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人设(公理化魔法理论第65535章)

突然兴起想搞个这个东西。
那么自然先是称号了,我选择的称号是——现世的神秘主义者(Fictional/Physical/reductioniste Occultism)(并不是抄袭堇子……好吧中文翻译是强行现世)
这里要解释的就是2点,第一点是我采用哪一种神秘主义,第二点就是神秘主义如何“与现实符合”
神秘主义(Occultism)的内容可以自行百度,我采用的仅仅是神秘主义的“经验事实”但拒斥他们的认识论,而采用一种与现代物理学(因为在哲学讨论中现代科学通常指的就是现代物理学,其他则是“技术”。)相融贯的方法把神秘主义中那些“令人神往”的部分(这些部分是什么不用多说了⑧)整合到“我们所处的世界”里面来。
当然,在 公理化魔法理论 (下简称“理论”) 里面我要讲的是这个方法的具体技术细节(并且现在还在咕咕咕中),不过整体的脉络也是可以讲的(但是“理论”构建出的结果不一定和我整体的构想一致,这2种东西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使用)。
那么正式开始,先讲点前置知识,没有这些知识不一定会看不懂,但是至少会看着困难(因为不懂梗)。
1.关于自然律的虚构主义:规律是编造出来的,能用就行,同时无规律是不存在的,任何东西都有规律(因为规律是我们编的。)
举个例子就是:我们拿起一支笔,然后松手。(在没有别的情况下(比如钻出来一只杠精))我们会用“笔掉落”来描述我们看到的现象,但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笔掉落”,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帧一帧的图,是我们人为的把这个东西解释为“笔掉落”,这里面我们假设了很多东西。与此同时,一个量子力学尺度的粒子的行为,在同等意义上是“有规律的”,只不过这种编造的方式我们不习惯而已(日常生活里面的那一套编造方式(以后简称为那一套语言)是我们常见的,但是现代物理学的语言是困难且日常用不上的)。
2.关于本体论的虚构主义(也叫语义上行):其实和上面是差不多的东西,要点就是把【X是什么】这种句子翻译成【我们如何使用X这个词语】。好处在于把傻吊话语【爱是什么】变成了可以分析可以理解的【我们怎么使用爱这个词】这样的正经问题(有谁不服的话给我一个前一个句子的(公认的)答案)。当然,这里还有一种翻译方法是把前一个句子翻译成【X在物理上是什么】,这种翻译下爱就是一系列神经活动(什么你问我具体是哪些?我又不是神经生物学家我怎么知道。)但是为什么不采用这种翻译呢?MD这种翻译下就没有一丝一毫神秘主义的存在空间了啊!!那么那些美好的事物(比如美少女吸血鬼(划掉))就不存在了。
那么下面就都是在谈论“语言”了,并且会涉及多种不同的语言,同时因为这些语言都是我熟悉的,所以我可能自己都没发现换了语言从而没有提示,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请在评论区指出。
首先要使用的,自然是我们需要调和的2个对象:神秘学的语言和物理学的语言。当然,有很多种不同的调和方式,一种错误的调和方式(也是最low的新时代运动参与者的方式)是用“磁场”解释一切,比如说【灵魂是某种电磁波】,【气质是某种电磁波】,【金字塔内部能量是一种电磁波】……或者是用费洛蒙/荷尔蒙这种土味翻译来完成一切事情,他们的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水平就只停留在这个层次,某种磁场/某种激素在这种语言中起到的地位其实就是【性质X的载体】这样的东西。(当然也有量子、纳米、酵素、电位等等,反正新时代运动和卖保健器材/保健品使用的是同一套语言)当然正经的神秘学爱好者也看不起这些人的,可以说是两面受气了(活该)。
第二种错误和第一种错误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程度不同,那就是科幻作品中的处理。科幻作品中的处理是一种错误的/庸俗的还原论,这种不完全的还原和采用的“非当前物理学的”材料和超自然力没有区别。比如说【反重力设备】和【抗拒万物归位之术】(四元素学说中土的自然位置在地球中心(同时也是宇宙中心),而任何凡界的(天球以下的)东西都含有土,所以会“受到重力”(这是现代的说法))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对这种错误过于苛责也是没必要的,因为还原论是有极限的(唐突),当然现代的还原论以同一为目标,以上就是所谓的“劣等物理学”,因为其试图用科学侧来处理神秘。
关于我持有的神秘主义的具体论述可以参考关于神秘学与神秘主义,我接下来谈的是应该如何看待神秘和科学。
作为简而言之就是“科学向外,神秘向内”这八个字。
随着人类发展,科学会也必然会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与之对应的就是实存的神秘部分不断缩小(例子有的是不用我多说了⑧。),但如果我们不考虑现存的物理学与现存的神秘,接受自然主义者承诺的“终极图景”的话,那就是一切问题都是物理问题,这时神秘的部分“被迫”消亡,如果你产生任何一种感情时的所有物理过程都能被描述和重现(也就是顺便完成了真正控制思想的能力),那么“你的感觉”(对你来说就是“我的感觉”,也就是“我思”)就只能被架空成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也就是消亡了。
当然更加乐观的解读也有,我有时间再写(咕咕咕)。
姑且先顺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行,我们不妨用2个东西来类比科学与神秘,那就是著名的语义三角(哲学上的那个,世界/语言/我的三角形)中的“世界”和“我”。
科学是世界的那一侧,神秘是我这一侧,世界是不会停下来的(恩?),所以“我”的范围必然会不断缩小,但是即使是在物理主义的天国之中,“我”依然是一种实存的幻觉(当然说不定那时候就可以通过做手术来消除这种幻觉了,但是讲故事(文雅一点的说法叫叙事)就没法讲了,大概都变成纪录片??)所以就有了神秘主义存活的空间。
画出图来是这样的

科学是平面中的红圈,对应的是世界,科学解释的部分便是我们交给世界的部分(实际上一开始就全部交出去了),最终会覆盖整个认知世界(这里是个平面),但是呢,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保留一个“无穷远点”,这是对平面做单点紧致化的结果,这个鸿沟隐喻的是不管对世界的认识有多么深刻,始终无法接触到“我”的部分(当然关于隐喻本身也有很多需要说的,咕咕咕)
所以我采用我自己的神秘主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他们自己的)来填充这个空位,这样整个世界都是融贯的(并且可以被有限覆盖的(划掉)),并且(原则上)能回答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