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长鹏口腔科普:牙龈萎缩是什么原因?怎么能预防牙龈萎缩
生活中,牙齿经常会出现敏感、松动等症状,很多人会选择一忍再忍,最后忍无可忍只能上医院求诊。或许此时牙医会这样对你说,你的牙龈萎缩了,可以控制炎症恶化,但已破坏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很难完全恢复。

牙龈萎缩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牙龈萎缩是牙周疾病的一种症状,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疾病。
要了解牙龈萎缩,首先得了解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基本构造。所谓牙周组织,顾名思义即是牙齿周围的组织,负责营养、支撑和保护人们的牙齿,它包含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四个部分。一般而言,和人们日常口腔情况变化联系紧密的,主要是牙槽骨和牙龈——也就是俗称的“牙肉”。若牙槽骨因年龄、牙周病等原因吸收过多,牙龈便会相应地发生萎缩。其表现就是牙龈退缩,暴露了部分牙根。
牙龈一旦发生退缩,不仅影响病人口腔的美观,而且牙根因为失去牙肉的保护而变得敏感,无法抵御外界的刺激而容易出现酸痛,严重的还将引发牙髓疾病;并且,牙间隙增大,食物嵌塞其中,造成牙龈流血,炎症加重,牙齿根面形成龋坏。

牙龈萎缩是什么原因?
(1)生理性的牙龈萎缩:随着年龄的增加,牙龈有可能出现少量的退缩,多见于老年人。但这种生理性萎缩一般程度较轻,不至于引起严重的炎症和疼痛。
(2)病理性牙龈萎缩:牙结石、牙菌斑在牙龈缘、牙缝间堆积,从而持续释放毒素刺激牙龈,造成牙龈红肿、口臭、牙齿松动等,进而导致牙槽骨退缩,牙肉与牙齿的依附关系丧失,牙龈慢慢萎缩,暴露出牙根。
(3)牙列不齐:牙齿错位也会导致牙龈萎缩。一旦牙齿拥挤了,有些牙齿表面覆盖的牙槽骨变薄或减少;这种情况下,一旦咬东西不得当或饮食习惯不佳,会造成牙槽骨进一步破坏,导致牙龈萎缩。
(4)刷牙暴力、方式不对:刷牙方法不对,用力不当,会刺激牙龈,习惯横着刷牙,往往更容易发生牙龈萎缩,因为横向刷牙是在变向“锯”掉牙槽骨和牙龈。同样,不正确地使用牙签会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易导致牙龈萎缩。
(5)不良的口腔修复体:不良的口腔修复体如活动假牙的固定装置(金属卡环)可能会刺激牙龈,牙龈易发生炎症,导致牙龈萎缩。

怎么能预防牙龈萎缩?
(1)注意刷牙的手法和力度,并配合使用合适的清洁辅具(牙线、冲牙器等)。
(2)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体检,预防牙龈炎、牙周炎的发生。
(3)自身因素要注意,过大的咬合力量对牙周组织是一种伤害,生活中避免用牙齿替代“剪刀”“老虎钳”去咬一些硬物。
(4)假牙佩戴后需定期复诊,配合医生检查,及时调改压迫牙龈或牙槽骨的部位。
(5)已经存在敏感的牙根,视严重程度接受脱敏治疗或牙髓治疗。在症状轻微的阶段,也可使用防敏牙膏配合正确刷牙,改善症状。
(6)对已发生的牙周病,积极治疗,按医生建议接受洁治、根面刮治或者牙周手术。

刷牙出血可能是什么原因?
经常有人会说:“哎呀,我刷牙时老出血,是不是有什么病啊?”。
(1)健康牙龈和不健康的牙龈:在了解疾病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健康的牙龈是什么样的。
① 色泽:粉红色。② 形状:菲薄,紧贴牙面,坚韧有弹性。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不健康的牙龈是什么样的呢?牙龈肿胀变厚,轻轻一碰就出血,甚至不碰也会自发性流血,牙龈边缘萎缩,牙根暴露,牙齿变长。其实这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牙周疾病的一系列症状。
(2)牙龈炎和牙周炎:牙龈炎是由于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堆积而造成牙周组织发炎,常常会出现牙肉红肿、刷牙出血等问题,一般洗牙后能够恢复正常。
牙周炎则是由牙龈炎发展而来,前面提到的堆积物持续刺激牙龈,导致了牙齿周围牙槽骨被破坏。失去了牙槽骨的支持,牙齿便会出现松动、移位的问题,而一旦到了这个程度,牙周治疗就仅能停止炎症的继续破坏,而无法使牙龈、牙槽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3)牙周不健康引发的不良后果:随着牙周组织的萎缩,细菌也会越发接近牙根而导致牙周越来越不健康,发生恶性循环。这时,我们通过口腔科的治疗移除牙石和菌斑后,仅仅能帮助牙周组织恢复健康,但是流失的牙槽骨却不会再回来了,导致牙齿松动。由此可见,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对牙周疾病来说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