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美产直升机类区分和饲养参数

2021-08-22 15:06 作者:斗转阴阳  | 我要投稿

开篇前文先要理一下直升机的大致分类法 因为这类鱼一生中大多数时候都在沙层里寻找食物 除了盘口型直升机(皇冠直升机、黑幻象、枝状类)不依赖沙中寻食 相反细沙还可能伤害它们脆弱的肠胃 饲养时请务必不要用细沙底质饲养

我们只用习性分类法 这在实际饲养里更能用的到

纯沙栖型:这类直升机会把身体全部埋进沙层里 只露出眼睛在上面 觅食时会从沙里爬出用推土机一样的扁平嘴巴和长长的敏感的多分叉触须探索挖掘沙面和沙层里的饵料 除了吃饭 平时绝大部分时间只埋进沙子里不会出来 养熟后 只要你投饵 它们就会飞快的躁动起来 基本不用担心抢食能力

半沙栖型:这类直升机也会埋沙 但是埋的不如上述的深 通常除了眼睛部分露出沙面 还会把背部也露出一部分 它们在感受到威胁时才会抖动身体浅浅的埋进去 平时一半时间主要在沙面上缓慢移动挖掘蠕虫类食物 嘴部短 但也有用来感知的短触须

沙面栖型:这类直升机不会埋沙 有着立体的身形 不过紧张或者感到威胁时有一部分品种仍然会在沙上抖动身体扬起沙子 可能是为了规避敌人的视线 平时在沙面上跳动或爬行 用发达的柱型口器抽沙滤沙挖掘食物 有和纯沙栖型一样多分叉的敏感触须 因为口器发达 还能翻开小的片石和障碍物 觅食效率极高

半沙面栖型:和半沙栖型差不多 不同的是它们动作更快 而半沙栖型的动作比较缓慢 半沙面栖型在沙上活动时会呈半跳跃状移动 像麻雀的走路姿态 并且它们攀爬能力也比较发达 可以到半沙栖型到不了的地方 比如有坡度的岩石上 虽然它们不是盘口直升机 但也能短暂吸附在光滑表面上 虽然沙面栖型也可以做到 所以其实这类品种更像是沙面栖型和半沙栖型结合体 

特化型:这类直升机也是埋沙的品种 不过也会把眼睛和背部露出来 叫特化型是因为它们古怪的口器和每一步都像定格动画般的移动觅食速度 让它们在人工环境里觅食效率很差 这注定它们的混养对象也只能选择一样觅食慢的品种 而且只有在安静时才会开始觅食 否则可能被饿死

盘口型:因为栖息地不在沙面上 它们多数以卵石或者沉木上活动 所以口器就像其它异形鱼一样可以攀附 这也是我们在人工饲养环境里 不要选择用细沙底质饲养 它们不具备很强的滤沙能力 如果捡食沙面上的食物 就可能会把细沙吃进肚子里 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 但是多数不过半年就会陆续暴毙 细沙会磨损它们的肠胃造成内伤 选择3毫米以上的底砂对它们比较友好

混养意见:以觅食效率排序参考 纯沙栖型>沙面栖型> 盘口型>半沙面栖型>半沙栖型>特化型

混养品种:选择友好、不会骚扰嘴贱攻击它们的 为了照顾觅食效率 一部分效率差的不要混养抢食很猛而且躁动的品种

ps:本来我想放个每个分类的嘴部大致图让你们直观看一下 但是考虑有人可能会依据嘴部形状去区别是不是属于这类习性的造成误导 就不放了 因为实际演化里 或多或少都存在嘴部的出入区别 不是一个分类就只有一种固定的嘴部构造 很难统一 

饲养环境:直升机类统一都喜欢温度不高、水流有一定流速 溶解氧丰富的水环境 24℃-27℃ 超过28最好用降温措施 不会马上看出问题 但是长时间用高温可能会造成突然暴毙情况

食性:德国佬的文献里注明 多样化的食物对这个物种非常重要 我们饲养时可以选择不同食物搭配 比如饲料、丰年虾、红虫线虫 交替投喂 依赖沙子觅食的都是荤食主义者 一部分也会食用藻类素饵

而盘口型荤素比例五五开 它们在自然界里的主要食物来源还是各种藻类和菌膜 以及沉木或者石头上附着的小型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 饲养盘口直升机可以经常喂藻片或者复合饲料 少量蔬果类 加以偶尔的丰年虾或者丰幼 不要经常给予蠕虫类食物 它们在自然界里极少有机会吃到 可能搞坏肠胃

雌雄分别:这个我不是专业搞繁殖的 只有一些小部分方法可以参考 有的品种直升机雄鱼有络腮胡一样的腮刺 或者浑身都有毛绒状的短刺 没有的是雌鱼 但这个特征不是所有品种直升机都有 而且要到一定大小才会出现 

看泄殖腔 浑圆的是雌性 反之雄性

看头型 一般锹型类直升机用的到 三角形狭长的是雄鱼 短钝宽的是雌鱼

其它备注:用药时如不确定耐药性减半用量 可一步步加上来 直升机这类甲鲶普遍耐药性不是很好 需要多注意

【其它参数:在原产地 只有小部分直升机会进入ph较低的黑水区域里 大多数都生活在清水或者混水河水系 所以ph保持在6.5~7.4左右#@b站 斗转阴阳2021. 8-22首稿】




南美产直升机类区分和饲养参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