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传奇》第四部 三界归心(2023修改版)第三十一章 真假展昭(中下)

由于包大人探问小展身份的片段字数较多,而且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斟酌,所以这次先更新一部分,下次再把这章更完。

第三十一章 真假展昭(中下)
开封府瞒天过海 宋仁宗借水行舟
“落轿——”
随着张龙一声高喊,一顶蓝布官轿落在府衙门前。
包拯担心有人趁展昭入狱,潜入府衙作乱,方一下轿,便问守门的衙役道:“本府离开期间,可有大事发生?”
“大人放心,府中平安无事。”一名衙役禀道:“只是半个时辰之前,秦太医曾奉旨前来,给展大人疗伤。”
想到展昭昨夜在牢中的境遇,包拯问道:“展护卫的伤势如何?”
衙役看看包拯,有些迟疑地道:“听说,大人离府不久,展大人就吐血昏迷,险些……险些……”
包拯闻听,甚为惊愕。

衙役继续禀道:“为了保住展大人的性命,秦太医只得让他暂且出狱,回卧房养伤。”
公孙策接到禀报,匆匆赶来之际,包拯已行至花园回廊。
“大人要去看展护卫?”公孙策走上前道。
“他怎么样了?”包拯问道。
公孙策道:“经过秦太医的诊治,伤势已无大碍。”见包拯似乎仍不放心,劝道:“他服了药,适才刚刚睡下,大人还是晚些时候再去看他吧。”
包拯点点头道:“也好。”转而问道:“昨日救回府衙的那名百姓可曾苏醒?”
“还没有。”公孙策道:“不过,白大侠正在为他运功疗伤,想必他很快就能醒来。”
走到药庐对面的厢房门外,包拯见白玉堂运功已毕,迈步进入房中。公孙策与王马、张赵四人随后走了进来。
白玉堂对包拯颔首一礼,随即扶伤者躺好,见他紧皱双眉,闷哼了一声,连忙唤道:“郭昌!”
郭昌睁开眼睛,艰难地张开嘴,叫了声“白五爷”。

白玉堂欣慰一笑,回身对包拯道:“他醒了!”
包拯走到床边,见他按着伤口,痛得满头虚汗,不知是否该在此时问案。

公孙策从桌案之上,取来一个药瓶,然后倾出一粒药丸,让郭昌服下。
须臾之后,白玉堂见他略有好转,便开口道:“这次你遭人掳劫,是开封府救了你。”扬手指向包拯道:“这是开封府包大人!大人问你什么,你如实回禀就是。”
“包……包大人!”郭昌震惊地望着包拯,仿佛暗夜之中见到了光明,当即便要起身行礼,无奈气力不济,刚一抬起身子,便又倒了回去。
包拯语气亲和道:“你有伤在身,不必拘礼。”
郭昌感激地道:“多谢包大人!”
包拯坐在床边问道:“昨日那两名贼人为何要抓你?”
“草民不知。”郭昌道:“只知他们都是道士。”回想当时的情景,目光恍然一亮道:“其中一人好像说过……要把我的魂魄,献给他们的‘教主’!”

“教主?”公孙策道:“莫非此案……也与千秋教有关?”
包拯与他对视一眼,继续问郭昌道:“你可曾看清那两人的容貌?”
“看清了!”郭昌道:“但是,洞里不只他们两人。”
“其中尚有何人?”包拯问道。
“还有三个道士和一个红发鹰嘴的怪人。洞里有条密道,他们全都藏在里面。”郭昌缓了口气,道:“救我的那位红衣大人被烟雾吞没之后,他们就冲出密道,想要把我带走。后来,我就昏了过去,什么也不知道了。”
“红发、鹰嘴……”白玉堂思忖着道:“昨夜,我在西山那间茅屋,看见了一个妖人,正好也是这副模样。”

“妖人法力如何?”包拯起身问道。
“法力倒是一般,”白玉堂道:“可他手里有个铃铛,铃铛摇出的黑烟,竟能抵挡师父送我的缚妖索!”愤懑地叹了口气道:“他还用铃铛放火,把茅屋烧成了灰烬。茅屋下面的地洞也跟着消失了。”从腰间取出一根赤色羽毛,道:“这是他化烟逃走的时候,掉在地上的!”
公孙策伸手接下,反复端详着道:“这是鬼车的羽毛。”
包拯道:“公孙先生是说,上古凶禽——鬼车?”

“正是。”公孙策道:“此鸟生有九头,周身赤羽,常以滴血之法摄人魂气。”
包拯忧心地道:“它既有摄魂之能,又有法宝在手,仅以凡人之力,恐难将它擒住。”回想昨日傍晚王朝、马汉的禀报,问白玉堂道:“白大侠可曾在茅屋之中,见到昨晚出城的道士?”
“没有,”白玉堂道:“估计他们都藏在密道里。不过,我在洞里发现了一张人皮面具。”说着,取出面具,交给公孙策。
公孙策轻轻一摸,便知此物不俗,走到窗边,在阳光下仔细一看,回眸对包拯道:“此物的质地和制作手法,与董威易容成丁五之时所用的面具极为相似,可见两者出自同一易容高手。”

包拯抚须道:“看来这名高手就在韩王府中。”
公孙策凝眉沉思着道:“莫非此人就是千秋教的易容高手——刁尘。”
包拯赞同地点点头,吩咐张龙、赵虎道:“你二人带上刁尘的画像,暗中查查此人在销声匿迹之前,是否与韩王府曾有来往。”接着,又对王朝、马汉道:“你们带上衙役,再去茅屋附近仔细搜寻一番,看看能否找到那条密道的入口。”
“是,大人!”王朝四人齐声接令。

