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花钱买和平”,中国给美国“进贡”吗

文/行走斯图卡
在处理中美关系的时候,中方一直强调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可以避免的;不过提出这个理论的美国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人格雷厄姆·艾利森,日前在博鳌论坛的一个分会场上、谈到中美关系和修昔底德陷阱时,提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件,“澶渊之盟”。
据媒体报道,艾利森在回答关于“修昔底德陷阱”提问时表示,中美之间不需要战争来制造流离失所的悲剧、也不需要重大金融危机来制造灾难,中美之间管控目前的冲突风险,需要用超出以往的外交方法。
艾利森没有指明是什么方法,但是他提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例子,“澶渊之盟”;他表示,对中国古代两个王朝之间缔结和平条约一事印象深刻,两者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他还表示,中美应该管控好这样的竞争关系。
我们不清楚艾利森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到底了解多少,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如何看待“澶渊之盟”这件事;但是绝大多数网友并不赞成用“澶渊之盟”作为处理中美关系的参考案例。历史上,澶渊之盟是北宋王朝与辽国经历了25年战争后签署的和约,并且是北宋在军事占优的情况下作出了重大让步、幽云十六州也未能收回;尽管“澶渊之盟”创造了宋辽百年和平、有利于商贸往来和民族交流和文化融合,但是危害也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澶渊之盟”后,宋朝主和派占据朝廷主导、武将遭到排挤,长期的和平又导致“三朝忘兵”,文恬武嬉、军备松弛,为后来宋朝对金朝的军事劣势埋下了重要伏笔。
对于我们来说,这样的和平是要不得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实现祖国的最后统一、怎么能够“刀枪入户”;除此之外,“澶渊之盟”的本质是“花钱买和平”,这让我们联想到近代与列强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最核心的问题,中国与美国,谁是辽、谁是宋?让美国给中国“进贡”,可能吗?让美国花钱买和平,咱们并不反对,但华盛顿里面是一帮狂热的战争贩子,除非我们建立对他们的“上帝对人”优势,否则他们绝不会有和平的念头。
那么中国让步?用台湾岛和经济利益换取和美国的和平?这更不可能。如果我们连统一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复兴和崛起?所以类似“澶渊之盟”的事情、在中美之间是不可能再度出现的。
当然,艾利森的本意可能并不一定是指“中美缔结第二个澶渊之盟”,他也确实明确反对用“修昔底德陷阱”来衡量或预判中美关系的走向。对于世界来说,美国从来都不是和平的代名词,华盛顿的种种行为、似乎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遏制中俄、维持霸权”;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热爱和平、但是种种现实告诉我们,必须丢掉幻想。
条约无法约束华盛顿;美国不停地退群,将“弃约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对美国早就没了任何信任度,自从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湾后,我们就基本中断了与美方的主要联系;即便如此,美国一些政客最近还是刻意安排蔡英文“过境”纽约,依旧没有放弃操弄台海问题的架势。
所以,艾利森老爷子希望用外交手段解决目前的紧张关系,但问题根子不在中国,而是华盛顿的那群战争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