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 设定 熬人
熬人,居住于中陆东北雪原的坚韧民族,是古代妄朝流民与原住野人的后代。中陆东北部常年寒冷积雪,故得名雪原。雪原遍及雪林,寒季树皆有数十米高。 熬人的祖先是天朝帝国之前的妄朝人,妄朝人是居于中原南部的“古代蛮族”,被天朝帝国击败后,全族逐出中原,流放北方。 被驱逐的妄人在东北雪原中住下,依靠先进的锻造、制甲技术得到原住野人支持,在与原住民融合后分为十三大部落,也被称作熬人十三部。 由妄人和原住野人混血而成的熬人继承了两大祖先的优势,优良的战法与强壮的血脉。熬人们居于雪林之中,砍树伐木建造城寨,熬人的群体基础是氏族,一个氏族可能拥有数座大小不一的城寨,氏族人口在两万左右。
氏族之上是部落,每个部落由15个氏族组成,熬人又总分十三大部落。熬人以饲养鱼类和驯化的猪为食物来源,同时又是大迁徙民族。由于雪原气候特殊,常年覆盖冰雪,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洪涝成灾,被称作洪季;气温降低致使暴雪寒潮不断,百里无活物时,称作寒季。 当洪季来临时,雪原南部洪灾泛滥,极为凶险,熬人的氏族将会向北迁徙,在气温较低的雪原北部建设城寨;寒季来临时,雪原北部被寒冬覆盖,百里无活物,熬人的氏族将向南迁徙。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十三大熬人部落没有明确的地域划分,部落也常因迁徙后的地区划分而产生摩擦。 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物质匮乏让熬人形成了以氏族为基础的部分财产公有制,食物、水、药、铁、毛皮、牲畜等重要生存资源在氏族内为公有财产。渐渐的,熬人氏族实行全族同吃不同住,同浴不同睡的生活习俗。 熬人没有明确的阶级划分,也无贵族平民概念,熬人全凭职业决定地位。
战士是熬人氏族的基础,这些战士分为勇士、斗士、蛮兵、卫士等,他们所选武器种类繁多,砍刀、兽皮盾、战斧、长斧、狼牙棒等,盔甲则以皮革为主,又以兽毛保暖,在皮革内层塞入铁片,可以有效抵御刀剑挥砍。战士不但是军队,平日里战士除训练外也负责锻造武器,制作战甲。
猎手,猎手掌控着氏族的一大重要食物来源——捕猎,猎手们健步如飞,在雪林中穿行,以双腿追捕四肢着地的猎物和凶兽。猎手们清剿氏族周边的凶兽与转生的亡者,确保氏族安全;闲暇时间也会缝制皮革,为族人制作衣物。当战争来临,猎手们投掷飞斧与带毒的短矛,而后拔出长枪与敌人战作一团。
骑马猎手,雪原马是一类偏胖的战马,爆发差、跑的慢,但耐性极佳,这些战马为适应寒冷的冬季演化出肥胖的下腹与短小的马蹄,以保证长久的奔腾。熬人的猎手们骑乘雪原马在北方的严寒之地上奔行,后来,他们将雪原巨狼的皮套在雪原马身上,以此呵吓敌人。
狂战士 熬人之中,名为狂战士的群体是一支恐怖而有力的大军,他们双持战斧或砍刀,一身野兽皮衣,向敌人军阵冲去。狂战士有食用特殊草药的习惯,由巫医制作的草药可以让食用者在短时间内体会不到疼痛与疲劳。狂战士每食用一次草药都会变得更强壮更有力,但他们对过往记忆会变得模糊,只有百年难遇的“神选勇士”才能不被草药所含的毒素影响。大多数狂战士性格孤僻,因为一旦进入战斗,他们会被血脉里的烈火吞噬,成为一台不分敌我的战争机器。平日里,狂战士们孤独的消除着雪林内威胁氏族城寨的凶兽和妖魔;当战争来临后,狂战士们会冲在军队的最前列。
战争大师,只有经过数场大战的老兵才能成为战争大师。战争大师武艺超群、装备优良,但并不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事实上,他们是作为氏族军队的军官存在,一般每500名部落战士会配备3到5名战争大师进行指挥。战争大师平日里训练战士,教授部落战士如何作战;战争来临后,战争大师会指挥手下的战士如何作战,结成盾阵或是全力冲锋。
