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子》名句集

2023-04-22 09:46 作者:周易岐黄春秋  | 我要投稿


华夏第一相“管仲”

管仲(约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 。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rǎng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管子》一书题为管仲所作,有人质疑为后人托名。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粮仓里的粮食充足,人民就会知道讲礼节;百姓丰衣足食,人民就知道什么是光荣与耻辱了。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看人只要看他所交往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他是贤德还是不肖了。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gē)兵:待人和颜悦色,就会如兄弟般亲近;待人恶颜相向,就无异于兵戎相见。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今天不努力做事,明天就会财货贫乏。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也就再也回不来了。

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做事情,如果不合时宜,即使将力量都用尽了,也不能取得成功。

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强大而骄傲就会削弱自己的力量,弱小而骄傲就会急速自取灭亡。

全生之说胜,则廉耻不立:活命哲学如果占了上风,人们就会不讲廉耻了。

全心在中,不可蔽匿(nì)无论什么样的心灵,都会表现出来,想掩盖掩饰都是徒劳的。

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能大立也:没有博大的胸怀,只知道谨小慎微的人,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

善人者,人亦善之: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严于自我批评的人,人民就不会抱怨他;不肯自我批评的人,人民就会谴责他。

尧舜之人,非生而治也;桀(jié)纣(zhòu)之人,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尧舜时代的百姓,不是天生就好治理的;桀纣时代的百姓,也不是天生就爱作乱的。因此,治乱的根本在于顶层的统治者。

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不除掉有害的杂草,就会妨害庄稼的生长;不诛杀盗贼,就会伤害到守法的公民。

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蛟龙有水之后,才有神威;君主得到民众拥护,才有其威信。

一夫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有一个农民不耕种,就可能有人挨饿;有一个妇女不织布,就可能有人受冻。

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名满天下者,不如早些隐退。在名声高的时候选择隐退,这才合乎天道。

疑(yí)今者察之古,不知者视之往:对当今有疑问者可以去考据历史,对未来不了解可以查看过去。

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满:人民看问题是最清楚了,任何人也无法避过人民的眼睛而作恶。

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看一个国家要看他的君主如何,看一支军队要看他的主将如何。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未之有也:意见正确而不被采纳,意见错误而不被废止,有功的人不能得到奖赏,有罪的人不能得到惩治,这样能够治理好国家和人民的,从来没有过。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海不排斥水,所以能成就它的阔大;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峻;士人不厌弃学问,所以能成为圣贤。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不确立法制而只口说依法办事,那么办事的时候就没有规矩可循;立法不依,则政令不行。

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不寻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谄(chǎn)馋(chán)饰过之说胜,则巧佞(nìng)者用:巴结讨好奉承、谗言诽谤别人来掩饰自己过错的言论占了上风,一定是善于谄媚之人受到了重用。

伐矜(jīn)好专,举事之祸也:骄傲自夸,独断专行,是成就大事的祸患。

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博学多识而不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干出不正当之事。说明读书的目的,贵在加强自身的修养。

不偷取一世,则民无怨心:对国事一时也不懈怠,则民众便不会产生怨言。

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不让外物扰乱了感官,不让感官扰乱了心志,这样才能心中有所得。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会被外界不正的东西所迷惑。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沽名钓誉之人,不是有道德的人。

惰(duò)而侈(chǐ),则贫;力而俭,则富:懒惰且还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节欲之道,万物不害:能克服私欲,什么祸害对你都无可奈何。


《管子》名句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