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小老鼠和啤酒桶》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会安静认真地倾听,并能通过音强音色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 人物形象特点,并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将音乐形象自主地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让幼儿更好 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孩子才能自主随音乐做游戏,从而 激发孩子的表现欲和表演能力,从中体现出音乐游戏的乐趣。 一、说活动目标: 根据我的设计意图,我设定了本次的目标 情感目标:分角色游戏,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认知目标:初步感知音乐的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曲的不同性质。 能力目标::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 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讲述法、 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法、谈话法、比较法等。 三、说活动准备: 1.课件《小老鼠和啤酒桶》、啤酒桶波尔卡选段以及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小老鼠头饰和啤酒桶若干。 3.小仙女魔法棒一只。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纲要有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活动流程:观看 课件一一故事导入—一完整欣赏音乐一一分段欣赏一一分角色进行游戏一一活动延伸 开始部分: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播放《猫和老鼠》课件并让幼儿说说小老鼠是怎样的一只小老鼠。 基本部分: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完整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啤酒桶》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为下一步音乐欣赏做好准备。 (二)、幼儿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结构。 让幼儿理解音乐形象,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首先我让幼儿学会安静 认真地倾听,引导幼儿讨论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孩子将自己听到的音乐形象说出并用语言 和肢体动作等,将音乐形象自主地表现出来。接着我会讲解音乐表现内容,同时对他们的表 现给与肯定与鼓励。 (三)、分段欣赏,感知乐曲的不同性质。 能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音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我就分段欣赏音乐,帮助幼儿逐步理解音乐,从而让幼儿能大胆表现音乐。 <1>第一段音乐:小老鼠走进地窖。 这段音乐听起来很轻快,体现出小老鼠的顽皮。(插播音乐)小老鼠的动作也轻快,所以我选 择这段音乐来表现小老鼠进地窖。并让孩子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插播图片) <2>第二段音乐:钟声响起小仙女拿着魔法棒对啤酒桶施加魔法。这段音乐音阶是从低到高 听起来优美舒缓而且比较神秘(插播音乐)让人觉得有神奇的事发生,并用优美的和旋来表示 钟声响起,(插播音乐)这样更形象,孩子们听了很容易理解。 <3>欣赏三段音乐。这段音乐是并模仿啤酒桶圆圆的笨拙的肢体形态,然后边欣赏,边随音 乐节奏模仿啤酒桶长出脑袋、长出胳膊、长出腿的有趣形象(插播图片)。 <4>、欣赏第四段音乐随着故事的发展也自然而然地进入第四部分的音乐,通过感知音阶的 变化,让孩子能用不同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而且这段音乐也是孩子比较熟悉和喜欢的音 乐,弹奏比较轻快的音乐时是小老鼠跳舞(插播音乐),弹奏沉重的音乐是啤酒桶在跳舞(插播 音乐),使幼儿体会小老鼠和啤酒桶一起愉快跳舞的情景,边欣赏音乐边用肢体语言表现小 老鼠和啤酒桶快乐的跳起舞的姿态。(插播图片) 〈5〉欣赏第五段音乐最后在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时小仙女要收回魔法了,啤酒桶收回了头、 胳膊、腿和小老鼠依依不舍道别,以抒情悠扬的音乐安静地结束(插播音乐)。整个活动都以 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串成一条主线,孩子们借助故事的情节发展很自然轻松地理解了音乐形 象,愉快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四)、完整的欣赏音乐幼儿自主分角色进行游戏 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从而使幼儿感受到音乐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情绪,接下来请大家 分组扮演的角色(男孩扮演啤酒桶,女孩扮演小老鼠),把挂饰套在身上,老师弹琴让幼儿在 活跃的气氛中大胆用肢体表现音乐形象。(插播图片)为了让每个孩子有扮演其他角色的机 会,我将进行第二次游戏:男孩女孩互换角色。从而达到了体会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的目 的。 结束部分:游戏语言,完美结束。 以“天亮了,仙女飞走了,小老鼠们要休息了”提示活动结束。继续运用游戏化的语言和提示, 给活动一个完整的结束。 (六)、活动延伸部分 老师把音乐和挂饰留在音乐区域里,还想继续表演的孩子可以自己找小伙伴玩,满足幼儿的 表演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