导致其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好心办坏事的典型)。
融合以后,宿主细胞将病毒包裹在一个小泡中吞入胞内;溶酶体蛋白酶再次尝试降解小泡中的“异物”,结果只能把冠状病毒的外壳降解,释放出病毒RNA。
上文已讲过新冠病毒蛋白合成、RNA复制的特点,此不加赘述,宿主细胞将子代RNA和蛋白组装为新的病毒并分泌到胞外,新病毒继续寻找表达ACE2的细胞,重复上述感染步骤,这样就完成了人体内、细胞间的传播。

我们已说过病毒不主动做任何事,但“资源摆在眼前”时它会被大量复制,这些复制过程占据了宿主细胞的各种资源,造成宿主细胞功能异常甚至死亡,大量细胞的异常和死亡将导致感染者出现身体不适。由于ACE2在口腔和鼻粘膜、鼻咽部、肺、胃、小肠、结肠等位置有分布,所以新冠病毒在这些脏器都能引发病症;又因为ACE2在肺泡上皮细胞分布最多,患病者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泡舒缩交换氧气)的情况[2]。
(三)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目前新冠病毒在中国(尤其是武汉)爆发(outbreak),但尚未引发全世界大流行(pandemic),不过其强传染性还是让各国高度警惕,民众“草木皆兵”(新加坡除外)。
病毒的简单标准是复制,造成宿主死亡就等于“自杀”,进化这双“上帝之手”会随调整病毒-宿主间的平衡[7],尽可能多复制、多传播,才是适应成功的病毒。

新冠病毒的病例数和死亡率

非典、MERS、埃博拉出血热的病例数和死亡率
图片来源:nationalgeographic.com [4]
上图是新冠病毒、SARS、MERS、Ebola等病毒的患病、死亡数据,深色与浅色方块的面积之差大致代表该病毒的致死能力。由此看来,新冠病毒比较“成功”,它传播性强于SARS、MERS、埃博拉,但死亡率要低得多,这与抗疫一线专家们所言相符,即大多数病例都是轻症,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存活率是很高的。
小编一堆未接触疑似病例、无湖北来往史的闺蜜,每日被确诊、死亡病例吓得睡不着,实属自我消耗(还影响免疫力)。介于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和低致死率,大家的重点应当放在日常防护上。
(四)新冠病毒的日常防护
首先我们需意识到,病毒无法移动,只能靠外力带它去别处,此外力就是交谈或触摸。目前已知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而与之对应的防护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宅在家等。
戴口罩大家天天强调,事实上他有2个主要功能,第一是我们熟知的防止飞沫和粒径较大的气溶胶被吸入造成感染;第二就是它能防止我们无意识摸脸。
在传染病暴发季,触摸面部是很危险的事,我们手上有厚厚的角质层防止病毒进入,但眼睑、鼻孔内、口腔内却只有粘膜、没有角质,是感染病毒的“高危区域”。如果总是忍不住摸脸,即使独处也可以带上薄口罩,隔绝手指的污染[5]。
外出时即使我们做到全副武装,口罩边缘也始终是有缝的(不信你哈哈气,你摸摸),此外进家门前能否充分消毒也与个人意识、操作有关。响应国家号召,无要事之人宅家抗疫,杜绝面对面社交才是最铁的防护措施。
(五)新冠病毒的治疗(选读)
虽然我坚信读者们不会“中招”,但诊治信息(参考卫健委)还是得照例总结给大家[6]。
1. 诊断
目前实行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更新至第五版,以发热作为主要发病症状,在2月9日钟南山院士为通讯作者的论文中也提到:近九成患者发烧,近七成咳嗽,腹泻、呕吐等曾引发大家揣摩、焦虑的消化道症状占比均≤5%。
新冠肺炎诊断证据:外周血液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CRP(炎症蛋白)增高,CT显示肺部小斑片影、磨玻璃影、浸润影,PCR核酸检测(重复检测)为阳性等。
2. 治疗
新冠肺炎大多病人为轻症,可参考以下一般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方案
卧床休息,监测体征,保证营养;
氧疗,包括鼻导管、面罩、经鼻高流量氧疗等;
抗病毒治疗: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或加用利巴韦林;
抗生素抗菌治疗,应避免滥用。
(2)对重症患者的支撑
对于重症、危重病患,应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基础上预防激发感染,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支持方式如下:
氧疗:鼻导管、面罩等;
氧疗无效,则考虑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若1-2小时无改善,则采用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建议进行肺复张、俯卧位通气;效果不佳者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注意:ECMO属于支撑设备,不属于“对症治疗”)
(3)其他措施
肠道微生物调节剂有一定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作用;有条件还可进行恢复期血浆治疗、体外血液净化。
心理疏导有助于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绝望情绪,有利于康复。
(六)潜在的抗病毒药物
病毒由于无独立行为能力,只能在人体的细胞内生存,因此抗病毒药物对人体细胞肯定也会造成损害;加之病毒突变快、适应快,往往药物还没研究出,病毒就又变了。因此,病毒感染的治疗一直都是个难题。
本次新冠肺炎爆发以来,井喷式的研究论文每两天就会报道“此药有望治疗新冠! ”,这些信息过于分散,不利于理解、查阅,在此我们对近期报道的可能抗新冠肺炎的药物进行了总结。
总体而言,没有新研特效药,传吉报的都是老药新用;此外,没有药目前已证实人体临床有效。
这些潜在抗新冠药物分为光谱抗病毒、抗HIV、免疫增强剂、、中成药等类别,我们其进行了简单归类:

以下几个药物多进入临床IV期(瑞德西韦III期),我们逐一进行了简介,但还需再次强调,目前并无任一药物完成抗新冠人类临床并证实有效。
干扰素-α2b:属于光谱抗病毒药,主要作用为激活细胞表达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同时激活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这是两个药物联用。洛匹那韦属于抗HIV药物,阻断Gag-pol蛋白酶,抑制HIV病毒的组装加工与成熟。利托那韦能够影响洛匹那韦代谢,通过抑制人体药物代谢酶CYP3A,提高洛匹那韦血药浓度,有助于其发挥药效。
阿比多尔:属于在流感中被证明有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其作用部位是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部位,通过阻止病毒融合达到抗感效果。此外阿比多尔还能诱导干扰素分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奥司他韦:常用于流感治疗,它主要在病毒复制后,从已感染细胞释放出、欲感染下一个细胞的过程中起作用。奥司他韦能够抑制流感病毒释放子代所需的神经氨酸酶,由此抑制病毒扩散。
瑞德西韦:目前关注度最高的药物,具有抑制RNA合成酶的作用,该药物此前用于抗埃博拉但效果不够明朗,本次在美国一例35岁患者康复过程中,经“同情用药”给药后好转迅速,因此“开绿灯”在中国快速进行III期试验。冠状病毒复制也需要RNA合成酶,大家可以期待4月揭晓的双盲试验结果。
胸腺肽a1:前些日子媒体报道了军医援助队伍注射胸腺肽、驰援武汉的新闻,让人感动。胸腺肽其实也是潜在的抗新冠药物,它属于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人体最强的“病毒杀手”)成熟,增强干扰素分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杀毒性能。
预告
对于前些天双黄连口服液大半夜上热搜,随后被一抢而空,专家和我们都表示无奈。吃药是病人做的事,未染病的健康人应该做什么呢?除了严格进行防护,还应增强免疫力。
都说严重的病毒感染,康复得靠体质,体质指的就是免疫功能和康复功能,在没有特效药的当下,拥有平衡的免疫力对于未感染者和感染者都十分重要。后续我们将推送针对性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的方法,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