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声小评:住院和益母草

2020-09-15 13:05 作者:科学声音  | 我要投稿



~


作者:小冰


~


前不久,我老婆顺产成功,虽然产后有一定的出血,但还是第二天就下地走路,拔了尿管后就洗头洗澡。


大体上恢复得都不错,但医院检查下来说某个数值不太理想,需要多住几天医院观察。


无奈在产妇精神和表面生理状态都不错的情况下,我陪着她住了一周的医院病房。


期间,岳母就着急了,她连说了几次觉得医院就是想让人拖着多住几天,赚我们的钱。


我还劝说她,每天其实没用什么药,就每天打点滴,用的是头孢(抗生素类药物,应该是为了防止产后感染,而且只要使用,就需要连续使用一个疗程,这样才能更大程度避免耐药菌的产生)。


岳母说,那住院的钱不是钱吗?医院就是想赚钱才故意拖着你们的。


我的确从来没有住过院,甚至从没打过点滴,的确不知道价,所以也就不好回应。


等出院那天看了一下账单,发现住院费是每天 68 块钱,头孢的价格也不高。


总之,多住的那几天院,每天花费甚至可能还没有对面小旅馆高,对医院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


于是岳母的说法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


那家医院也算是上海知名的妇产科专科医院了(个人推荐,看重要的病最佳是去专科医院,其次才是知名三甲),所以大体使用的都是循证的治疗方案。


但也有个别小瑕疵,就是医生还是顺便给开了益母草。


起初我以为这是标配,后来问了医院的护理人员,发现要说标配也的确算是,但前不久这一标配还是某孕妇康颗粒。


我马上意识到,这显然是因为医院想要靠类似的没有循证依据的药赚钱嘛,可能今天和这家合作,明天又和那家合作。


关键是,我还看了一下药品的价格,虽然不算特别高,但也大几十了,这东西可能进价就几块钱吧。


但我立刻意识到,其实我犯了和岳母同样的错误——诉诸动机。


我并不应该先揣测一个动机,然后就认定对方的做法是错误的。


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地去看,益母草到底应不应该用?药品说明书上写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到底是真的没毒副作用,还是只是没测试?


经过一番查证,和医生的友好讨论,我和产妇判断下来,就拒绝服用该药了(这里要特别说明:这是我们的个人行为,只对自己负责,不构成任何的主张和推荐,大家看病请遵医嘱和自行判断)


~


这里绝不是要说非循证的医学的是非问题。


而是要认一个自己的错误,可能是每个人都非常容易犯的错误——不重事实,而揣摩动机。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直接按一个动机给别人,便以此为“罪”。


也许有时候我们真的是对的,但这的确不是一种好的思维习惯。


诉诸动机只是一种粗略的,方便的,能让万物自恰的思维方式,但它很不靠谱。


我明白,要查证信源确认事实有时候非常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


但我依然主张,用查证信源的方式来验明事实,用综合论据的方法来判断观点。


这也就是汪老师所说的,“事实需要信源,观点需要论据”的科学精神。


尽管它可能不是最高效的,最方便的,最好的认知方式,甚至它还是很反人性的,但它肯定不会是最差的认知方式。


因为我依稀记得,只有在最差的时代里,人们才会给异见者按一个莫须有的动机就开始批判的。



~


注:科声小评系列内容,由科学声音的小编临时感想组成,不能算严谨科普,大家可以就事论事分享讨论。


科声小评:住院和益母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