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能源领域迎“就业热”,比亚迪创造 3.18 万个应届生就业机会

2023-07-29 14:52 作者:小啤啤啤  | 我要投稿

技术革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包括与其相关工作岗位需求也在日渐上升。不同于以往的互联网岗位多年蝉联“香饽饽”之位,新能源龙头企业岗位似乎有取代前者的趋势,薪资待遇都属于行业领先水平。


按照教育部统计数据,2023 届高校毕业生达 1158 万人,相较于比 2022 届增加了 82 万,就业已成为最近广大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眼下正值应届毕业生实现人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国内就业率,自然成为了筑牢经济复兴的基础。对于近年发展蓬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人才储备的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比亚迪凭借这阵东风,成为今年校招市场的“最大赢家”!


作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的新能源车企巨头,2023 年比亚迪校招招聘人数多、就业范围广、人才质量高。据悉,比亚迪 2023 年校招总人数达到 3.18 万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的整体占比达 61.3%。按照信息可以了解到,上述提及的 3 万多名应届生中,有 80.8% 的人员将会投入到研发工作,妥妥的就是一条深耕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路线。



事实上,比亚迪经过 20 余年的企业高速发展,已在全球设立 30 多个工业园。且比亚迪凭借四大产业——电子、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依托上述四大产业全国布局,真正做到了助力青年就业。因此,比亚迪此次提供的 3 万余人的岗位不仅仅局限于比亚迪大本营深圳本地的岗位释放,其实还遍布 37 个城市,招聘专业超过 50 个类别。


除了庞大的招聘需求带来的招聘人数庞大、就业范围广以外,比亚迪在人才质量的追求上也一样显著。秉承着人才长期主义的理念,比亚迪还于 2017 年获批设立了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2 年更是成为国家首批备案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2023 年已在深圳、重庆、西安三地形成“三站三基地”博士后培养新格局。


对于“博士后工作站”,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据悉,比亚迪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 14 个理工学科 16 个流动站联合培养了三百多个博士后。


过去的 20 年来,比亚迪研发投入超过 1 千亿,拥有 11 个研究院。2022 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超 200 亿元,同比增长 90.31%,占营收的占比为 4.77%。综合上述,比亚迪如何利用全国人才优势,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行业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与此同时,通过这种强大的人才储备以及创新的技术实力,比亚迪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保持领先。


或许很多人对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储备没有太大的概念,其实目前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 4 万项、授权专利超 2.8 万项,每天专利申请 19 件、专利授权 15 件,获得专利金奖 4 项,这些都是背后 6.9 万名研发工程师共同努力的结果。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 风口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在第二产业中居于领先位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新能源行业在 2023 年新发应届生职位中也占据前列,俨然成为了国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按照比亚迪今年创造的 3.18 万个应届生就业机会的信息,进一步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释出的新动能蓬勃壮大,是有效助推经济稳定运行的。


新能源领域迎“就业热”,比亚迪创造 3.18 万个应届生就业机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