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上空的红色闪电 MIG21
米帝与越南的空战是一场铝与火的教训,在导弹万能论的时代背景下的鬼怪并未出彩,一般来说,米格-21优于F-4''鬼怪''战斗机这个结论都能为大家所接受。即便要米帝承认这一点是那么的不容易,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更加大型的F-4''鬼怪''战斗机面对轻型、灵活的米格-21战斗机的确始终无法取得战场优势。
米格-21的战斗生涯是从1966年4月在越南战争中开始的。当时,为了援助在困境中作战的米格-17,米格-21来到了硝烟弥漫的越南战场。在1966年的头四个月,米格-17共击落米帝机11架,自己也损失了9架,二者的损失比是1.2比1。待米格-21参战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从5月至12月的八个月中,米帝机损失大幅度上升,共被击落了47架,而米格飞机只损失了12架,比例是4比1。

米格-21战斗机当时的空战对象中,不但有F-4"鬼怪",F-8"十字军战士"这样的战斗机,也有F-105"雷公"这样的战斗轰炸机,甚至在1972年12月的米帝军"前卫2行动"中,米格-21战斗机还遇到了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战机,这是冷战期间战斗机难得遇到的巨大猎物,根据相关资金料显示,在"前卫2行动"行动中米帝军一共损失31架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战机,其中18架属于被越军击落,具体到米格-21战斗机,目前可以确认的战果是2架,其余都是地对空导弹的杰作。

使用b52轰炸前,米帝空军通常首先攻击越南军用机场,企图使越南的“米格”飞机无法起飞。面对困难,越南空军仍决心消灭米帝军B52轰炸机。一架架“米格21”被秘密运到战区外,利用农林场的飞机场起降。技术最过硬的飞行员被选拔参加这场战役。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前卫2行动",
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战机对战米格-21战斗机并非全无还手之力。甚至在12月24日夜间的战斗中,一架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战机还曾经击落了一架米格-21战斗机,当时,这架轰炸机正在对越南北方的太原铁路调度场进行轰炸,忽然,机上的尾部机枪射击员发现一架越南的米格-21正在高速接近,企图使用其惯用的高速攻击高速脱离战术对他们发起攻击,这名尾部机枪射击员马上通知机上其他人员,释放干扰和照明弹,希望能够打乱这架米格-21的攻击行动。


米帝1972年12月的战略空袭是极为野蛮的毁灭性轰炸。在12个昼夜中,米帝空军出动B52轰炸机663架次、战斗机3920架次,对河内、海防和越北地区一些重要目标投掷10万多吨炸弹。仅对首都河内,米帝就出动B52轰炸机441架次,数千架次战斗机,投掷一万多吨炸弹,炸毁街道和乡村,
造成5840间房子倒塌,2368名平民死亡和1355人受伤。

言归正传,相对与宿敌F4鬼怪,米格-21飞机的设计者们没有追求多用途,主要强调的是空战能力。设计定型后的米格-21飞机要比鬼怪轻得多,其翼载荷只有300千克/平方米,比鬼怪的翼载荷小了将近200千克/平方米。这就是说,米格-21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在推重比和毁伤性能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它比鬼怪具有更高的生存能力。加上人的因素,飞行员对米格-21飞机的性能比较熟悉,有效地利用了飞机的技术长处,运用正确的空战战术,所以才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鬼怪式战斗机。

但是米格飞机常常被认为有腿短和近视眼的毛病,即航程短和没有机载雷达。有记载几次空战中越南飞机击落了美国飞机之后,由于燃油耗尽自己也没有回去。至于近视眼问题在越南战争中似乎还不十分突出,因为当时的特定条件:越南地域不大,地面雷达指挥系统基本完好,弥补了没有机载雷达的缺陷。而在日后的中东战场,这个缺陷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