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也有些话想说说,我们需要思考一些东西

2022-06-25 16:24 作者:或许问心脏三世归来  | 我要投稿

昨天我看到了我的b站好友@爱上3C-502的501写的一篇《有些话想说说》

我在他的这篇文章后面,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当然,我想再次强调一点,我没有任何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意思,人各有志,每个人喜欢什么车,讨厌什么车,喜欢咋样拍,都是他的自由,完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我和@爱上3C-502的501也是很熟的,经常一起约拍车。我对于他在写出这篇专栏时的感受,也是感同身受的,我也曾经想要放弃,也觉得过心里很不平衡,所以这也是我今天决定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昨天拍车太累了,咕了一天,今天我就想来聊聊这个事情,我现在就乘坐在k161次列车上返回南京,边看着窗外的风景,边吃点零食,边思考这些问题,写出这一篇文章来。

我这两天拍车真的好累,广西的太阳,比南京感觉要大好几倍,好像快要把人晒化了一样,我一边在机位上等着拍车,一边我思考着一些事情。但是总的而言,为了言简意赅,我把我思考的东西,归类为如下几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喜欢火车?

我们为什么要拍车?

拍“好货”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如果以后“好货”都消失了,交流电机车,交流传动内燃,和各类动车组(包括桶)三分天下,一统江湖了,我们还会不会再拍车?

也许说“我们”这个词有点大了,那就先来说说我自己吧。

这些是我从未对大家说过,自己也很少想过的东西,可能会写的有点乱,写的不好,希望大家不要见怪。然而,我坚持认为,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中的不少人,确实应该好好的想一想,这几个问题没有对错是非之分,只是我认为,至少我们都要想清楚。

那还是来说说我吧,我喜欢火车,那还是从那个小时候的我开始的,好像还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我是01年开始上的小学,所以我很清楚),我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还没有上幼儿园,但是,那是我对于“交通工具”这个东西的第一次记忆。

那是一趟真绿皮火车,我记得是杭州到大同的(车次看评论区我置顶了),我是从南京坐,坐到太原,我姥姥姥爷家,去过暑假的,那个车,凌晨3点多南京始发,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的样子,到太原,除这些之外,我还记得,这车特别的脏,好像四处都是风,而且还走走停停的,尤其是夜里,总是停在漆黑的车站上,没有一点点灯……

其次呢,就是当初太原的上兰村小票车,从上兰村到太原最划算的交通工具,1.5一张的硬板车票,上车前,在爬上站台的位置,工作人员直接摆两张桌子卖票,买了票再直接上车。窗户还是那种砍头窗,我那时候弄不开,得大人使劲抓住两边才能打开。

小时候在上兰村,不进城的时候,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去火车站看火车,那时候的上兰村站,除了不可言说的某条线之外(我从没见过那条线跑过车,到现在也不曾亲眼目睹过),还有太原造纸厂(已倒闭拆除)专用线,以及对应的长约300米的调机牵出线(后来才知道这叫调机牵出线),以及一条通向粮食仓库(也已拆除)的专用线。所以,那时候去看车,除了掐着点看每天两趟的上兰村小票车之外,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其他车子。

补一个我小时候上兰村站的线图。目前上兰村站除站房和I、II、III道以及向阳店方向水表方向线路外均已拆除。

小时候的话,上兰村小票的本务,就我见过的,基本上历经东风5(外面有走廊特征明显),到小北京(蓝色小小的机车),再到橘子(颜色嘛)。

这就是我儿时关于火车的大部分记忆,到了后来,从小学,到初中,我都经常往返于南京和太原之间,暑假去姥姥姥爷家,寒假很多时候也去。到后来就一直是k371/2/3/4次为主了,南京出发本务老虎,花老虎,太原出发本务韶1,路上能看见狮子,老美,山西的山区路段老石太线全是韶4G,后来就是8B,南京这边京沪电气化之后就是烧酒,蛤蟆。

因为那时候票很难搞到,所以也坐过大同到杭州的普快(车次我忘了,但是那时候这车南京到杭州间走宁芜和华东二通道),普快走南同蒲,侯月,焦柳,陇海然后到京沪。在侯马,月山,洛阳都换向。我还记得有一次坐那趟车,过侯马换向,本务是一台宝鸡蓝的SS4,那时候我觉得这车真漂亮(其实这车一直都罕见),后来很多人知道的,我今年还专门去宝鸡拍了这车。

