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姜小姜的生平

前言——
正文中括号内的文字面向文章,对其解注,括号内再括号的文字(())直接面向读者。
还有下文的这个林北林不是我,我只是很久以前构思了一个叫林北林的人,后来我拿这个名字作为笔名,当然这个人和我超级像。
其实法律上无法直接收养小姜,但办法还是有的。比如转接法定监护人(而且才24哪来的钱养女儿,背后肯定有亲戚熟人——我选的是亲戚——的需求和支持)(再强调一遍,不是钻法律空子啊!公开正当合法的)
觉得经历有bug欢迎和我联系
还没更完,但该有的都有了,有需求再更吧,很多细节,具体年龄的具体经历都是萌芽,难以成文,就先搁置了,最近应该会写一篇和小姜有关的文章出来
小姜三岁夏日被“特地(不过这个特地此后再没有下文)”送到福利院,由外地一个“宣称”姓姜的男人送到门口(往后也没再出现)。一、只知道姓姜,因此取姜姓;二、姜在凌晨五点寅时快结束时送到,因此院长取名姜寅(yin 第二声),也包有欢迎之意,但名字难写难读大家都叫小姜,反倒小姜变成主名。
小姜小时爱说话,活泼聪明,有许多经过的人(也包括赞助过的领养人)期望领养,但院长执意拒绝多次,只因小姜来历不明,愿一直等待父母出现,后来小姜在童年的数年里依次经历了“人主体性的部分崩塌”——最好朋友的离开(长女,外出求学),次好朋友离开(被领养),院长病重,从鬼门关爬回来,最终康复但气力大减(小姜在病重时服饰左右,亲历了一些童年不该经历的东西)——变得沉默寡言,但活力依旧只不过放在了其他事物(尤其是书籍与艺术)上(指将注意力放在大千世界上),一年后(10岁,24岁的作家林北林在云游(实际是无所事事)中意外来到这个小院,居于此与院长攀谈数天并和小孩打好了交道(除了已不善言语的姜寅),本想在云游结束后领养宠物的林意外提出领养小姜,与院长探讨许久后取得院长同意,(院长无法说服自己,将决定权留给小姜,小姜意外地同意了,事后林追问,姜给出的答复是无所谓,只是下意识地同意)
((为什么是十岁,因为我个人十岁接触到了一件改变我终生的事情,而小姜的形象至少有一半来源于那件事))
而后在林的照顾下小姜重建了部分对人的信心,可以与他人交流许久,且话多,活泼,但在多人场合上依然表现出自然的内敛(无法抹去的原生家庭因素)。
由于大家都叫小姜,因此林取名姜小姜,对外必要场合宣称女儿,非必要场合宣称妹妹。家中双方以朋友自居,通常除姓直呼名(毕竟小姜天生没有父母概念,真要有也只会是院长。双方偶尔除名呼姓)。
两人住在一起,分开时各自生活(比如工作学业),无事就聚在一起,不请保姆。
林每年都会带姜回去探望院长,院长身体逐年好转,而院长盼望又不再盼望的,小姜的父母,也没再来过。
直到16岁无特殊事件(转折点)发生。
本段为小姜10-16岁中的某些标志性事件——
因为性冷淡不能区分谈恋爱和交朋友,被同学表白后意外同意最后不得已分手让自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冷淡,随后开始用数十年时间理解什么是两性之爱,终生无果。
上学,发现自己天生孤僻,朋友很少但关系挺好。
((上学算是进入社会了吧,所以反思为多))
18岁是小姜最狂躁,冷漠,怀疑,丧气,封闭,压抑,自我否定,屑,的年龄(不过不是青春期,只是信仰危机,在分裂和痛苦中寻找自我,性冷淡的人哪来的青春期)
原因:学校不良环境的挤压和世界观的崩塌与重建带来的双重冲击。
起因:有空再写,心里有个想法但总是不能很好地表达
结束:一个普通的夜晚,小姜正常地看书,因为林意外外放某首情歌的某一段,被小姜听到,情随深处涌动,趴在窗户上大哭一场(不要觉得荒谬,这可不是编的,就是现在我去仔细回想那个场景内心也有触动 这首歌也是真有的,想知道可以问我)。第二天就换了个人。
最喜欢干的事:趁下雨时走到楼顶淋雨,淋回来洗澡。(这真是编的,但会是小姜做的出的事)
在30岁领养了一个小女孩,作为陪伴,告诉林终生不嫁,林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