滟儿手捧乌金托盘,步入禹馀宫内的娇容殿道:“启禀公主,这是黎山老母赠予圣母娘娘的南海旃檀香,娘娘知道公主最爱熏香,特意吩咐奴婢给公主送来。”

碧罗仙子笑道:“祖母果然疼我!”示意贴身宫娥接下托盘,吩咐她道:“一会儿等我回来,就把这香点上。”

滟儿见她衣着素雅,一改往日的奢华,不解道:“公主,您要去哪儿?”
“去瑶池,见长孙殿下!”碧罗仙子心想,午时就快到了,我此时过去,正好能在他下凡之前,与他见上一面。看着自己身上这件淡青纱衣,不禁又想:“我穿得这般简素,再像思恩那般,装得楚楚可怜,殿下一定喜欢!”
心中正自欢喜,却听滟儿道:“圣母娘娘有旨,命公主留在娇容殿内,潜心修炼法术,十日之内,不得外出。”
“为什么?”碧罗仙子问道。
滟儿低下头道:“奴婢不知。”抬眸继续禀道:“娘娘还命宫中守卫严密看管所有灵禽异兽,以免它们私自下凡,为祸人间。”
碧罗仙子闻听,不由暗暗心慌:“我派苍麟下凡之事,难道已被祖母知晓?”
自从展昭的分身在牢中消失,公孙策一直在为展昭担心。虽然,白玉堂已经去找杨戬,请他到天宫探查究竟,然而时至正午,仍旧毫无音讯。
无奈之下,公孙策唯有使用卦术,为展昭占卜吉凶。可出乎意料的是,三枚铜钱方一掷出,便闪出一片白光,尚未触及桌面,就已无影无踪。接连掷了几次,结果都是如此。
“怎么会这样?”公孙策心想:“是因为展护卫身份特殊,凡人不能为他占卜?还是因为……他在天界遭遇大劫,以致乱了命数……”

正自担忧之际,身后蓦然响起展昭清朗的声音:“公孙先生!”

“展护卫!”公孙策转身一看,见来人果真是他,喜道:“你终于回来了!”
“展昭迟归,让先生担心了。”展昭歉然道。
虽然,他看似安然无恙,但公孙策一听他的声音,便知他这一夜,耗损了不少气血,不禁关切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展昭星眸微转,低头答道:“昨夜,我奉魏太傅之命,默写百条宫规,不慎……错了几条,故而被太傅惩罚,抄写整部宫规,抄完之前,不能下凡……”
“宫规?”公孙策蹙了蹙眉,并未接他的话,转眸看向他的右臂道:“你的伤怎么样了?你在天界期间,邪气可曾发作?”
“没有。”展昭淡笑着道:“天界祥光普照,遍布仙葩瑞草,即便不用灵力,也能克制邪气。”从袖中取出一叠金光灿灿的树叶,道:“这是帝屋仙树的落叶,我体内的邪气已被此物化解。”双手交给公孙策道:“先生不妨留下一些,或许日后会有用处。”

公孙策接下树叶,叮嘱他道:“你务必随身带上几片,以防再度遇险。”见他含笑点头,指向桌上的黑瓷小瓶道:“你的一魂一魄就在瓶中,赶快收回体内。”

“多谢先生!”展昭拿起瓷瓶,伸手打开瓶塞。一黄一白两点灵光立时浮出瓶口,旋即冉冉升起,汇入他的眉心。随着三魂七魄重新在他体内聚合,分身的所有记忆也与真身融为一体。
回想下凡的路上,小顺子对他的禀报,展昭问公孙策道:“听说分身消失之后,白鼠变成我的模样,代他替我坐牢?”
“是啊,”公孙策道:“不知秦太医是否已看出端倪,明知白鼠并未受伤,还以疗伤为由,让它回卧房修养。”
展昭心想:“秦太医这样做,定是皇上的授意。”
看到他了然的神情,公孙策问道:“莫非……皇上也已知晓你在天界的身份?”
展昭黯然一叹,道:“我回凡间当日,皇上就借游仙枕之力,在梦中进了天宫,而且,亲眼看见……”
“原来如此。”公孙策心想,难怪次日天色未明,他就从皇上手中,把游仙枕要了回来。
回溯分身的记忆,展昭忆起包拯曾对他说,要借游仙枕去见阎君,忙问公孙策道:“大人昨夜是否去了冥界?”
“去了。”公孙策道:“只是时间仓促,大人醒来之后,就直接去上朝了。”说罢,又补充道:“不知大人此去,是否曾见到阎君。”
展昭听闻此言,心中愈发不安。
“少主!”
小顺子进来禀道:“大人离开书房,直奔您卧房去了!”
展昭惊诧的目光看了看公孙策,正欲施法赶回卧房,忽又想起这是凡间,不能动用法术,连忙闪身出门,一跃上了屋檐。

【注释】
历代古籍之中,有关“鬼车”的记载:
1、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中云: 鬼车,春夏之间,稍遇阴晦,则飞鸣而过。岭外尤多。爱入人家烁人魂气。或云九首,曾为犬啮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则有凶咎。
2、明代《正字通》云:“鸧鹒,一名鬼车鸟,一名九头鸟。状如鸺鹠,大者翼广丈许,昼盲夜了,见火光辄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