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强阿尔法人格高管的创业表演

2023-07-05 16:41 作者:真观之智  | 我要投稿


近些年在创业、大厂经历中,总能看到一些在大企业混的风生水起、官运亨通的高管,在脱离了平台的资源和背书后,在创业中的一系列操作变得匪夷所思、瞠目结舌,做人、做事、对现金流和客户的把控能力甚至不如一个创业一两年的街头小贩。创业,是他们高管时期心中神圣的耶路撒冷,是他们向往“取得真金”的极乐净土,但奈何自己至是修为不够的妖孽,踏上净土后没有正果,还被迫现了原形。

过往的人脉和信息渠道积累,让他们消息灵通,对经济现象、企业秘闻、科技热点能侃侃而谈;对大政方针、人事调令阴阳怪气,言语之间一副你懂得、深藏功与名的油腻表情;但当面对团队培养、企业经营这些创业者最基础的实际问题时,他们表演的话里话外就透漏四个字,兄弟们上。他们理所当然的模仿想象中、媒体口中的睿智、敬业、扛下所有委屈的创业者形象,精心的维护人设。为了显示领导力,再离谱的决定他们都能态度温和、眼神有信仰的循循善诱,温柔的反驳一切反驳,让大家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为了表现远见博识,面对不甚了解道听途说的内容、自己没细想过的方向,也能做到眼神坚定、气定神闲、谈笑风生的跟你口喷未来三到五年。但落实到操作层面,自己往往退居幕后,永不拍板,把机会让给年轻人,让给真正得扛下工作的合伙人,可内部的人谁都清楚,你究竟是给大家机会,还是怕在实操中没空抓紧自己形象这块唯一的遮羞布。

同样因为过往人脉和信息积累的原因,他们能快速把握普通创业者全力才能拿到的资源合作和和看到的市场机会,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让他们觉得做一个行业的生意,也像自己拿这些资源一样简单,不值一提,我都已经把条件创造的这儿了,还不是个人就能做好。所以在他们的概念中,资源、想法我已经登峰造极了,有几个人手帮忙,这生意run起来不要太简单啊。

阿尔法人格做领导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他们能更清晰笃定的表演出自己所谓的方向,给更多普通人信心,毕竟跟风者或者跟随者都需要这样一个心里放心点的领袖形象,才能让自己的选择看起来没那么傻。但如果这种领导人自己的人设入戏太深,那对他个人还是企业的影响都是致命的。领导力本应该是你有足够的行业now how,业务理解度之后所表现出的直击要害、用兵如神,这样,在一次次的验证过程中才能在团队、合作伙伴心中形成你真正的霸总人设。但如果空学了霸总行为,却干着让人伺候、啥也不会的巨婴操作,你现金流断的前一个月,就是那些真正养活你的“爹妈们(员工、用户、投资人)”不惯着你的那一天。


无论领导力还是影响力本质上都是在追求自己事业理想过程中自然呈现的自然状态和必然结果。一个领导者究竟要践行什么样的道、完成什么样的使命、影响服务什么样的人、拿到什么样的结果对于他们,是在一步步的实践中才变得越发笃定的。因此涉及到每个决策时他们会在脑中时刻刻的树立又推翻,他们渴望了解更多、思考更多、渴望能参与更多直至自己搞明白各个环节,团队内经得起任意推敲,才会最后轻描淡写的来一句开整,那种投入巨大心血之后的自信、笃定不是你演的出来的。


你说你自己商业链路都还没搞明白就拿出自己打工时最擅长的表演技能,给团队整天表演一个夙兴夜寐、日理万机的劲儿是给谁看?是让员工感受你在忙大事儿,自己那点小事儿别打扰你?还是让员工感受你都这么努力了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加班站岗?最终发现创业这事儿远没有做高管好混时,你抓起掉了一地的鸡毛,感慨时运不济、麾下无人。就这还得和那些个出道成名的创业者、企业家强行共情,自我感动,再带着这份感动进一步绑架身边仅剩的几个善良员工,和冤大头投资人。玩这些的时候你怎么就忘了,那些创业者人家的领导力情绪可能不是演的?人家的团队凝聚力有没有可能不是被演技打动的?


一般初创团队,聪明员工留给领导者的窗口期就三个月,三个月判断行业形势、团队水平,还有最重要就是创始人能力、定力。没有创业经历的高管们,咱起码在公司里自己亲自下场,不靠光环、不靠人情自己验证验证自己实力练练手,再不济咱好好学点扎实的理论知识,别管是经济、管理、行业、武装一下自己的判断力和面向要做的市场的表达能力,别显得演技这么的外行。做足准备,有点生活咱再演,那演起来看着也不像演的,你这还没真听真看真感受,就开始企业家名言、典故、台词;学着拍桌子表达坚持与愤怒;拍手喊yeah来鼓舞人心;拍大腿表达思考与顿悟;拍肩膀传达信任,这些哄孩子用的不走心的拙劣演技,是非常容易被稍有经验的从业者当众拆穿,被稍有点心眼的员工感到恐慌,提早溜之大吉,让你提前杀青的。



强阿尔法人格高管的创业表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