我坐这种长途的时候,就喜欢看一路上的风景,和其他火车。山西的老石太上,是成群的韶4,京沪线上,老美,后来是8B牵引货车待避我们,再大一点上小学了,坐火车去北京,夜里又能看见十三猪踩我们,猪一辆接一辆从身边开过去,一个小时多都不停歇……

以上这些我对于火车的最初的记忆,所以我小时候很喜欢坐火车,因为只要坐上了火车,就能看见这些东西,看见这些东西,就像是看见了外面的世界,我就觉得很开心。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喜欢火车,是因为他代表了那时的美好,快乐,无忧无虑,那时候最另外开心的事。还有我喜欢火车前进着,看窗外的风景,看各种各样的其他火车……


下面说说第二个问题吧,我不会再像刚才这么啰嗦的说了:

我小时候是怎么知道,这些车是啥车的呢?那时候有个网站现在好像还在,大家可以搜一下“铁道馆-中国科技博览”,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站,在那个连固定电话都不普及的小时候,成为了我成为一个“车迷”的启蒙网站。那时候啥也没有,看到啥好货,也没有任何留住他们影像的机会。

所以,这成了我拍车的最大理由,我希望能够用我的手机,留住这些老车,随着我越长大,尤其是这几年,老车退役的很多,我这种想法和愿望越发的迫切,留住这些占据我小时候记忆的东西最后的影像,包括我未曾见过,但是和我小时候同时代的那些机车,车辆,以及那些很罕见的“好货”,包括各种稀有车。我希望在我哪一天不再年轻的时候,还能够看到他们,留住他们曾经驰骋的样子。

由此自然而言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拍好货,其实说实话,好货,基本上也就等同于不常见的东西,这些不常见的东西,是构成我们回忆的重要的东西之一。现在都不常见了,也许假以时日,就会再也不见了。趁着我们还知道他们在,我们能拍的,一定要尽量的去拍。

当然最后一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也会彻底退圈吧?

但是,我不会放弃我热爱的东西,只是不会再举起手机拍摄了,也许在某个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的时刻,我还是会去机位,看一看火车,但是,仅仅是看一看,也许我以后会这样吧,我也说不清楚。

回答完了这几个问题,我还想说一些话,我们拍车,一旦带有了某种目的性,心态确实是有很大的变化,例如昨天在南宁,我试图拍韶山7电力机车,我等了一天,晒了一天,人都要崩溃了,到了晚上7点40,天黑下来,收拾东西离开机位的路上,我想过了放弃,就此作罢回到南京,因为真的太累了。但是回去了之后,歇了一会儿,我又想,好不容易来到广西了,我为什么要放弃?再坚持一下,再积极的寻找拍到的方法一下,韶7的寿命不长了,就这么放弃了,会不会以后一生遗憾呢?

所以,我今天转回柳州,不一会儿真的拍到了,哪怕只拍到了一次,也心满意足了。

说实话,白给是一种日常,我也曾经白给过机车串串,那时候的心态也是要崩了一样。但是我们拍车是为了什么呢?既然出发点是为了喜欢,那么,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果因为自己喜欢的这个东西,反而感到了痛苦,那么,这样的喜欢,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东西,那又何必在乎付出与回报呢?我蹲了两天,皮肤晒的一层黑,为了拍一次活着的韶7,你们说值得嘛?这个没有标准去衡量的,自己喜欢就好,何必在乎别人又拍了什么呢?就比如这两天南京连续的57002,我也错过了呀,我要是晚两天出来我肯定能拍到啊,但我一点都没觉得不高兴,这很正常,没拍到老美,但我拍到了韶3和韶7啊,还有花老虎啊,在韶3身上,我甚至看到了小时候活着的韶1的影子,我没觉得我失去了什么。

那些老的东西,终将离我们远去,他们的寿命到了,就一定会离开我们,这是我们无法阻挡的事情,也是必然的规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还在的时候,好好的珍惜。

最后我觉得,坚持自己的初心,比任何好货都重要,如何觉得,不再喜欢了,厌倦了,那何必继续勉强自己呢?这个又不赚钱,也不赚流量,何必呢。天天吹空调和冰可乐他不香吗?喜欢火车真的也不容易,大太阳底下一站一天,午饭没得吃,甚至想上厕所都憋着。

看我晒的

我的观点,人爱好什么,是他的自由,只要不妨碍别人,不妨碍公共利益,都是可以的,我不会因为一个人放弃了这类东西,而会觉得他不好,也许到了某一天,我玩不动了,我也会放弃,但是这一天暂时还不会来罢了。

我也有些话想说说,我们需要思考一些东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