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7.1 严复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严复(1853—1921)
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翻译家。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i]人。少年时入福州船政学堂读书,后留学英国,学习海军。1879年回国,任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提出维新变法主张,并创办《国闻报》。又译《天演论》、《原富》、《群学肆言》、《法意》和《群己权界论》。但戊戌政变后,他仍然坚持改良主义立场。1915年,支持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时期,反对新文化,最后成为封建复古派的代表人物。
严复在留学期间,深受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主张向西方国家学习,提倡新学、西学,反对旧学、中学。认为宋明理学为“无实”、“无用”之学。他一面批判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同时又大量翻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哲学和自然科学等著作,较系统地介绍资产阶级思想和社会政治制度,对当时思想界有着积极的影响。
严复的哲学是机械唯物论。他肯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指出“天地元始,造化真宰,万物本体是已。”[ii]又说:“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iii]以机械运动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把“质”[iv]和“力”[v]的相互作用看作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动力。在认识论上,认为客观事物是“因”,人的认识是“果”,肯定“有外因,始生内果”。[vi]还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认为“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vii]指出中国如能顺应这种“天演”规律,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将会“亡国灭种”。他的思想在当时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他以生物的自由竞争代替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则是错误的。他的进化论,是一种庸俗进化论。主张量变、渐进,否认质变、飞跃,主张改良,否认革命。
他的著作编入《侯官严氏丛刊》和《严译名著丛刊》。主要哲学著作有《原强》、《辟韩》和《译天演论自序》等。
注:
[i] 今闽侯。
[ii] 《天演论》佛法,按语。
[iii] 《译天演论自序》。
[iv] 物质。
[v] 运动之力。
[vi] 《天演论》真幻,按语。
[vii] 《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