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的三点建议
在夏季,空气湿度明显增大,容易损伤体表阳气,使人体内的汗液往往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四肢困倦,委靡不振。因此夏季养生要顺应阳气阳盛于外、阴伏于内的特点,给出以下三点建议:

1、莫贪凉,以防拉肚伤风
夏季到来,天气日益炎热,很多人开始吃冷食,如冷饮、冰镇食品、凉拌菜等。夏季这个时候最忌讳饮食过于凉的食品,因为过于寒冷,会伤及脾胃阳气,不仅会出现肚子胀满、食欲下降、大便稀溏等,还会出现伤风感冒等问题。
鉴于夏季脾胃阳气相对不足,在饮食上我们可以补益脾胃阳气,比如吃点适量的姜,姜本身具有温中散寒,温补脾阳的功效,如每天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开水,切成薄片,取4—5片放入盛开水的碗中烫一下,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含10—30分钟,慢慢咀嚼。
2、护阳气,午间要打个盹
在中医养生理论上讲,午时(上午11时~下午1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也是阴气初始的时刻,这个时间段最好不要运动或者工作,因为这会影响阳气与阴气的交接。
午时小睡一会儿,可以很好地滋阴护阳,使阴阳平衡。午睡时间因人而异,对于体力劳动者建议午睡时间30-40分钟为宜;脑力劳动者最好是15-30分钟。
3.汗出多,固护津液很重要
夏季养生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注意顾护阳气、保持体力。夏季天气酷热,人体阳气走于肌表,浮散于上,容易出汗,往往动即汗出,人体容易感觉疲劳。可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习八段锦、打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切记不可大汗淋漓。
运动后体内津液流失,此时最好来一杯益胃生津,敛阴止汗的酸梅汤。乌梅100g,干山楂片100g,甘草5片,陈皮丝5条,冰糖50g,放入养生壶中,加水至1500ml水位线,熬制1小时后即可享用。
最后提醒大家,夏季养生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