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休戚相关

2021-10-17 02:57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休戚相关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

【原文】

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

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必善晋周,将得晋国。”

顷公许诺。

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及厉公之乱,召周子而立之,是为悼公。

【今译】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姬周年轻的时候,因受族人的排挤,无法留在国内,只得客居在周地洛阳。)

晋国姬谈的儿子姬周来周王朝洛阳,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请他到自己家里,像对贵宾一样招待他。

他虽然身在周地,可是他十分关心晋国的前途与命运,打听到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祸、可忧的事,他就为之忧心忡忡,整日发愁;听说自己的国家晋国有什么可喜的事,他就为之满怀高兴。

单襄公不久病倒了,在病危时,特地嘱咐儿子单顷公说:“你必须跟姬周亲善友好,他将来回到晋国一定会得到他的国人的爱戴,做晋国的国君,你要好好地对待他。”

单顷公许诺,点头说是,答应父亲的嘱咐。

姬周不忘自己国家,将自己的忧愁喜乐与晋国的命运连在一起,为祖国共享欢乐和痛苦(休戚相关),不忘其本,不背弃根本。

不久,晋国国内发生变故,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大夫栾书、中行偃杀死,晋国内乱,政局陷入了大动荡。

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接姬周回国,并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称为晋悼公。

(晋悼公以德治国,德政的实施使国内矛盾趋于缓和,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从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562年,八年内九合诸侯,通过频繁的会盟,将齐、鲁、宋、郑等国密切团结在晋国的周围。)

【赏析】

姬周身处周地洛阳,却仍然时刻关注着晋国的吉凶祸福,颇有一国之君的气概与情操。

“休戚相关”这一成语是从上文概括而来,又作“休戚与共”用来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be bound together by common interests.

“休戚相关”彼此的喜悦与忧愁共同承担。be linked together in common joys and sorrows 形容彼此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be of close concern to each other's fate,息息相关 mutually interrelated.

“休戚与共”vitally affected,福同享,祸共当,同甘共苦,相互之间的欢乐忧愁、荣辱安危、悲喜祸福都彼此关联着。share the common lot.


休戚相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