战争冠军,战争冠军所戴盔甲是氏族的最佳战甲,由兽皮捆绑陨铁所做而成。这些陨铁是从大漠帝国进口的顶级金属,就连天朝军队的铅弹都无法打穿这些盔甲,最多在盔甲表面留下一道弹黑色弹痕。战争冠军通常是氏族的头领,氏族的实际领导者,而部落的统领同样也是战争冠军。战争冠军要经过族内萨满的认定,确定其为一名战争冠军,也只有战争冠军才能成为一支熬人氏族或部落的领导者。
巫医,寒冬临近是巫医最忙碌的时刻,他们用博学的知识酿制药品,帮助族人撑过冻疮、寒病。巫医们算是氏族内比较有“文化”的群体,一代一代的巫医知识得以流传至今。巫医酿造的酒类是氏族撑过寒冬的必备品,驱寒尤有功效。
萨满们是熬人族群中最富智慧的群体,这些古老的萨满掌握着熬人的古老历史,从古代野人、妄人的融合再到熬人的崛起,千年的战争与传奇在萨满们的篝火旁传颂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熬人的萨满也被称作冰萨满,和驭人萨满进行区分。萨满们通常担任熬人氏族或部落的使者,去和其他部落甚至是更远的国家进行交涉;萨满们渐渐垄断了氏族的文化和知识,他们通过灵巧的手编织着各种由动物骨骼组成的装饰品;又用睿智的知识捍卫氏族群众的精神领域,让熬人免于被其他宗教和思想支配。同时,萨满们忠心的保护着整个熬人族群,用尽一切方式让各大部落和平相处,不致流血内战。
氏族民,女性、少年和老者组成的弱势群体,少年和老人养殖鱼类、饲养牲畜,女人聚在一起为氏族制作食物,照顾幼童。 氏族没有独自的军队调集权力,氏族只能以保卫城寨为名对抗土匪和“恶灵”侵袭,调动氏族军队必须由部落进行。部落没有成文的法律,族规是限制部落和氏族的手段,在传统的杀奸窃掠这些违反道德底线的巨大事态上实施同态复仇。同时,族规也有其他规矩,比如不得欺骗同族、不得和本氏族人相恋生子、逝者必须在三日内火葬等等。族规由氏族萨满所定,萨满是以熬人十三部全部利益为主,不偏袒任何部落或氏族,而不与本氏族人通婚的规定就是强迫各个熬人氏族和部落有血统联系,以防止残酷的本族内战发生。 熬人的食物来源紧张,因此保留主义盛行,每当熬人食尽煮熟的食物后,所剩肉类碾成粉作为鱼饵。难以入口的肥肉用来缩水榨油,用作药品;熬人在河流边开设大网拦住鱼群进行捕捞;猪肉经熏制后作为熏肉保存;当寒冬和猪瘟来临,熬人便开始用猪皮、毛皮向临近的中原民村镇换取粮食。 如果熬人面对饥荒束手无策,那他们只能采取一个方式,合起伙来向南走,把墙壁外的中原民村镇劫掠一空。 熬人的铁矿源于西北大漠帝国,大漠帝国与天朝帝国的战争已近两个千年,大漠帝国为找寻削弱天朝帝国的势力不惜与熬人、驭人勾结,常输送铁矿给驭人和熬人,纵容两大蛮族向南劫掠。 从熬人成立十三部落以来,合起伙来往南进,掳掠天朝边境村庄的恶行无以计数,与天朝帝国的战争也时有发生,但天朝只是将熬人部落从边境驱逐后就撤军,北方的寒冷气候与恶劣生存环境实在难以维持一整支大军;雪原南部的中原民因此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直到天武宗以武力平了内乱,取了龙都后,发动了著名的“天武三大征”,意在征伐三大蛮族——大漠帝国、熬人十三部,驭人八部。 1165年,浩浩荡荡的天朝百万大军分三路出征,西征大漠帝国的天朝大军惨败。天武宗决心御驾亲征,监督北路大军作战;御林军击败驭人八部后与秦军会师,向雪原进军。 雪原一战以天朝军胜利告终,就在战争结束时,天武宗寒哮发作,病逝于雪原。往后....天朝帝国内斗不断,农民起义、妖臣当道、外敌崛起短短十五年,整个帝国已现倾颓之势。 熬人部落则在名为虎嗜众的大统领领导下,愈发壮大,传言虎嗜众以一百三十人起兵征服熬人八大部,其余五部由义兄刹罗铁领导,两人的争执愈来愈大,虎嗜众一统熬人全族向南方进军的野心正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