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中肢体的功用
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快速移动挥拍击球时,身体的动作千姿百态,挥拍动作也不像定点练习时那样一成不变。这些都是人的肢体各自的功用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综合效应产生的动作形态。乒乓球运动中,这些肢体是:腿、躯干、大臂、小臂、手掌和手指。小臂、手掌和手指的动作对挥拍动作的整体框架几乎没有影响,它们的发力功用可以在框架规范后,通过训练去掌握。所以影响整体框架和发力结构的肢体是下肢、躯干和大臂。在乒乓球教学中了,了解这些肢体的功用可以避免大量的,违反力学原理的教学口语,使教学简单、快速、高效。
关节和整体框架和发力结构无关,它们只起连接肢体的作用。控制关节的运动必须控制关节所连接的肢体。
1. 腿的功用:支撑躯干发力产生的反作用力,步法移动。
腿的功用是蹬地移动身体、支撑上半身的发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在双脚不移动的挥拍动作中,腿的支撑作用不需要腿做任何动作,只需考虑双腿分开距离和膝盖弯曲的程度。在双脚不移动的发力结构中,任何要求腿做出主动的动作都违背了力学基本原理,会产生误导。比如,把力从地面传上来,蹬腿转重心,脚尖转动等等。由此可见,在启蒙教学中不需要对腿花费太多时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